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圣堂 作品

第469章 会议内容公布!物理学界轰动!众人震惊!难以理解的自旋!

量子论研讨会在众人的意犹未尽中结束了。

然而,所有人都都明白,它不仅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它对现代物理学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会议之后,乌伦贝克三人就以共同作者的名义,立刻发表了电子自旋的论文。

论文一出,瞬间震惊了物理学界。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惊爆了眼球。

“我的天啊!第四量子数终于被发现了!”

“这应该能和不相容原理媲美了吧。”

“我本以为泡利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还有更牛逼的天才。”

“这三人是谁的部将?”

“乌伦贝克、古德斯米特可是上了第二届物理奥赛天才榜的大神。”

“目前是埃伦费斯特教授的学生。”

“那这个科罗尼格又是谁啊?这么吊?”

“哦,原来是玻尔教授的博士,失敬失敬,那就没问题了。”

大部分人第一时间就认同了电子自旋是第四量子数。

在他们看来,能在《自然》期刊封面上发表的文章,怎么可能会出错。

然而,对于某些大佬而言,情况就不同了。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68岁的洛伦兹在退休几年后,被返聘任为荷兰高等教育部部长一职。

当他听说荷兰的两位天才,发表了关于第四量子数的论文后,喜不自禁。

他让人拿来论文,认真阅读。

这一看,非同小可。

洛伦兹计算后发现了电子自旋超光速的问题。

他连忙写信给埃伦费斯特,告知这个问题。

既然他自己能发现,那么其他物理学大佬肯定也可以。

如果不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那么这篇论文的发表意义就有待商榷。

然而,他没想到,埃伦费斯特收到信后,直接亲自登门拜访,向他说明了来龙去脉。

洛伦兹闻言,大笑道:

“这个布鲁斯啊,还是那么喜欢咋咋呼呼的。”

“这下我看他在第三届会议上,还有什么内容可说了。”

埃伦费斯特闻言会心一笑。

布鲁斯会议,这个物理学界的至高会议。

别人可能要担心邀请函的问题。

但眼前这位大佬不用。

因为洛伦兹被选举为布鲁斯会议的固定主席。

也就是说,只要他活着,他就必然能参加布鲁斯会议。

简直羡煞所有人。

洛伦兹没有猜错,乌伦贝克三人的论文发出后,很快就有人产生了质疑。

然而,还不待他们公开讨论。

紧接着,又一件大事发生了。

让所有的讨论直接失去了意义。

量子论研讨会的内容,被量子研究所全部公开!

关于电子自旋的争论过程,清楚地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此举一出,瞬间在物理学界引发了十八级大地震。

无论是物理学家还是普通学生们,全都沸腾了。

他们全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这场研讨会的精彩程度,简直超越了众人的想象。

“我的老天啊!电子自旋竟然还不一定是正确的?”

“泡利也太牛逼了吧,竟然和布鲁斯教授激情辩论!”

“自旋非旋?不可描述?”

“上帝啊!我感觉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布鲁斯教授的理论也太惊世骇俗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被布鲁斯教授和泡利的辩论惊到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它甚至能上升到世界本质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了。

这在哲学界可是一个永恒而未解的命题。

德国,哥廷根大学。

玻恩在今年被聘为物理系主任后,和好友弗兰克一起任教。

弗兰克就是当初在第二届量子论会议上,与g·赫兹一起,用实验验证了玻尔模型的那位。

当时的青年俊杰,现在已经成为了知名的物理学家。

他和玻恩一起,撑起了哥廷根大学物理系。

并且他的研究方向,也包含了量子论。

所以,面对这则消息,他的震惊程度可想而知。

“真是没想到啊,当初还稚嫩的玻尔模型,竟然发展到了这一步。”

“有了不相容原理,再加上第四量子数。”

“量子论应该算完善了吧。”

玻恩感慨地点点头。

“是的。”

“不然布鲁斯教授也不会说要重构量子论了。”

真实历史上,玻恩虽然名声不如玻尔、海森堡等人。

但是他对于量子力学贡献非常大,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量子力学中有句戏言。

叫:薛定谔不懂薛定谔方程。

意思是虽然薛定谔发表了波动力学方程,但是他却错误地理解了方程的意思。

而正确的解释,则是由玻恩给出的。

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概率诠释】。(和电子跃迁到哪个轨道的概率不是一回事)

