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大学附近的大学很多,有农业大学,语言文化大学,石油大学,地质大学,科技大学,航天大学等。当然,最出名的肯定还是京大跟清华了。
中关村,圆明园,颐和园离这里也不算远。
“姜怡,你觉得我们去哪个学校逛好一点?”把姜怡送到她学校大门口的时候,黄蓄问她道。
“去清华吧,这里离那边只有两三公里左右的路程,你们去逛的话最好还是先坐一辆出租车过去。看着时间,最晚到四点半的时候就出来,还是来我们学校门口接我。”
“好,那我们现在就拦出租车,不送你进去了,晚点见!”黄蓄对她说道。
姜怡进入校门后,黄蓄跟钱凤琳就走到了大路上,然后打的去了清华大学那边。
在出租车司机的建议下,他们到了西大门。
“黄蓄,你有同学在清华大学读书吗?”下了出租车,钱凤琳问他道。
“没有!我高中读的文科班,京大倒是有一个同学。你呢,有同学在这里上学吗?”
“也没有,当初我们班没有人考上这两所学校,你说你有同学在京大上学,要是去了那里,你要不要去见一下?”
“我那同学是一个女生,你也要我去见一下吗?”
“是个女生啊!那还是算了,免得到时候你又花心。”
“你多想了,读书的时候,人家一门心思的只顾着学习了,很少做其它事情,说不定人家都不记得有我这个同学。”
“是吗?那你这个同学成绩这么好,长的怎么样,好看吗?”
“还行吧,长得很清秀,气质很不一般,高中三年,除了学习,她好像都不跟别人接触。”
“你这样说,我还真想见见她。”
“还是算了,免得到时候见到她,人家说不认识我,那就有些尴尬了。”
“我不是说专门去京大找她,而是让你把你高中的毕业照片拿过来给我看看。”
“行,这个倒是可以。”
他们说着话的时候,就跟着一些或是在里面读书的学生一起走进了学校。
“她真的会不认识自己吗,应该不会。”黄蓄想到。
提到他的这个考上北大的女同学,他又想起了高一的时候:
“白婧,你的衣服后面贴了一张纸条!”坐在黄蓄右前方的一个女生,王晶晶对坐在他正前面的白婧说道。
“什么纸条?你帮我拿下来看看。”白婧对王晶晶说道。
“白婧,我喜欢你!——黄蓄。原来是有人对你表白啊,落款是黄蓄。”王晶晶把纸条拿起来大声读了一下,又对白婧说道,说完把纸条递给了白婧。
因为声音有点大,周围的一些同学都看了过来。
这个让黄蓄脸红了起来,毕竟那时候才上高一,他还是很单纯的。
“黄蓄,不要再有第二次了,不然我告诉班主任。”白婧转过身来看了一会儿黄蓄,对他说道。
“我没有写啊?”刚才王晶晶说的话,他也听到了。
“黄蓄,写了就大胆的承认,你还是不是男人!”王晶晶对他说道。
“要是我写的我肯定承认,关键是我没有写。”
“白婧,就是他写的,他就坐在你的后面,之前没有,我看见他往桌子下面爬了一下,然后你的衣服上面就有了。”王晶晶说道。
“不管是不是你写的,到此为止,你们都不要再说了。”白婧说完之后就把纸条撕了,扔到了地上。
白婧这样说了,黄蓄也没有再说什么,他觉得自己没有真的去做那事,也没有继续去解释什么。
至于是谁写的,他心里也清楚,就是白婧的同桌,那个跟她说她背后被贴了纸条的女生,王晶晶写的,然后悄悄贴上去的。
他记得在那之前好像因为一点小事得罪过她。
那次王晶晶找他借一本小说看,他没有借给她。
就为那么一点小事,想不到她会这样报复他。
那时他也不知道白婧的成绩那么好,也没有对她有过那种想法。
要不是钱凤琳提起,他现在都不会想起这事。
现在想起来,感觉既遥远,又像是发生在昨天。
看着进出校门的一些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黄蓄心里还是很羡慕的。
这些人大多数应该都是在这个学校读书的人,他们可都是曾经各个学校成绩最好的那些人了。
这时的清华北大也像其它的校园一样,外来的人可以自由进出参观。
不像十几年后,交通便利了,全国各地来京城旅游的人多,进去参观还要预约或者直接不让进去。
当然,不仅仅是北大清华,后来很多的大学都被院子围起来了,不再让外来的人随便进出。
“凤琳,来到这里,你有没有一种想要继续上学读书的感觉。”沿着一条很长的路往前走的时候,黄蓄对她说道。
“当然有了,可惜我没有那么好的成绩。要是有下辈子,就让我变聪明一点,然后考上这里,也在这个学校好好的上几年学。”
“呵呵!不用说下辈子了,以后在京城住,经常过来逛逛就可行。”
“嗯!那我们以后有时间了多过来逛吧!”
