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月安静地听着官差说话,神色丝毫没有变化。
官差们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人始终是郡主,顿时脸色煞白。
几名官差立马跪地,“小的们皆是穷山僻壤的小民,不会说话,请郡主恕罪!”
“起来吧,我们不讲究这些虚礼,本郡主沉默,是因为你们所说,穷,
你们为何会觉得,玉山州作为西北最大的城池,会穷得连城墙都建不起来?”
戚元月扫视着众人的神情变化,语气平静,听起来确实没有生气的意思。
这话说的,几名官差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玉山州若是有银钱,早就建好城墙了吧?
“你们可知道,玉山州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
戚元月问道。
官差们都是年轻人,还从未研究过城池名字的来由。
其中一人颤颤巍巍地举手。
“小的曾听爷爷说过,前朝时期,玉山州便已经叫这个名字,相传,
是玉山上发现了玉矿,所以命名为玉山州,大禹朝建立后,沿用了前朝的城池名称,一直至今。”
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当地人,前朝时期的传闻,一直流传下来。
只是玉山州穷惯了,也无人再去相信有玉矿的存在。
“如果真的有玉矿,朝廷也不可能放弃我们啊,别瞎想了。”
另一人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戚元月却垂眸笑了。
“不,这是真的。”
玉山,确实是一整座玉矿山。
前世白家放弃了西北,西山军兴起的那股势力,确实在玉山州找到了玉矿山。
大批玉石的产出,让西山军转变来的势力,成了割据之势。
白时甚至对她表示捶胸顿足,竟然没发现玉矿的存在。
想到这里,戚元月又觉得,白时有哪里不对劲。
“郡主的意思是,这玉山,真的是一座玉矿山?”
沈骏杰忍不住诧异,打断了戚元月的思绪。
“对,山上的玉矿之所以未有开采,与玉山州地理环境有关,开采玉矿通常是朝廷负责,
避免管理问题,会有大批士兵围山,但玉山州是西北最大的城池,
而且也是西北的贸易往来必经之地,开采玉山,最好的办法是迁移整个玉山州,
如此一来,便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还需要担心西疆各国的觊觎,所以这件事一直搁浅。”
戚元月回过神来,便给他们解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大禹朝地大物博,西北战乱,气候使然,朝廷鲜少关注。
久而久之,已经没人记得有这件事了。
“但朝廷都担心开采成本太高,我们现在这样,如何能做?”
沈玉安刚从西南军退下来,对于大禹朝廷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西南军作为强军之一,朝廷也时常克扣粮草。
他们现在这种草台班子,尚在考虑温饱的情况下,哪里有这个实力开采矿山?
“银子不是问题,我们现在是缺人。”
戚元月一句话,将在场的男人都干沉默了。
他们现在不是都缺吗?
“银钱的事,本郡主会解决,好了,我们进入下一个议题,城墙位置要建立在何处?”
戚元月直接换了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