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吥发威 作品

第465章 以后有时间了,还是要在京城各处拆迁的地方看看

从之前的谈话中,很容易听出来,老王在拆迁区,肯定是做“回收废旧”物品生意的。

往后十多年,随着房价上涨,拆迁区的增多,搞回收是一种比较自由、也比较赚钱的行业。

哪怕是小打小闹的收购废旧物品,也不会比一般上班族或者进厂打工的人,挣的工资低。

在跟他们闲聊时,黄蓄把刚才他俩没喝的那瓶洋酒拿着好好看了一下,是一瓶“威士忌”。

酒瓶的酒标,除了两张大长方形的英文标,其中还有一个是个“小圆标”,上面用汉字写有说明。

比如说产地、酒精度,联络单位等信息。

产地是苏格兰,酒是43度的,没写保质期。

不用晃动瓶子,就能看见瓶底一些“絮状”沉淀物。

他拿了个一次性的酒杯也尝了下。

辛辣中带着焦糊的味道儿,也蕴涵一些木头的味道儿,反正感觉怪怪的。

跟国产白酒相比,入口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怎么不同,只有尝过后,才能体会深刻。

(酒肯定没有变质,只是国人喝惯了白酒,不习惯洋酒的口感、味道儿而已。)

戴鸭舌帽的男人还提醒他,让他一会儿要是买了酒,最好不要喝。

对于别人的善意提醒,他也说了感谢之类的话。

最后,黄蓄还问了老王,这边有没有收古玩的人过来买东西。

他说很少,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跟距离市区比较远有关系。

毕竟太远,那些搞古玩的人通常不会去。

再说这年头,收古玩的人也是有限的,不像几年后,随着鉴宝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搞收藏。

另外,老王还把买酒的情况跟他说了。

这酒是一个在酒吧上班的人前几年从酒吧带回家的,据说之前开酒吧的老板出了事情,跑路了。

拿不到工资,后来那些个在酒吧上班的人,就把库存的酒都分了。

这人也分了不少酒,他把酒拿回家后,酒就一直放在家里。

家人都不喝洋酒,放在角落,慢慢就放忘记了。

要不是拆迁,还记不起来有那些酒。

当然,卖给他酒的人,黄蓄猜测,肯定是家里不清楚这些酒价值的人。

毕竟王老板之前说了,他买这些酒,只花了300块钱。

(其实在拆迁区,有很多住户因为搬家,或者因为老一辈人的离世,不少价值大的物品被遗忘或者被无意中抛弃以及贱卖的不再少数。

毕竟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有些你认为价值大的东西,在其他人眼中,一文不值,哪怕是家人。

加上一些人家里条件本来就好,后人根本不缺钱,那些“过时”了的物品,搬迁时,整个房子的东西都不带走的都不在少数。

黄蓄前世也是在拆迁区混过的人,只是那时候他偶尔帮着搞搞装修,没有仔细的去探寻其中发财的机会。)

各自把饭钱结了后,他们就出门去了外面。

老王在离开饭桌时,还把打开的洋酒带了出去,到了外面,就把酒水都倒掉了。

然后把瓶子也扔到了路边的一处垃圾桶里。

对此,黄蓄看见了并没有阻止。

他不能够表现出酒没有变质、里面有沉淀物也是正常现象的神情。

毕竟还要买更多的酒。

这些酒只能当垃圾一样买,才能省钱,才能将利润最大化。

两人跟着老王一起走到了他的三轮摩托车前。

掀开面上盖着的几张大纸壳,那些洋酒都露了出来。

黄蓄看了一下,有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香槟以及起泡酒等。

这些酒的面上,酒标很多都写的英文字母,也有一些写有汉字。

少量几瓶酒,写有“xo”,瓶子奇特,都是高档酒。

其它酒不说,“xo”,他还是听说过了的。

从种类来看,王老板弄到的这些酒,确实很像酒吧经营的酒水品种。

除了酒,另外还有一箱子喝红酒的玻璃酒杯,有二十个左右。

简单看过之后,他又拿了几瓶酒仔细看,酒水里面都有絮状或者类似颗粒状的沉淀物。

这些普通人不明白,但是懂酒特别是懂洋酒的人都清楚,这是陈年洋酒的特征,很正常。

“王老板,酒我已经看了一遍,里面确实有很多杂质,之前你说是300块钱收来的,那位朋友也说变质了,不能喝。

你看下多少钱能卖?价格合理的话,我就要了!”

