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茉莉花 作品

第132章 食银鬼(求月票)

“食银鬼?尸虎王那个?”

林觉意外而又警觉,紧盯着它。

狐狸也轻巧的跳上书架,蹲在书架最顶端的边缘,低头歪脑的盯着这食银鬼,看似眼中只有清澈的好奇,其实随时可以视情况或者林觉的口令而瞬间跳下去将其捉住。这似乎是它的本能。

“真人冷静,小的没有害人的本领,就算是寻常一个壮汉,小的也不见得打得过,更遑论真人和这位……这位了……”

大头鬼抬头看了一眼,正好与书架上低头的狐狸对视,顿觉紧张至极,立刻低下了头:

“何况小的身受重伤……”

“不要废话!我问什么,你答什么!”

事实上林觉也隐约感觉得出,这鬼恐怕并没有多强的战斗力,不过也不放松警惕。

“是是是……真人请问……”

“你怎么到这里来的?”

“小的藏在真人的剑里……”

“这我当然知道!我问的是,你怎么会藏在我的剑里?是什么时候遇到我的,我怎么不知道?”

“砀山附近……”

“砀山?”

林觉皱着眉头,那就是梨村和贡村附近了。

居然不是从那夜叉鬼身上来的吗?

“你不是在尸虎王那里吗?”

“原来是的,不过小的被那虎妖囚禁已久,那虎妖天天给我吃些腥臭银子,甚至它成了妖王之后,明明我吐出的灵丹对它已经完全无用,它却还是不肯放过于我,用我吐的灵丹来为它培养妖兵妖将,小的早已不堪忍受。因此趁它被神君清剿,满山皆乱之时,奋力逃了出来。”

“那你又为何偏偏选了我的剑?”

“自是因为真人乃大能也!”

大头鬼抬起头来,脸上却不是谄媚,反而十分认真。

“胡言乱语!”林觉一招手,重新拿回了自己的剑,提在手上盯着他,“我哪是什么真人?又哪是什么大能?”

“真人何必蒙骗于我?我在砀山之外,亲眼见到娘娘传来法身,降下五彩灵光,移走了砀山所有邪气与邪物!小的苦寻娘娘而不得,却在真人身上见到了娘娘遗留的几缕灵气,自然知晓,娘娘定与真人有关!”食银鬼说道,“能与娘娘有关,能请来娘娘出手,真人又何必欺瞒于我?”

这也与瑶华娘娘有关系吗?

林觉好像听明白一点了。

稍稍想了一想,继续问道:“那你从虎王那里逃离,又找娘娘做什么?”

“当然要找娘娘!只得去找娘娘!小的被那虎妖囚禁之时,就天天念诵娘娘的称号!”

“为何?”

“真人有所不知,小的乃是丹道人造之鬼,天生要吃白银,吃了又要吐出灵丹,造出之时本来为善,也是为正统正派修行者准备的帮衬,却不料后来十有六七都被恶妖所得。像是小的这种天生怀宝又弱小的妖怪,唯有寻得娘娘这般,既有道行又有德行的大能,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否则就算从这只虎妖手中逃脱,还会有下一只虎妖。”

这倒和林觉想的差不多。

“那你可算是找错人了。”林觉暂时收了剑,没再指着它,却也握在手上,“我并非什么真人,也不是什么大能,只是寻常一名道人罢了。”

“能让多年未曾露面的娘娘亲显法身相助,还有娘娘的后代相伴,怎会是寻常道人?”食银鬼并不信。

“不必与你多说。”林觉说道,“不过我见你可怜,倒也可以为你指一条路:此乃黟山境地,黟山山神也是一位有道行又有德行的。何况他老人家早已不理世事,就算你不去山神那里寻求庇护,只在黟山之中,也能安稳度日。这座山中受山神庇护、安心修行生活的精怪不知有多少。”

“真人可莫将我交出去!”

这食银鬼却仿佛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似的,一下像是受了刺激,害怕不已:

“我只信娘娘!”

