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小心点!”
宋九安转身离开。
营帐外,士兵抓住了一个小男孩,将人带到宋明德兄弟二人面前。
“放开我,你们是什么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我劝你们赶紧离开!”
小男孩不停地挣扎着,在看见宋明德兄弟的瞬间,一下子愣住了。
“我,眼花了?怎么一模一样?”
宋明远有些好笑地看着他,抬了抬手,示意手下的人把他放了。
“你可知道,我们是什么人?”
“我管你什么人,这是宜城附近的山头,不是你们能待的,赶紧走!”
小男孩插着腰,挺直胸脯,试图让自己看起来高大一些。
宋明远一听,觉得哪里不对劲,当即蹙眉。
“宜城?你是从宜城出来的?他们城守尉不是收留附近难民吗?你怎么会在这里驱赶其他人?”
“你怎么知道?”
“狗子?”
小男孩警惕地看着宋明远,却听见有人喊自己。
回头一看,顿时喜出望外。
“宋将军?你怎么在这里,郡主娘娘可在?”
宋九安没想到,被抓住的小男孩,竟然就是狗子。
“我们看见你大伯留下来的信,你们不是去宜城了吗?
为何会在这里,而且还驱赶其他人,发生何事了?”
“我们是去宜城了,但最近宜城附近经常有人打劫,
我们大家自发组成队伍,驱赶那些贼匪,保护前来投靠的难民!”
狗子激动地解释。
宋九安挑眉看他,发现附近只有他一人。
“你又自己偷偷跑出来了?”
狗子这瓜娃子,上回就是自己偷偷跑出去。
偷他们的东西也是自己偷跑出来。
以他健大伯的人品,定然不会抛下这小孩自己跑了。
而宋家军只抓住他,说明他又是独自一人跑出来了。
狗子闹了个大红脸,挠了挠头,神色有些尴尬。
“大伯不让我出来,我只好趁着大伯出门,偷偷跟着队伍的人出城。”
其他人听罢,算是听明白了。
这孩子就是那封信里说的,要去投靠玉山州的那些人里的孩子。
“你这孩子真是调皮,你大伯不让你出来,也是为了保护你。”
宋明德不赞同地皱眉看他。
这要是他的孩子,直接腿打断,扔在雪地里头,让他好好长长记性!
“你大伯不让你出来是正确的,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
若是今日抓住你的,是那些游荡在宜城附近的贼匪,你恐怕早死了。”
宋明远也沉下脸斥责他。
狗子知道自己不对,但他觉得,自己要保护家人,就不能窝在城里。
相比两位兄长的斥责,宋九安反而冷静地问道:“狗子,我问你,你今年几岁?”
“八岁,下个月生日我就九岁了。”
“九岁,当年我像你这个年纪时也是调皮,一日不打就上房揭瓦,我祖父揪着我就是一顿打。”
听见宋九安说起他小时候,两位兄长忍不住也笑了出来。
他小时候确实是,狗都嫌烦的程度。
狗子顿时眼神亮晶晶地看他。
“宋将军这么厉害,小时候也会被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