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月在营帐中听见动静,心中疑虑,便拉开营帐,从里面走出来。
宋九安见她出来,急忙迎上去。
“你怎么出来了?”
“我听着吵闹便出来看看,发生何事了?”
她转头看去,却见那日遇到的,名叫狗子的小孩,还有他那大伯。
“狗子?他怎么在这里,不是说城里幸存百姓都投奔宜城去了吗?”
“据说城外有流寇,城守尉组织百姓结队在四周巡逻,
以此驱散四周存在的危险,狗子自己跟着其他队伍偷溜出城,
走散了只剩下自己,被我们的士兵抓住了,家里人为了找他,
分散了队伍,我们担心单独一人的百姓会遭遇流寇,所以打算组织宋家军去找人。”
“流寇?他们在城内好好的,为何要专门出城驱散流寇?”
这倒是让人觉得奇怪了。
流寇又岂敢冲击城门,为何要驱散?
“应当是担心他们集结了队伍,会影响刘家的商队。”
宋九安虽然没问清楚健大伯城内的情况,但他稍作思考便能知道。
这城守尉敢开城门接纳难民,定然有刘家的支持。
刘家远在扬黔关,商队过来难免会有危险。
流寇作乱,城守尉兵力不足,便只能让百姓组成队伍驱散,不让这些流寇成了气候。
戚元月听明白了,微微颔首便推着宋九安去干活。
“那你赶紧去安排吧,他们分散在外实在危险。”
“嗯,你小心些,我让人守着你。”
“大师兄还在呢,你快去吧,我自己会小心的。”
戚元月推了推他,宋九安转头便看见许道荣也已经从营帐里出来。
两人对视微微颔首,宋九安捏了捏戚元月手心,转身离开。
看着宋九安离开,许道荣走到戚元月身侧。
“师妹,不如先歇会儿吧,这寻找百姓还需要一点时间。”
“大师兄。”
戚元月转头看着他,冷不丁地开口。
“怎么了?”
他依旧笑得温和。
“你就没什么事情要告诉我的?”
她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看得他心头一跳。
不会吧,这也能知道?
“没,没有啊……”
“从前在药神山,每次有事瞒我,你就会一看见我就让我去睡觉。”
许道荣:???
他这么傻的吗?
“师妹,你想太多了,没有的事。”
“师兄,你要不要倒碗水看看你现在心虚的表情?”
许道荣忍不住笑了。
师父也真是的,明知道他不擅长撒谎,又何必将这件事告诉他?
想到这里,许道荣愣了一下。
“师父是在看我想不想知道这事,是京城的消息?”
许道荣不懂得撒谎,若她看出来了,又没问,说明她还没做好准备知道京城的消息。
师父是把选择权放到她手里。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师妹。”
许道荣叹了口气。
他的老毛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改。
“师兄,不会撒谎是好事,没几个女子喜欢自己的丈夫撒谎成性。”
戚元月打趣他。
“我又没成家……”
许道荣有些哭笑不得。
“师兄,京城的消息我迟早会知道的,您就告诉我吧。”
戚元月收敛了笑容,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