他们顺着路向前走着,边走边聊。
到了一个岔口,他们看见了一个路牌,上面写着西湖游泳馆,近春园,以及其它的一些建筑的路线。
沿着游泳馆向左走了一会儿,就到了近春园。
看了一下近春园的介绍,他们知道了这里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也是清咸丰皇帝在做皇子时的旧居,是“圆明五园”之一。
(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以东称清华园。)
而这里也是清华最大的湖景区,是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写作地。
冬天的近春园,荷塘周围的树木都是没有树叶的,看着也是另外一种画面。
“凤琳,你看荷塘上面结了那么厚的冰,有人在上面玩,我们要不要也下去走走,这里算是天然的溜冰场了。”
看着曾经朱自清散文里面的荷塘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层,一些大人小孩在上面玩耍,黄蓄又对钱凤琳说道。
“好!我们也下去走一会儿吧!不过冰面很滑,要防止滑倒了。”
他们说完就走了下去。
“我是第一次站在这么厚的冰面上,我们那里可从来不会结这么厚的冰,一般冬天的时候,大多都结玻璃酒瓶子那么厚一点,有时候不下雪还不结冰。”
“我们老家那边比这边更冷,结的冰厚的都有两米厚,有时候河里结冰,都能超过路面很多高度。”
“那么厚吗?水变成冰,超过路面,你的意思是说水变成了固态,然后高出路面很多也不会流到路上去,是不是?”
“是那样的,你去看了就知道了,要不你送我跟姜怡回去,在我们那里玩几天再回你们城市。”
“这次还是算了,以后有机会我肯定去看看。你估计我们脚下的冰有多厚?”
“最多也就一尺厚,站人肯定不会有事。”
两人在荷塘的冰面上走着,他们虽然走的很慢,但是偶尔不小心也会滑倒,不过在有防备的情况下,也不会摔的怎样。
在这里玩了一会儿,他们才离开。
顺着路牌指示的方向,他们又走到了清华园。
清华园是一个牌坊式的古建筑,是清华的地标,也是最早的主校门。
据说二校门清华园始建于1909年,到现在快有一百年的历史了。
上面的三个大字出自清末大学士那桐的手迹,被公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小伙子,帮个忙,用我的相机帮我们照几张照片。”
黄蓄正站在清华园前面观看的时候,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拿着一个相机走过来对他说道。
“我还不会用相机。”黄蓄对那个男人说道。
“很简单,我教你怎么用就行,说一下你应该就会用了。”
接着那个男人就跟他说了一下基本的操作,然后黄蓄就帮他们照了几张照片。
照相的时候,黄蓄知道了这个男人一直忙到腊月才有时间,这次是专门带他的老婆,儿子来清华游玩的。
他的儿子已经上高一了,成绩很好。他希望他的儿子以后能考到这个学校,在这里读书。
黄蓄帮他们照完相后,他们也对他表示了感谢,还夸黄蓄找了钱凤琳这么漂亮的一个女朋友。
“我感觉我也应该买一个相机了!”离开二校门清华园的时候,黄蓄对钱凤琳说道。
“那你买一个吧,以后我们再出去玩的话,就能照一些相片了。”
接下来他们又在二校门附近的大草坪,土木馆,水利馆,日晷,大礼堂等地方逛了一圈。
逛完这些地方,他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四点了。
考虑到走出学校还要一些时间,他们就直接原路返回了。
看来那些没有去过的地方,只能以后再来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