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云烟 作品

第16章:蛛丝马迹。

“董和……董和……”

佩戴在白龙胸前金佛发出红色霞光,宛如炽热火球,透过白龙狗身,燃烧其五脏六腑。

这是什么?该死的……为什么像置身火海地狱,铁锅地狱。

好热……太热了……

这种热令白龙将至窒息。

“嗷呜……”一声,四肢腾空,仰面吐舌昏厥。

见一处佛光漫天,无数莲座聚集成墙,以成千上万并排罗列,似佛龛似莲藕心。

无数佛神落在佛像之上,以手合十,摆诸多佛印,结万千佛结。

口讼:“曩莫萨缚怛他孽帝毗药!”

众菩萨罗汉结印,念:“萨缚目契毗药!”

忽然雷霆震喝:“咀罗咤!”

宰神显现墙下,众莲座分开,现金光铺路之金阶。

一尊无比巨大佛像出现在金阶尽头。

此尊佛像坐盘石座,呈童子形。顶上有七髻,辫发垂于左肩,左眼细闭,下齿啮上唇,现忿怒相,背负猛火,右手持利剑,左手持罥索,作断烦恼之姿。

声声若惊斥:

“赞拏!”

“摩诃路洒拏!”

“吽萨缚尾觐南!”

随后所有金光黯淡,渐渐消散,一众金佛化为石像,凋零破损枯萎。

只剩下台阶之上,一道人影,其态正是白龙胸前所挂金佛模样。以伏地前爬之态来至宰神脚下,伸手欲抚摸,肉眼可见之速枯萎,变为尘埃,只留下一句:

“憾曼!”

随后一切幻灭。

“咻嗖!”白龙惊坐而起。

“吸啊!”大口喘气。

“狗神大人……狗神大人……您怎么了……”

“啪啪啪……”摇头使自己尽快清醒。

“狗神大人!您的肚子……”

白龙惊觉,扭头,腹部一尊佛像纹身置于莲座上,结不动明王印,却无头颅,甚是诡异。

太诡异了……这是什么?

为什么烙印在我身上?

刚才我所看见漫天佛神是虚假还是真实?

那尊巨佛若是我没有看错,应该是不动明王尊者1。

为何会出现在那里?

不行,需要将这些怪事告诉董叔。

可是,我该如何联络上董叔。

佛像?白龙上下寻找,质问鼠精:“我脖子所挂金佛在何处?”

鼠精道:“刚才有一道光,小妖……小妖……看见它嗖一下就进到狗神大人身体里面了。”

端坐,双手抱胸,心下大为怨懑:若是在凡间被我逮到徐志羹踪迹,管他凡人寿命律令2,必将他挖肝取心,方消我之怨恨。

我这一切苦难冤头便是这该死的区区凡人。

“你刚才不是想要个名字?”

“是的……狗神大人。”

“我这里刚好有个好名字。”

“什么名字……狗神大人?”

“徐志羹。”

“这……这……这……”

“现在,徐志羹,给你安排一项任务。随我一并找到在庵内捣乱的凶手,并把那丫头救出来。”

“这……”

——————

安都府。

城墙处布告栏3。

“即万蛇山庄成立,吾蛇道长4广纳门徒,有且机缘者,皆可入万蛇山庄一会。”

一众修士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蛇道人区区入道修为,怎敢做这元神修士开宗立派之能,不怕贻笑大方吗?”

“仰仗其所获宝物,令他有短暂元神之力,令人艳羡。”

“非也!其元神之力又岂是寻常元神可比,我见本地悬赏楼5主曾与他交手,被其败之。唏嘘矣!”

“以入道修为可敌元神!无怪乎现如今那般多人挖墓掘坟。”

“挖墓掘坟?这是何故?”

窃语之音不绝于耳。

“哼!”冷笑而出。

“那蛇道人怕是活不长喽。”

“自己死到临头还不知道。”

“开宗立派?俺哥俩刚开始还艳羡他,如今……哼哼……”

“要不我们去蹲守,见其被那鬼神灭掉,捡些好处?”

“甚是可以。”

两男子目带不屑,竟是掘墓挖坟被董和教训之羊古鹿与刘进谢。

勾肩搭背,买酒吃食,远处而去。

——————

“徐志羹!徐志羹!徐志羹!”白龙爬到九如道庵一处高楼⑥之上,俯视整座道庵。

鼠精显然对此名讳甚是不喜。

唉声叹气从楼梯口跑上来。

“你的那些妖精朋友可有什么消息?”

“猫精说见过几头人,鬼鬼祟祟在山脚下游荡,怕是些坏人。”

白龙眼皮一惊。

这惊是九如道庵主人静慈师太灵识7扫过,令其汗毛倒立。

如此频繁探查,不怕将灵气消磨殆尽被敌人抓住可乘之机?

