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守门的门后不知道,单是门口就站了两人。
陶达也不是太清楚这两人是谁,好在这个时候王小玉的母亲走了过来,跟他介绍了一下,说是两位堂嫂。
李婶过来后,没有让陶达的表弟,堂弟他们再撞门,直接让里面开了门,然后陶达把红包又都发了。
黄蓄没有继续去看陶达在王小玉闺房跟他的岳父岳母说话。
他跟过来接亲的几位开车的师傅围坐在桌前喝了一会儿茶。
虽然他没有跟陶达一起,但是跟着陶达一起过来的支客先生,也就是陶达的堂伯跟着他了。
过了一会儿,陶达的那些堂兄弟,表兄弟开始把嫁妆往小货车,面包车上搬。
这些嫁妆有被子、枕头,床单,帐子、箱子、脸盆、衣服等。
在拿蚊帐的时候,陶达没在旁边,王小玉的一个婶子说她的小孩红包忘记发了,又过来抢着蚊帐不让拿走。
而这个正拿着蚊帐的人是陶达的一个表弟,才上高中。
王小玉的婶子让他去叫陶达再拿个红包出来。
陶达的表弟不去,想直接拿着蚊帐就走。
他们僵持的时候,黄蓄看见了,直接拿出了十元钱给她。
这种红包发漏了,或者别人要了红包再来要第二个,第三个的事不是没有。
又过了一会儿,嫁妆都搬上了车,陶达也过来了,王叔,李婶他们就安排准备发亲。
王小玉是她的弟弟帮忙背上车的,此时的王小玉一身红妆。
有弟弟背上婚车的女人当然是幸福的。
当王勇把她背到婚车上去的时候,陶达给了他一个大红包,这也是今天最大的一个红包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鞭炮声响了起来,然后黄蓄启动了车辆,车开始慢慢离开了王小玉的家。
从后视镜里,他看见了李婶,王叔满眼的不舍。
孩子从出生到养大成人,其中的不容易,只有做父母的才能真正体会到。
黄蓄也从中感受到了淡淡的伤感,或许多年以后,他也可能会这样。
看了一下王小玉,她的眼中也有一些伤感,不过她没有回头。
出嫁的姑娘这天是不能回头向娘家看的,在坐上车的时候,别人肯定都这样跟她说过。
“小玉姐,你们家都离的近,以后想回娘家去,随时就回去了。”见她有些伤感,黄蓄对她说道。
“是啊!小玉,你以后要是想回去,随时都可以回去的!”陶达也说道。
“嗯!我只是感觉有些不习惯,嫁人了,那里就不再是我的家了,我不是娘家的人了。”
“以后我们有新家了,我会对你好的,一辈子都会对你好!”陶达又对她说道。
黄蓄边开车边听他们聊着,偶尔也问一下陶达路怎么走。
他这次开车绕的路要多经过几个村子,比之前的距离要远很多。
尽管远了一些,不过还是不到半个小时就又到了陶达他们村的村口。
远远的,黄蓄就看见村口有一些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其中有两人打扮喜庆,穿着红戏服,他知道,这人应该就是陶达的父母。
这边的风俗流行闹公婆,陶达的父母也免不了俗,结婚被人这样来了一出。
黄蓄很快把车开到那边停了下来,他自己也打开车门从车里面走了出去。
只见此时陶叔头带红色尖高帽,帽子是纸壳糊的,脸上被画成了大花脸,有红有黑。
陶婶也扎着羊角辫,脸的两边也被抹红了。
黄蓄觉得陶叔张婶这个不算什么,跟十几年后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他曾经在一次五一别人结婚的时候,见过一个喜公公穿着一件裤衩,上身穿着女人的内衣,头带红色新郎官帽,同样是被画成了大花脸,在大街上拉着小板车接亲。
这新郎官帽只是个道具,帽子上写着“父子同乐”,帽子的两边“耳朵”各挂有一个垂下去的条幅,一面写着“两个老东西”,一面写着“一对新夫妻”。
看上去就像是对联,其横批是:父子同乐。对联是:一对新夫妻,两个老东西。
当时路上围观看的人很多,他没事也跟着看了起来。
喜婆婆在旁边推着车,新娘坐在小板车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把鞭子,要是喜公公停下来了,就要挨鞭子。
虽然不到一里路的距离,但是喜公公,喜婆婆所到之处,绝对是一路的奔跑一路的笑。
“老陶,你儿媳妇已经接过来了,赶紧把她再接上车拉回去。”旁边有人对陶达的父亲陶广胜说道。
