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将近二十日的跋涉,穿过茫茫草原,沈慈心终于带着队伍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图江门。
远远望去,图江门的城墙厚重高耸,层层叠叠的石砖间依稀可见古老的刀痕和箭孔,显然是经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但仍稳如磐石,巍然不动。
队伍逐渐靠近城门,只见高悬的朱红色门板上,厚重的铜钉在阳光下微微泛着光芒,仿佛昭示着晋国的威严和富庶。作为三国国力最胜,最富饶的晋国,他的边城,有着不同于旬阳城的气派。
城门口人流熙攘,商贾、旅人、士兵穿梭其中,车马轰鸣之声不绝于耳。这座城池,比沈慈心想象的要热闹一些。
同样下马等候进入城门的王氏兄弟见状解释道,“如今城门倒是比从前热闹多了,盖因魏国和燕国交战多时,两国不少人便只能来图江门,有来采买的,也有来做生意的。沈老板,选择这时候来图江门做生意,倒是选对了时候!”
这倒是个好消息,但前提打战的如果不是燕国就好了!沈慈心露出不尴不尬的笑容,朝他们点头致谢。
通过检查后,一行人进了城,沈慈心和王氏兄弟分道扬镳之前,王氏兄弟给她留了地址,让她在图江门遇到难事了,可以去寻他们,他们若有能力一定帮忙,沈慈心再次谢过,随后带着众人,找到了一家客栈,先落脚下来。
落脚后沈慈心也不急着和魏大放联络,准备自己先逛逛图江门,考察这座边城合适开瓷器铺子的地方。
图江门内城不算大,街道也不算多,沿着城内一条主路,主路两边各是街道,大概七八条街,虽然不算多,人却不少,人群熙熙攘攘。
竖向的主街道宽阔而热闹,青石板铺地,主要行走的都是马车和骑马的人,往两边延伸便是横向的街道,路旁的商贩们沿街支起各式摊位,热情地吆喝叫卖。有卖新鲜果蔬的摊子,青翠的蔬菜、红润的果子,卖相不算好,却足够新鲜。还有一些卖日常杂货的小贩们摊开各色物件,从粗陶碗碟到日用药材,到厚实耐用的麻布,供行走的路人挑选。
横向街道往里走走,便能看到不少的铺子,杂货的铺子卖着各式农具、打好的家具、编制的藤篮等等,旁边打铁铺的炉火熊熊燃烧,伴随着铁匠的捶打声,粗重的金属气息与熙攘的喧嚣交织在一起。铺子间还有卖点心炊饼的摊子,香气四溢,吸引着人们驻足。
“倒是比旬阳城热闹多了!”阿木看着热闹的人群,忍不住道。
沈慈心点点头,应和道,“多了不少人!”
旬阳城的情况复杂,自然比不上一向平和的晋国,加之现在魏国燕国交战,晋国不参与战争,周边的百姓自然往这儿来!
沿着主街再往里走一些,人流稍少却更加雅致的街道。这里店铺的装潢较为讲究,门窗上的雕花精致典雅,透出几分富贵之气。街上开的都是一些上档次的铺子。
绸缎铺子,稍稍一眼望进去便能看到各色的绸缎,铺子里的人还不少,看来生意不算冷清。古董铺子低调雅致,窗台上摆着几件青铜器和瓷瓶,吸引人注意。在街尾耸立着一家酒楼,楼阁高挑,朱漆的木柱雕刻着盘龙纹饰,气派非凡。
“这地方看着富贵,一看便是有钱人来的地方,大姑娘,我看这儿就适合开咱们的瓷器铺子!”阿木虽然被一路的热闹看花了眼,但还没忘了他们此行的目的,提议道。
沈慈心正要回答,突然见前面酒楼出来一行人,看着为首的人有些眼熟!
没等沈慈心招呼他们,对方就先注意到她,快步走了过来,语调充满激动,“大姑娘,你怎么来图江门了,也不跟我提前打一声招呼,什么时候到的?如今在哪儿落脚。”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魏大放,意外在图江门见到沈慈心,他显然十分兴奋,一连抛出几个问题,还好沈慈心是稳得住的人,等他停下后,一一回答,“我来图江门是想跟你商议瓷器铺子的事情,我昨日才到,本想今日转转再给你送上拜帖的,没想到在这儿就遇见了,真是巧,我们现在在进城那家万客来客栈歇脚呢!”
魏大放正要回答,后面上前来几人,也不是旁人,正是他的表兄弟杨令先,杨令先身边跟着两位姑娘,都在好奇的盯着沈慈心,沈慈心朝她们笑笑,其中一位略微有些方脸的各子矮些的姑娘转脸当做没看见,另外一位个子高些,颇显柔美的姑娘回了浅笑。
“大姑娘。”杨令先率先打招呼道。
沈慈心朝他点点头,“杨公子。”
那方脸姑娘见杨令先和沈慈心说话,便侧过脸再扫了沈慈心一眼,随后掐着嗓子问杨令先道,“杨大哥,这位姑娘是何人?”
“这位是北越窑的窑主沈姑娘。”说完杨令先又转头对沈慈心介绍道,“这是我表妹,武姑娘,这位是家中客人段姑娘。”
柔美高个的是表妹武姑娘,矮个头方脸的是客人段姑娘,沈慈心朝她们点点头,心中疑惑这关系倒是十分奇怪。
而对面两位姑娘听说沈慈心的身份也各有反应,段姑娘听闻沈慈心是个商户别客套都不肯给,倒是表妹石姑娘听闻后用钦佩的眼神的看她一眼,甚至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沈姑娘,你好生厉害,凭女子之力,能在漠北创办瓷器厂!”
“姑娘,谬赞!”沈慈心笑笑推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