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趁着队伍停下的空档,负责粮草物资采买分配的宰相杨国忠,第一时间带着自己的亲信之人,开始在周围的百姓那里购买兑换各种资源,为接下来的逃亡做准备。
马嵬驿周围的百姓并不多,所以能够购买兑换到的物资极其有限,加之杨国忠本就不怎么大方,以及如今的世道资源匮乏,这让百姓们都不怎么愿意做这种交易。
忙碌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杨国忠只购买到了很少的资源,恐怕都不够整个逃亡队伍吃两天的!
“这些刁民,一个胡饼竟然都敢要价三钱银子,他们这是疯了么?若是换成平时,本宰相非得把他们全都凌迟处死不成!”
杨国忠的临时住所里,看着眼前零零散散的各种粮食物资,又听了属下之人带回来的各种消息,杨国忠整个人都处在了爆发的边缘。
他堂堂宰相亲自带人去买粮,可忙碌了半天,竟然只带回来这么一点,原本以为其他人能够比他的收获多一些,没想到竟然还不如他呢!
“宰相大人,今时不同往日啊,如今烽烟四起,百姓们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谁都不愿意把口粮卖掉,三钱银子能买到一个胡饼,真的已经很划算了。”
“是啊是啊,宰相大人,银子那东西就算是再怎么多,也绝对不可能拿来填饱肚子,现在的情况就是粮食比银子值钱,等到了后面,恐怕比金子值钱都有可能。”
“正是如此,所以宰相大人,要不咱们还是多拿出一点金银来,跟百姓多买一些粮草吧,眼下禁军每顿饭都吃不饱,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的…………”
听到杨国忠的吐槽,其他几路负责买粮的小头目全都面露难色,随后纷纷对着杨国忠解释道,并给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议。
他们全都清楚杨国忠的为人,知道这位就是个铁公鸡,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根本就是不舍得把银钱拿出来去买粮。
可事实上,他们现在的银钱还是很充足的,毕竟,他们逃跑之时可是把府上的现银都带出来了,还有皇帝让其负责掌管的国库银子。
可以说,只要这位愿意,那么让每一个禁军都吃饱肚子,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混账,你们这是何意?难道你们还想让本宰相屈服于那些刁民,任凭他们吸本宰相的心血不成?!”
听到几个亲信之人的建议,杨国忠顿时大怒,有种被冒犯到的感觉。
他听得出来,自己这几个亲信都是想要让他大出血一次,花高价把百姓手里的粮草物资都买过来,然后让逃亡队伍都能吃饱。
可他才不想让那些刁民如愿,平时明明只卖几个铜板的胡饼,现在竟然要三钱银子,这就是赤裸裸的打劫,他是绝对不会同意购买的。
没办法,这些钱如今都进入了他的腰包,现在不管往出拿多少,那都相当于是在花他的钱,而只要他能够尽可能的省一省,那么等到了蜀地,他就能落下一大笔。
“宰相大人,我们并不是想让大人屈服于那些刁民,只是凡事都有特例,谁让咱们现在经历的局面就是如此呢?”
“是啊是啊,咱们这次的队伍有几千人之多,如果不购买足够多的粮草,届时那些大老粗填不饱肚子,万一搞出什么幺蛾子就坏了。”
“话粗理不粗,我可是听说有些大头兵已经暗中表达对宰相大人有所不满了………”
几个亲信对视一眼,略作沉吟之后,还是硬着头皮对着杨国忠建议道。
他们都是杨家的亲信之人,有些话还是能够跟杨国忠当面说的,但为了不让对方彻底暴走,他们还是不得不悠着点,并没有说得太过直白。
“混账,谁敢对本宰相不满?本宰相的妹妹乃是陛下最最宠信的贵妃,本宰相更是位极人臣,试问哪个不开眼的敢对我不满?”
“还有,那些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他们又能生出什么幺蛾子?本宰相能够给他们一些吃的,让他们得以活命,这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
他是完全看不上此番护驾的禁军的,如果这些人有用的话,那么他们也就不用背井离乡逃离富丽堂皇的长安了。
眼下皇帝把逃亡路上的大事小情都交给他来安排管控,那么他要是不趁此机会捞上一笔,岂不是有损他雁过拔毛的名声?
“这这这…………”
几个亲信之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他们都知道自家的这位宰相大人比较贪,但却并没意识到对方能贪到这种地步。
问题是,把钱看得如此重要,但却忽略了最最基本的东西,这样真的好么?
“宰相大人,如果不加钱的话,那么我们眼下采买的这些物资,恐怕只够队伍吃一天的,若是后面遇不到百姓的话,恐怕就都得饿肚子了。”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杨家亲信喟然一叹,满脸担忧地对着杨国忠再次提醒道。
“饿肚子又能如何?非常时期非常对待,你们不也说了么,眼下兵荒马乱的,去哪里弄足够的粮食给他们吃?就算饿两天肚子又能怎样?”