说这话的人是他村子里面的人。
其他人,包括亲朋这时也有人让他赶紧把儿媳妇接到板车上拉回去。
“好,我这就把板车拉到车那边去。”陶广胜说道。
他说完就把板车拉到了婚车的旁边。
见板车过来了,陶达把王小玉从婚车里面抱了出来,然后放到了板车上的一张椅子上坐下。
等她坐好后,陶广胜就走到板车前,然后开始拉起车来。
他在前面拉车,张贵芝在旁边推着。
去陶达家不是很远,没用多久就快到地方了,此时陶达的家门前也响起了鞭炮声。
王小玉化妆的时候,她并没有让人把她脸上的胎记遮住,毕竟遮得了一时,遮不了一世。
没有人笑话她什么,毕竟以陶达的条件,能娶到她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娶她当儿媳妇,陶达的父母也是高兴的。
到了家门口,在支客先生的安排下,陶达的舅舅,姑父,妹夫开始打红送上被单、毛毯、衣服、水瓶以及现金等贺礼。
(黄蓄还不算真正的妹夫,毕竟他跟陶琦还没有结婚,不过礼还是送了。)
接下来按照程序,陶达跟王小玉又拜了天地,拜了父母,进行了夫妻对拜。
在她改口叫陶达父母爸妈的时候,老两口给了她改口的红包。
这些程序走完后,陶达就背着王小玉进了她们的新房。
黄蓄没有继续跟着他们去新房那里看,他也没有那么无聊。
让刘总,曹总,张总他们找过来帮忙接亲的那四个人在把王小玉等人接到陶达家这边后,就开上车离开了。
不是他没有留他们在这里吃午饭,只是他们说还有别的事要忙,就没有留下来。
黄蓄帮忙把接亲的任务完成了,其它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
中午送亲的人被专门安排了一席,由陶达的舅舅等人做陪,黄蓄也被安排到了这一桌。
为了表示热情好客,陶达的舅舅他们陪王小玉那边送亲的几个长辈喝了一些酒。
不过王小玉的弟弟跟她的几个堂弟都没有喝酒。
之前陶广胜跟黄蓄说让他下午再帮忙送一趟王小玉那边过来送亲的人,所以他中午也没有喝酒,只是喝了一些果汁,跟大家聊了一会儿天。
他们吃饭的时候,陶达,王小玉也过来跟他们都斟酒敬了酒。
大家也对他们的婚姻表示了祝福。
吃过午饭坐了一会儿,在支客先生的安排下,黄蓄开上面包车,把王小玉那边送亲的人都送了回去。
黄宇在下午觉得没事做的时候,跟他说了一声,就开着小货车回市里面了。
“黄蓄,今天过来的亲戚朋友中,有人看见凤琳,珍贞漂亮,想打她们的主意。”黄蓄送完人再次回来的时候,陶琦看见了他后,对他说道。
“那你怎么说的,她们怎么说的?”
“我跟他们说她们已经有男朋友了,她们也都说她们有男朋友了。”
“那就好!不过不要把联系方式告诉别人!”
“你吃醋了吗?”陶琦又对他说道。
“当然了,要不是因为你,我都不会认识你哥,更不会来你家,凤琳,珍贞她们更不可能来。
所以你不能把她们的联系方式告诉你这边的人,包括你哥,你也不能让他跟别人说。”
“我哥还不知道凤琳,珍贞她们的电话。”
“这样就好,不过你的亲戚朋友中要是有人各方面条件都比我好,凤琳,珍贞她们也愿意跟他们的话,我也不会强求的去阻止。”
“她们不会再看上别人的,包括我自己,你不要多想了。”
“在你家里,你好好照顾她们吧。
记住透露别人的信息,一定要经过别人的同意!不经过别人同意可不好!”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黄蓄就让陶琦去找钱凤琳,徐珍贞了。
晚饭过后,放录像的时候,黄蓄也看了一会儿。
很久没有在乡下看录像了,他还是很怀恋的。
放录像的费用,在请他们来放映的时候就已经付了。
等8点左右,黄蓄觉得没有他什么事了,也就带上钱凤琳,徐珍贞陶琦她们返回市区了。
在返回前,他本来是准备把陶琦留在陶达这里再帮她哥一天忙的,但是陶琦不愿意,说还是要跟他一起回去。
黄蓄感觉陶琦现在是越来越粘着他了,对他也越来越依赖,就连她哥结婚她都不在家里多待着帮忙了。
跟陶叔,张婶,陶达他们都打了一声招呼后,黄蓄他们就离开了。
因为早上起来的早,今天累了一天也没休息,回到住的地方洗漱完后,他们就都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