看完这些酒,他跟他谈论起价格来。

“你给400块钱咋样?这么多酒,我弄一场也不容易,之前你说你是搞收藏的,指不定啥时候就能升值!”

老王想了想,对他说道。

“给你350吧!这些酒看上去都变质了,又不能喝,也只有我刚好遇到了,想买,要是别人,你送给他喝,人家都不一定敢喝。”

黄蓄还价道。

买东西,肯定是要找一些理由还价的,这里又不是超市。

他要是痛快的答应、不还价,或许人家会认为酒可能会比较值钱,很有收藏价值。

那样反悔不卖或者提价都有可能。

另外这年头,就算是去菜市场买几毛钱一斤的蔬菜,也是要讨价还价的。

“350也行,不过喝酒的玻璃酒杯不能给你,那个我拿回去,一个至少也能卖一块钱!”

简单的思考了几秒钟,老王又提出了一个条件。

(目前京城这边,普通人的工资,一天也就二三十块钱。

能赚50元,差不多也是别人两天的工资了。

现在有人愿意花钱买,总比他之前说的可能要亏钱好很多。)

对于他提的玻璃杯不算在洋酒价格里面的这个要求,黄蓄觉得要不要无所谓。

像那种装红酒的杯子,之前在拆迁区,黄宇跟黄佳敬寻找到的有很多。

哪怕是没有用过的也有不少。

“好吧!酒杯我不要,那个你留着单独卖钱!”

简单考虑之后,他答应了下来。

“我看你车子上放着的还有旧书,我看下有没有能要的,要是有,我再买几本!”

把买酒的钱付给老王,让他把三轮车开到了面包车旁边,黄蓄把酒都转移到了车上,又对他说道。

旧书不少,有两蛇皮袋子。

这样说,老王把袋子里面的书都倒在了地上。

两个袋子里面的书很杂,有教科书、杂志、资料、小说、报纸、连环画、工具书、实用炒菜、养生医药等。

他把杂志、小说、连环画、炒菜、医药、养生等他觉得有价值的都选了出来。

这些,他打算带回老家,让父母在家没事可以看看,另外书多了,以后房子盖好了,出租、售卖都行。

“王老板,你说一下这些旧书的价格?”

选好之后,黄蓄又问价道。

“我带过来的有秤,按斤秤,两块五一斤,你觉得怎样?

我们拆迁区这边,虽然没人过来收古董,但去一些废品收购站挑选旧书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他们收购的价格,就是两块五一斤。”

老王这样说,他同意了下来。

去一些废旧回收站选书,确实需要这个价格。

称过之后,他选出来的书,一共差不多15斤,黄蓄又给了他23块钱。

“我们留个电话吧,以后你要是在拆迁区弄到了价值大的东西,比如说一些有年份的白酒、古董之类,可以联系我!”

把买的旧书也放到了车上,准备离开时,他再次对老王说道。

“行!我要是弄到了,打你电话。”

两人聊了几句,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就开车离开了。

刚才买的这些洋酒,肯定是赚了的。

拆迁区发财、捡漏的机会很多,看来以后有时间了,还是要在京城各处拆迁的地方看看。

说不定啥时候运气好,就能批量购买到大量的老酒或者其它值钱的物品。

买的这些酒,他也不打算放在京城,反正已经准备回家了,他肯定不会返回,那样来回又要浪费很多时间。

在思索问题中,车一直向家的方向靠近着,尽管距离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