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前的谈话中,很容易听出来,老王在拆迁区,肯定是做“回收废旧”物品生意的。
往后十多年,随着房价上涨,拆迁区的增多,搞回收是一种比较自由、也比较赚钱的行业。
哪怕是小打小闹的收购废旧物品,也不会比一般上班族或者进厂打工的人,挣的工资低。
在跟他们闲聊时,黄蓄把刚才他俩没喝的那瓶洋酒拿着好好看了一下,是一瓶“威士忌”。
酒瓶的酒标,除了两张大长方形的英文标,其中还有一个是个“小圆标”,上面用汉字写有说明。
比如说产地、酒精度,联络单位等信息。
产地是苏格兰,酒是43度的,没写保质期。
不用晃动瓶子,就能看见瓶底一些“絮状”沉淀物。
他拿了个一次性的酒杯也尝了下。
辛辣中带着焦糊的味道儿,也蕴涵一些木头的味道儿,反正感觉怪怪的。
跟国产白酒相比,入口的感觉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怎么不同,只有尝过后,才能体会深刻。
(酒肯定没有变质,只是国人喝惯了白酒,不习惯洋酒的口感、味道儿而已。)
戴鸭舌帽的男人还提醒他,让他一会儿要是买了酒,最好不要喝。
对于别人的善意提醒,他也说了感谢之类的话。
最后,黄蓄还问了老王,这边有没有收古玩的人过来买东西。
他说很少,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跟距离市区比较远有关系。
毕竟太远,那些搞古玩的人通常不会去。
再说这年头,收古玩的人也是有限的,不像几年后,随着鉴宝节目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搞收藏。
另外,老王还把买酒的情况跟他说了。
这酒是一个在酒吧上班的人前几年从酒吧带回家的,据说之前开酒吧的老板出了事情,跑路了。
拿不到工资,后来那些个在酒吧上班的人,就把库存的酒都分了。
这人也分了不少酒,他把酒拿回家后,酒就一直放在家里。
家人都不喝洋酒,放在角落,慢慢就放忘记了。
要不是拆迁,还记不起来有那些酒。
当然,卖给他酒的人,黄蓄猜测,肯定是家里不清楚这些酒价值的人。
毕竟王老板之前说了,他买这些酒,只花了300块钱。
(其实在拆迁区,有很多住户因为搬家,或者因为老一辈人的离世,不少价值大的物品被遗忘或者被无意中抛弃以及贱卖的不再少数。
毕竟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有些你认为价值大的东西,在其他人眼中,一文不值,哪怕是家人。
加上一些人家里条件本来就好,后人根本不缺钱,那些“过时”了的物品,搬迁时,整个房子的东西都不带走的都不在少数。
黄蓄前世也是在拆迁区混过的人,只是那时候他偶尔帮着搞搞装修,没有仔细的去探寻其中发财的机会。)
各自把饭钱结了后,他们就出门去了外面。
老王在离开饭桌时,还把打开的洋酒带了出去,到了外面,就把酒水都倒掉了。
然后把瓶子也扔到了路边的一处垃圾桶里。
对此,黄蓄看见了并没有阻止。
他不能够表现出酒没有变质、里面有沉淀物也是正常现象的神情。
毕竟还要买更多的酒。
这些酒只能当垃圾一样买,才能省钱,才能将利润最大化。
两人跟着老王一起走到了他的三轮摩托车前。
掀开面上盖着的几张大纸壳,那些洋酒都露了出来。
黄蓄看了一下,有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香槟以及起泡酒等。
这些酒的面上,酒标很多都写的英文字母,也有一些写有汉字。
少量几瓶酒,写有“xo”,瓶子奇特,都是高档酒。
其它酒不说,“xo”,他还是听说过了的。
从种类来看,王老板弄到的这些酒,确实很像酒吧经营的酒水品种。
除了酒,另外还有一箱子喝红酒的玻璃酒杯,有二十个左右。
简单看过之后,他又拿了几瓶酒仔细看,酒水里面都有絮状或者类似颗粒状的沉淀物。
这些普通人不明白,但是懂酒特别是懂洋酒的人都清楚,这是陈年洋酒的特征,很正常。
“王老板,酒我已经看了一遍,里面确实有很多杂质,之前你说是300块钱收来的,那位朋友也说变质了,不能喝。
你看下多少钱能卖?价格合理的话,我就要了!”