“……”

林觉倒也能够理解它。

像是它这等精怪妖物,虽说只要得道成真的人,它吐出的灵丹对其就没用了,可也只是

对于真人自己没用而已。若要真的完全不在乎它,要么便是真的遇到有德行的正派修行者,要么便是瑶华娘娘那种存在。

而且能听得出,那位娘娘在它心中地位很高。

“真人明鉴!小的此前虽然被那虎王所得,不过小的也只是丹道小鬼,吃银吐丹乃是天生之事,虎王囚禁于我,他做的恶事皆与我无关啊!”

食银鬼仿佛看出他的态度原因何在,缩在墙角向他求饶着说:

“请真人将我留在身边!不管真人真是寻常道人,亦或历劫重修,待我伤好之后,吞食白银就可吐出灵丹,可助修行。真人若是有所顾忌,待我伤好之后放我离去就是,小的感激不尽。抑或下次再见瑶华娘娘,可以将我献给娘娘,娘娘自能分辨我本心善恶。”

林觉听完,陷入思索。

食银鬼则缩在墙边,瑟瑟发抖,像是等待审判似的。

因为头大,抖起来便摇头晃脑。

狐狸依然趴在上方书架上,歪头看它,似乎判断出它没有威胁了,便也在书架上不断摇头晃脑,学它发抖的样子。

“倒也不是不可以,正好我想去寻瑶华娘娘来着。”林觉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它的神情。

“那就最好了!”

“呵,你倒不像作假。”

“绝非作假!”

“那你为何不肯投奔神仙?”

“神灵也有更替,若他们将我关押,总有一天我还会出来,还会出乱子,因此他们必会将我杀掉!”

“嗯……”

林觉思考着其中道理。

“真人只需给我一个藏身之处,我自会慢慢养伤。”食银鬼想说服他,弱弱的道,“若是每月能有一点、一点点白银,就更好了。”

“那丹药……”林觉忍不住好奇,“真能增长道行?”

“自然。”

“真是灵元丹?”

“大概是。”

“大概?”

“真人明鉴。若是纯粹的灵元丹,自是毫无副作用的,只需控制用量就是了。小的倒也能吐出纯正的灵元丹,可却要白银来得正当才行。若是白银上沾了血气,吃着则是腥臭无比,若是沾了欺诈蒙骗巧夺豪夺,闻着就像是发馊,沾了别的东西,味道也不对劲,小的吃了这般白银,吐出的灵元丹便也会沾染‘杂气’。而若是吃了这样的灵元丹,便会被这些杂气所影响。”

“还是这种奇事?”

“丹道向来如此。”食银鬼对他说道,“上古时候,曾有这般说法:若练上上之丹,八两德行,半斤好事,七窍玲珑,九彩琉璃,十车真言,百年苦修,都是原料。这话是夸张的,但也有道理的。”

“我只听过云雾屑、晚霞光。”

“丹道玄妙之处可太多了。”

“那虎王……”

“那虎王自打得道,就心不正,喂我的白银更是什么来路都有,而且丝毫不顾及药量,当饭来吃,因此自然越走越歪。”

“嗯……”

林觉继续思索着。

如此听来,这食银鬼被丹道大能制造出来,倒确实像是给正派修行人准备的帮衬。

限制和想象中一样多。

奈何人心复杂,恶人恶妖根本不在乎自己修行之道是否走歪。

“真人?”

“其实我早听说过你,早知你会吃银吐丹,也早知这丹药能涨修行。”林觉说道,顿了一下,“我无法断你善恶,但也不愿推你入火坑。若是我有一天真能见到瑶华娘娘,再将你交给她吧。”

“多谢真人!多谢真人!还请真人替小的保密,莫要轻易与别人说起!以防有意外!”

