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使不得,使不得!”
大婶嘴皮子利索,却是个热心肠的人。
本来就没打算要什么东西,当下就推脱。
“阿婶就收下吧,如果不是你,我们还在到处找地方呢!而且这也不多。”
戚元月故意这么说着,打开了袋子。
看着里面的精米,大婶当下更不敢收了。
“哎呀,这都够我们家吃上一个月了!你赶紧拿回去吧,
现在粮食珍贵,你可千万别就这么拿出来!当心要出事!”
大婶压低声音,神色严肃地叮嘱她。
“阿婶家中只有两口人?”
戚元月疑惑地问道。
“那哪能啊!我家算上儿子儿媳,七口人呢!”
“七口人,这么点粮,吃一个月?”
“粮食珍贵,这精米自然不可能顿顿吃饱,而且我们很少买精米,
太贵了!有余钱,我们都给买种子种田,交粮去了!”
百姓自己都吃不饱,却还给军队交粮。
而当权者却为了一己私欲,欺瞒百姓。
真能打胜仗倒是无所谓,只是这些只知道弄权之人,哪里是真的在用心打仗?
“阿婶,你就收下吧,我听说北境很快就有人送粮,这里很快就没人强征粮食了。”
“真的?”
大叔下意识反问。
“自然。”
宋九安说得倒是毫无压力。
大婶和大叔踌躇片刻,这才同意将米粮收下来。
离开前,戚元月不忍心提了一句。
“阿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玉山州走走。”
“玉山州?”
他们一家哪里出过什么远门,但西北最大的城池,他们倒也听说过。
不明白她为何突然提起这个,但大婶还是好脾气地应下了。
“他们为何突然提玉山州?”
“不知道啊,他们瞧着身份不低,也许是知道了些什么事情?”
“若是真的,自然是好的啊!孩子好些天没吃饱肚子了,有了这粮,至少一个月不用愁孩子的吃食!”
“而且如果这是真的,咱儿子是不是可以不上战场了?”
却原来,大叔大婶的孩子被强征兵了。
过几日就要去报道。
虽是信任宋家军,可谁会希望孩子上战场呢?
戚元月和宋九安离开后,绕着村子走了一圈。
听到了不少事情。
像大婶这家信任朝廷的也有,埋怨朝廷强征兵征粮的也有。
只是无一例外,所有人都不知道,护国公府被流放的事情。
两人回到村长家,正如他们所料,院子里雪只扫了一半。
正是做晚饭的时间,厨房里却空无一人。
他们二人也不懂做饭,这几天出门,都是吃空间里一早准备好的肉锅。
戚元月拿出半成品的羊肉锅,让宋九安直接煮上面。
羊肉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屋内,村长一家愁容满面,突然闻到香气。
“这是,羊肉香?是那两个人?”
村长满脸狐疑。
他们家可是小半年没吃过肉了,这一下,口水都流出来了。
“娘,小宝肚肚饿……”
小孙子窝在娘的怀里,嘟嘟囔囔道。
“小宝乖,那是人家的肉肉,我们不能吃!”
就在妇人哄着孩子的时候,屋子的门被人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