调侃:

“你一只老鼠居然跟猫成为朋友。当真少见。”

“我是精它也是精。并不像人那般喜欢自相残杀,都脱了旧肉身,怎还会将旧时习性带到现在。”

白龙点头,算是认可。

“啊!”惊叫声响起。

白龙趴在栏杆上看去,好似正殿偏厅的位置。

还未看个透彻。

“啊呜!”揪脖子。

“你这讨厌鬼,爬这般高作甚。”

“先将你带在身边,免得你打扰香客们供奉。”

白龙被一女子揪住脖子,鼠精早已不见踪影。

可恶……再看女子。

竟是徐潇襄门下雪柔道姑。

前有羞辱之意,今又添此戏弄。

白龙心下怨恨更添,碍于肉身束缚,只能:“嗷呜……啊呜……”拉低声响,祈求同情。

不管不顾,拎着白龙来到正殿偏厅。

此刻亦满是人群。

不同上次。

今日是香客供奉之时,除了庵内道姑,还有许多香客,围堵水泄不通,蒸腾热气,宛若九日普照。

窃窃私语。

“死的好生可怜。”

“好像是被挖空内脏……”

“挖空?何等恐怖……怕是什么食人魔,将其内脏吞食。”

“道教重地,竟有此等邪祟作乱。怪哉!”

奇怪?这死的好像是香客门下侍女。

白龙挣脱掉雪柔控制,俯身凑到前面。

一如既往白秀死法,内脏完全掏空,腹部塞满稻草,活生生人皮草料。

面目狰狞,生前定遭受大恐怖。

再观:静慈师太相比往日面色低沉,脸色不妥,竟带愧疚之色。

与她同座,却是位凡人。

长须发冠,有些书生气质,目中似有似无长蛇走势,狡黠智慧并存。

“邪祟当道,天下之危难,更添难矣。”

“今日死我门下婢女丫鬟,他日怕是以城池百万民众作为陪葬。”

静慈欲言又止,终回以:“此间常施主门下女婢命丧贼寇之手,端是老尼过错,难辞其咎。”

“你我相熟已久,罪错非在汝身,而在作恶之妖孽间。如今首要,便是捉住作恶之人,避免再有无辜之人丧命。”

“此事老尼定尽全力,势必将其抓获。”

“今日前来,本欲有事相求,如今看来,需拖延一些时日。”

“常施主有何事尽皆告知老尼即可。”

“无非是我地界商道又有恶妖作祟。暂时先绕远去往别处官道,待庵内邪祟平定,我再来叨唠。”

“我令下人带了些薄礼置放于后院,算是云浮寺襄助酬劳。”

“老尼这哪敢受此厚礼,上回常施主所赠香火恩情,老尼都未曾偿还,如今又连累常施主受此牵连……”静慈师太面色大为愧疚。

男子摆手:“还望静慈师太为我这女婢诵经去罪,令其早日转世投胎。这区区香火钱,算不得什么,比不上师太及门人为世人所做奉献。”

“老尼有愧,等庵内平定,即刻替常施主平定路上妖孽。”

二人语罢,静慈师太命人将女婢尸身放到白秀灵堂中,言:颂念太上救亡真经7并城隍度亡经8,予往生轮回。

待常施主婢女被移至灵堂,其下山之际见到缩在人群中白龙,戏谑:“庵内之狗,亦颇有灵性。”

随后此间事了。

众人散去。

白龙低首畏畏,似在躲避某人。

“哼!小狗,哪里跑。”

“嗷呜……”

本想匿于人群中离散,未几步便被雪柔抓个正着,提着脖颈随人群离去。

——————

1不动明王尊者:即不动尊菩萨。诸明王之王。佛教密宗五大明王之主尊。

2凡人寿命律令:在生死簿上还有余寿之人,不许地府之人随意收割其生命,影响地府工作安排。

3布告栏:一些热门任务及事件发布处。

4蛇道长:掘墓二人组口中获取某件元神遗宝而声名鹊起之辈。

5悬赏楼:遍布世界各处,以颁布各项任务获取提成经营至今,亘古有之,其创建者未知。与世间所有修士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生态圈。

⑥高楼:即元君和楼。楼高九层,每层都供奉一位元君,共八位元君。顶楼则用以承载香火气,汇聚于此,覆盖整座九如道庵。

7太上救亡经:又名《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妙经》,为道教济幽度亡类道经,在度亡道场中常用。经以赞颂太乙救苦天尊拔众生脱离迷途,超出三界。

8城隍渡亡经:元始天尊说城隍妙经。论述城隍及地府判官阎王诸多,更接近催人向上,阐述恶行所造成的恶报。节选:人生不积善,死后入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