看完这些酒,他跟他谈论起价格来。
“你给400块钱咋样?这么多酒,我弄一场也不容易,之前你说你是搞收藏的,指不定啥时候就能升值!”
老王想了想,对他说道。
“给你350吧!这些酒看上去都变质了,又不能喝,也只有我刚好遇到了,想买,要是别人,你送给他喝,人家都不一定敢喝。”
黄蓄还价道。
买东西,肯定是要找一些理由还价的,这里又不是超市。
他要是痛快的答应、不还价,或许人家会认为酒可能会比较值钱,很有收藏价值。
那样反悔不卖或者提价都有可能。
另外这年头,就算是去菜市场买几毛钱一斤的蔬菜,也是要讨价还价的。
“350也行,不过喝酒的玻璃酒杯不能给你,那个我拿回去,一个至少也能卖一块钱!”
简单的思考了几秒钟,老王又提出了一个条件。
(目前京城这边,普通人的工资,一天也就二三十块钱。
能赚50元,差不多也是别人两天的工资了。
现在有人愿意花钱买,总比他之前说的可能要亏钱好很多。)
对于他提的玻璃杯不算在洋酒价格里面的这个要求,黄蓄觉得要不要无所谓。
像那种装红酒的杯子,之前在拆迁区,黄宇跟黄佳敬寻找到的有很多。
哪怕是没有用过的也有不少。
“好吧!酒杯我不要,那个你留着单独卖钱!”
简单考虑之后,他答应了下来。
“我看你车子上放着的还有旧书,我看下有没有能要的,要是有,我再买几本!”
把买酒的钱付给老王,让他把三轮车开到了面包车旁边,黄蓄把酒都转移到了车上,又对他说道。
旧书不少,有两蛇皮袋子。
这样说,老王把袋子里面的书都倒在了地上。
两个袋子里面的书很杂,有教科书、杂志、资料、小说、报纸、连环画、工具书、实用炒菜、养生医药等。
他把杂志、小说、连环画、炒菜、医药、养生等他觉得有价值的都选了出来。
这些,他打算带回老家,让父母在家没事可以看看,另外书多了,以后房子盖好了,出租、售卖都行。
“王老板,你说一下这些旧书的价格?”
选好之后,黄蓄又问价道。
“我带过来的有秤,按斤秤,两块五一斤,你觉得怎样?
我们拆迁区这边,虽然没人过来收古董,但去一些废品收购站挑选旧书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他们收购的价格,就是两块五一斤。”
老王这样说,他同意了下来。
去一些废旧回收站选书,确实需要这个价格。
称过之后,他选出来的书,一共差不多15斤,黄蓄又给了他23块钱。
“我们留个电话吧,以后你要是在拆迁区弄到了价值大的东西,比如说一些有年份的白酒、古董之类,可以联系我!”
把买的旧书也放到了车上,准备离开时,他再次对老王说道。
“行!我要是弄到了,打你电话。”
两人聊了几句,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就开车离开了。
刚才买的这些洋酒,肯定是赚了的。
拆迁区发财、捡漏的机会很多,看来以后有时间了,还是要在京城各处拆迁的地方看看。
说不定啥时候运气好,就能批量购买到大量的老酒或者其它值钱的物品。
买的这些酒,他也不打算放在京城,反正已经准备回家了,他肯定不会返回,那样来回又要浪费很多时间。
在思索问题中,车一直向家的方向靠近着,尽管距离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