唯一 作品

第373章 永安帝可太满意了!

乐阳郡主和崔越国公世子崔述的婚事自然是倍受瞩目。

成婚当日,陛下还派了身边的大总管来传旨,并且送上了好几箱子的赏赐,以此来彰显他对越国公的信重。

看到这样盛大的婚事,不免又会让人想到去年许昭昭和谢铮的婚事,虽不及郡主的排扬大,但也同样是让人们津津乐道了好久。

姜家人坐在宴席上,心情格外不舒服。

若是姜宁没有作妖,那她是有资格嫁入公府做正妻的,若是她安分一些,再由太傅和贵妃运作,她嫁一位亲王做正妻也是有可能的。

可偏偏,如今却只成了一名小妾。

而姜芙早已经没了。

姜宁自甘为妾的举动,显然是给姜氏女都蒙上了一层灰,但凡是好名声的人家,都不愿意再与姜家结亲。

如今,姜愿的年纪也不小了,但是婚事迟迟未能定下,便是因为有姜芙和姜宁两个例子在这里摆着,才无人敢娶。

姜芙被人指责为不安于室,姜宁是自甘为妾,总之,都不是什么好名声。

姜愿原本就非长房之女,先是经过一次父亲被贬的打击,之后又是堂姐出事,如今她的婚事,真是成了一大难题。

当初如果不是许昭昭出手,付沛就有可能被逼着娶了姜愿为妻了。

如今姜愿的婚事,其实比谢家的两位庶女还要更难一些。

姜家二夫人坐在这里,心内五味陈杂,更多的,还是恨意。

凭什么好处都让长房的人占了,最后这不幸的结果要让二房来承担呢?

但一想到姜太傅和宫中的姜贵妃,宋氏有再多的怨气也得憋回去。

许昭昭抽空进宫一趟,借着谢争的手,将自己给陛下备的那份儿厚礼送上去了。

永安帝的确是不在意一个月的百文钱,但是他在意的是下面人的一个态度。

他可以不要,可以不屑,但是下面的人得懂事儿!

显然,许昭昭就属于懂事儿而且还不会给他惹麻烦的那一种人。

永安帝看了许昭昭写的策划书,对于这上面所写,倒是很期待。

“昭昭这字,倒是有所进益。”

谢铮闻言笑道:“内子自婚后,便一直勤练书法,还说之前陛下曾笑话她的字丑,她这是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向您证明,她是可以写好的。”

永安帝爽朗大笑:“这个昭昭呀!成婚了,这性子也还是跟小孩子一样。你是武将,但并非粗人,朕知道你文武兼备,也不与绕弯子。昭昭虽不是朕的女儿,但朕待她就如同自己家的小辈一样,你可不能欺负她,否则莫说是你岳丈,便是朕也不答应!”

谢铮连忙拱手行礼:“微臣不敢。”

“嗯,不敢就好!昭昭这性子看似稳重,实则是有些跳脱的,到底是年纪小,你多包容她。”

“是,微臣明白。”

永安帝最满意的,不是许昭昭送上的这份策划书,而是上面的署名是她自己,而非谢铮。

许昭昭只是借着谢铮的手给送过来,却并没有把这份功劳推到谢铮头上,这一点,是永安帝最喜欢的。

毕竟谢铮是武将,而且同龄人中,他已然是佼佼者了,功劳太多,并非好事。

永安帝看的是整个大兴,脑子里想的是所有臣子,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恶便去升贬官员,这非明君所为。

眼下,许昭昭很识趣,她送来的东西,与谢铮无关,那么永安帝后续想要如何赏赐,便可随意了。

说到底,许昭昭只是一名女眷,不是朝中重臣,所以怎么赏,都不过分。

谢铮是看过那份策划书的,说实话,他是真没想到许昭昭会这么大胆。

关键是谁能想到,一个云栖小镇竟然还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你看过这东西了?”

“回陛下,看过了。”

“嗯,你是怎么想的?”

谢铮犹豫一瞬,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回陛下,反正臣是没想过这一层的。不过蓝田县向来以美玉出名,而且如今也的的确确是有几处矿山,其中还有一处是归国库所有。若是此事成真,那必然是于我大兴有利。”

永安帝点头,深以为然。

云栖小镇现在入住的商户并不多,但是那里离官道很近,南来北往的商贩们会经过,所以停留下来,吃吃饭、住个店,再观赏一下美玉,然后起心思直接将美玉带走的可能性的确是相当大。

依托于玉矿,从而大力地发展一下玉石产业,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法子。

只是蓝田县的玉矿大多数都是私人的,而且许昭昭也言明,先前陛下封赏给她的那座山里也发现了玉矿。

朝廷要监管玉石产业,也并非是现在才有人提及。

事实上,永安帝也早就有过这个想法。

大兴对于铁器是有严格管控的,但是对于盐,还是相对较为宽松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盐价并不高,普通老百姓们也都能吃得起雪盐。

可是因为不曾将盐的制售权收归国有,所以国库才会空虚。

许昭昭给出的这个策略很聪明。

因为玉石的买家都是富贵人家,普通老百姓饭都吃不饱,谁会闲得去买玉?

所以,许昭昭这是想要从富人手里赚钱,而且还不忘给国家交上重税!

之前户部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可以从玉矿入手,但是一直没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现在嘛,这法子不就送上来了?

“你且去吧,哦,先将户部尚书给朕叫过来。”

“是,陛下。”

顾东阳那边还在骂人呢,得知陛下传召,自然不敢怠慢,火急火燎地就往太极殿赶。

“微臣见过陛下。”

“免礼,顾尚书,你过来看看这个。”

顾东阳一脸好奇,这是什么东西,竟然能让陛下心情这般愉悦?

哪里的粮食丰收了?

不对,季节还没到呢。

但是陛下那怎么都压不下去的嘴角,显然是心情极好。

顾东阳看过之后,瞪大双眼,一脸震惊:“这,这简直就是位奇才呀!陛下,不知是何人所写?”

顾东阳看到的只是前面几页,上面并没有许昭昭的落款,所以他才好奇一问。

永安帝笑道:“是何人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顾尚书以为此策可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