“想当初,本宰相带兵打仗的时候,你们一连饿肚子两三天不都是家常便饭么?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是过过苦日子的,而且是很苦很苦的那种,在他看来,人都是逼出来的,只要这些禁军习惯了挨饿,那么这一路到达蜀地,他绝对能够省下很大一笔开支。
而那些省下来的,最终都会变成他傲视一切的本钱。“宰相大人,这这这…………这好像并不一样吧?”
几个亲信苦涩一笑,全都被这位宰相大人的言论搞无语了,但不得不说的是,对方说的这些也并不是完全没道理。
他们都过过苦日子,忍饥挨饿确实都是习以为常,但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杨家的亲信,说白了都跟杨家的利益挂着钩呢!
可如今的那些禁军可不一样,这些人现如今抛妻弃子护送皇帝出逃,心里本就有诸多不愿,如果再吃不饱穿不暖,天知道心里得有多大的怨气。
这些怨气可能不敢对皇帝去撒,但对于如今正处在风口浪尖的杨国忠,那是真的很不好说。
“好了好了,你们都不用再说了,就按照本宰相之前制定好的价钱,你们给我继续去收粮,能收到更多最好,如果收不到就算了,反正就是不能加价。”
杨国忠摆了摆手,并不想跟众人继续纠缠下去,因为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答应加价,不可能把到手的银子再送出去。
“我等遵命!!!”
几个亲信咬了咬牙,知道再怎么劝说也没用了,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是乖乖听命,让他们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反正他们也不可能自己添钱就是了。
“报!宰相大人,外面有一伙自称吐蕃使臣的人前来求见,说是有要事想要跟宰相大人商议。”
就在几人说话之时,外面突然有人进门来报,声音嘹亮如洪钟,也彻底打断了几人的交谈。
“吐蕃使臣要见本宰相?吐蕃什么时候派出使团了?本宰相怎么之前没有听说过?”
听到士兵的汇报,杨国忠皱了皱眉头,脑袋里快速思索起来,但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到吐蕃什么时候派使团前来过。
“回宰相大人,来的确实是吐蕃使团,而且他们还都会说吐蕃语,一个个吐蕃语说的都像是汉语一样熟练,如果不是有汉人翻译的话,属下根本都听不懂。”
士兵略作迟疑,这才略带尴尬的解释道。
“真的是吐蕃使团?眼下吐蕃在各地兴风作浪,大有趁火打劫的架势,他们这个时候派来使团又是为何?难道这中间有什么猫腻不成?”
杨国忠眉头微皱,心里快速思索着各种可能,但却觉得哪种可能都有可能,所以总的来说就是——毫无头绪!
“对了,他们有没有说求见本宰相所为何事?”
思索之间,他突然挑了挑眉毛,随后对着士兵再次问道。
“属下询问过他们,不过他们说事关机密,必须要见到宰相之后亲自跟您说,属下还没有资格跟他们直接对接。”
士兵这次并没有迟疑,而是实话实说道。
“这样啊!”
听到对方的回答,杨国忠一时之间不禁有些迟疑起来,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去见一见这所谓的吐蕃使团。
如果吐蕃使团是为了促进双方和平共处而来的,那么他就应该前去接待,可如果并非如此,那么无论对方为何而来,他都懒得搭理。
“宰相大人,为了稳妥起见,宰相大人还是不要见这吐蕃使团了吧,万一这些人目的不纯怎么办?”
“是啊是啊,吐蕃现在正在趁火打劫,这个时候跟他们见面又有什么用?难不成吐蕃还会跟现在的大唐重修旧好不成?”
“就是就是,像这种忘恩负义的族群,我们就应该坚决打击,不给他们还手的机会,直接把他们打到灭亡为止…………”
几个杨家亲信马上七嘴八舌地建议起来,而且基本上都是劝说杨国忠不要去见,毕竟,眼下在马嵬驿休息的大人物又不止杨国忠一人。
这个时候见了吐蕃使臣,如果对方是来送温暖的还好,可要是来送战书通牒的,那可就又丢人又丢家了。
“哼,到底你们是宰相还是我是宰相?你们不让本宰相去接待吐蕃使臣,那么本宰相就偏偏要去接待,我看谁能拦得住我?”
杨国忠被几人七嘴八舌的劝说彻底激怒了。
这几个家伙之前就在跟他过不去,现在竟然还各种教他做事,这让他感到异常的反感。
而既然是这几人不让他做的事情,那么他还偏偏就要做一做试试,他倒要看看,自己如果见了吐蕃使者,是不是真的就会像几人说的那么危险。
“这这这……………”
几个杨家的亲信已经彻底被杨国忠的骚操作搞蒙了,对方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竟然还搞出了叛逆期,这让他们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为今之计,他们几个也只能是乖乖地把嘴闭起来,再也不要胡乱掺和,免得又得把这位宰相大人给惹毛。
想通了这些,几人彼此对视一眼,这便乖乖地退到了后面,任由杨国忠去跟外面的吐蕃使臣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