“但我须得说好——”

“真人请讲。”

“你若在此养伤可以,若是被人发现,例如神灵找上来了,我最多能放你逃生,绝不会庇佑于你。当然,与之相应的,你若伤好想要离开,我也绝不会如虎王那般囚禁豢养于你,你随时可以离开。但你若想待在我的身边,我也想见识见识那吞银吐出的灵元丹,就当互换。”

“嘶!这是自然!”

大头鬼听完他的话,居然有些正色,连身子都坐直了。

“我有一物,也是容纳阴鬼比较好的东西,可能待起来比这铁剑舒服一些。”

林觉在书架上拿出一个雕像。

是个木头雕的甲士,披盔戴甲,不过盔甲也是木头的。

这是当时三师兄给他练手的灵木,他也完成了祭炼。本来丹果木这等神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粗大的树干更不易求得,同时在太平年间,像是梨祖这等道行的树妖也不容易见到,因此按照流程,林觉的第一个豆兵很可能就是它。

却不料后来有了丹果木,现在更是又有了梨祖亲赠的木心。

这个多半只能放在书架上当摆件了。

说来还有些心疼——

毕竟是耗了心血和法力的。

现在正好用来装它。

“多谢真人!”

食银鬼先道了谢,随即仰头望他,又看书架上的狐狸,睁着一双可怜的大眼睛,像个小孩儿:“小的伤还未愈,伤好前也吐不出丹……”

“我又不是邪人。”

林觉随意摆了摆手。

“多谢真人!”

食银鬼一转身,便化作一缕黑烟,立刻钻进了木雕之中。

林觉重新把它摆在书架上。

“倏……”

狐狸这才跳了下来。

却是第一时间扒着书架,人立而起,凑近了去看那木雕,好奇的伸爪子触碰。

“等等!”

狐狸偏头看他。

“还是把它放在抽屉里吧。”

“嘤!”

书架下面便是抽屉,六师兄做得十分精巧,狐狸便叼起木雕,用爪子扒着抽屉上的圆环,拉开抽屉,将之放进去,又推着抽屉关上。

看起来乖巧极了。

关上之后又凑近去看,像是在看关好没有,又像是在好奇这玩意儿怎么做的、又能开又能关的。

于是乖巧中又多些机灵。

林觉坐回床上,思考起来。

跟着二师兄学了炼丹之道,自然知晓,灵元丹其实是种比较高深的丹药,一般只有专门的丹道传承才会有这种丹方——兴许九龙观就有,但起码浮丘观是没有的,二师兄也不会炼。

其实灵元丹是有副作用的。

不过对于丹道修士没有。

诀窍就在“服食”之法上。

因此上古时的丹道修士可以将一切都交给丹药,甚至服丹成仙,乃至于成大能成真仙。

至于这食银鬼口中关于它所吐出的灵元丹的叙述对不对,林觉只需一试,想来古书立刻就会给出答案。

不知何时睡着的。

……

次日清晨,吃的酸菜肉丝面。

秋冬交际时节,山中的多彩斑斓不逊色于春日的山花,夏日时看着平平无奇的一些树,这时候树叶变得通红,长在山间峭壁,隐在林霏之中。

小师妹洗完了碗,手有些红,刚擦着手走出灶屋,就看见师兄提着他那厚重的柴刀,带着狐狸,往山上走去。

“师兄你去哪?”

“心有些不静,去山上砍砍柴。”

“等等我!我也去!”

小师妹毫不犹豫的说道。

道观里也有一把柴刀,不知传了多少年了。

才洗完碗的小师妹是一点歇息都不用,提着柴刀带着麻绳就跟他上山了。

一人身后跟着白狐。

一人身后跟了只彩狸猫。

“你不去修路吗?”

“本来是要去修路的。心有些不静,去山上修修路。”小师妹解释时也不忘学他的话,“不过看见师兄你去砍柴,就跟师兄你一起去砍柴。”

“你啊……”

林觉倒也没说什么。

下山一趟,见了许多,知了许多,得的也不少,心有些不静也正常。

修道就该要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