这是量子力学的核心观念,极其重要。

概率诠释,简单理解,就是电子是以概率的形式,随机出现在原子内部的各个地方。

也就是后世我们常说的【电子云】的形成原理。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此外,真实历史上,海森堡、泡利等人都在他的手下学习过。

海森堡能发表矩阵力学,也是得到了玻恩的巨大帮助。

可以说,玻恩的贡献贯穿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前期。

所以,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量子力学大佬。

但是现在,玻恩显然还够不上一流物理学家的行列。

他没有什么颠覆性的成果在手。

他与布鲁斯教授在1900年就相识了,比很多物理学家都要早。

但是现在,两人的地位如云泥之别。

所以,玻恩的内心感慨万分。

“希望接下来,布鲁斯教授能给物理学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现有的量子论已经趋于完善,玻恩觉得自己是没啥机会了。

只能等待新的方向。

这时,他旁边的一位博士生,忽然问道:

“教授,我还是不能理解,电子自旋不可描述是什么意思?”

“电子即便不是真的在旋转,那它一定也处于某种状态中吧。”

“只不过,这种状态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而已。”

“所以,其实不是不可描述,而是暂时不能描述。”

“也许某一天,等到理论更完善,我们就能知道自旋的状态是什么了。”

玻恩和弗兰克闻言,都欣慰地点点头。

他们不害怕学生提问题,就害怕学生没有任何问题。

没问题说明就是没懂。

对于量子论,尤其如此。

弗兰克笑着说道:

“玻恩,你收了一个好学生啊。”

“我觉得洪特未来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就。”

这个年轻人正是洪特。

今年25岁的洪特,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成为了玻恩的博士生。

小伙子戴着一副金丝圆边眼镜,帅气无比。

真实历史上,他就是核外电子分布三大原则之一:洪特规则的提出者。

在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后,物理学家就可以轻松地确定电子的排布。

但是,他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比如,假设最外层一共有2个电子。

那么,它们是按照自旋不同的方式,分布在同一个轨道里。

还是按照自旋相同的方式,分别占据一个不同的轨道呢。

泡利不相容原理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洪特在总结了大量的光谱实验数据后,发现了一个规律。

那就是电子是按照第二种方式排列的。

这就是所谓的洪特规则。

但是洪特本人,并没有因为这个成果获得物理诺奖。

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而且洪特更传奇的是他的年龄。

这位大佬一直活到了1997年,享年101岁。

可以想象,当时的物理学家面对洪特的感觉。

简直就像在亲身经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物理学史。

他们能从洪特的眼中,既能看到经典物理学的落日余晖:洛伦兹、汤姆逊、普朗克、居里夫人......

也能看到现代物理学的璀璨骄阳: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

厚重而浪漫!

此刻,面对洪特的问题,玻恩解释道:

“你的问题恐怕是大多数人都有的问题。”

“我也是仔细想了好长时间,才想明白了。”

“其实,按照布鲁斯教授的解释,电子自旋的状态本身就是不可知的。”

“并不是因为技术手段或者什么,暂时不知道。”

“而是从本源上,就不可描述。”

“你不要把自旋想象成一种动态的状态,一种运动。”

“电子自旋也没有产生的原因,它是电子天生自带的性质。”

“它是一种内禀属性,就和人的名字一样。”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名字,但是你能描述出来【名字长什么样吗】”

“其实你是被【自旋】这个名词误导了,以为它是一种运动。”

“如果现在把电子自旋改成电子质量,恐怕你就没有问题了。”

“你肯定不会问质量是一种什么状态。”

洪特听完后,恍然大悟。

他一直带着经典物理学的思维,去理解电子自旋,总觉得需要给出一个定义。

但是现在玻恩教授用名字和质量举例后,他就能明白了。

电子自旋是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运动。

但是,这就更惊世骇俗了。

“布鲁斯教

授怎么能断定它就是属性,而不是某种运动呢?”

玻恩闻言,似是回忆了一番,而后感慨道:

“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这个解释时,其实和你一样震惊。”

“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你。”

“我只能说:相信布鲁斯教授的直觉。”

“你没有接触过他,你无法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布鲁斯教授的直觉是通往真理的捷径。”

“而且,这一次,他同样给出了期限。”

“他的重构量子论有了重大突破,说不定以后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电子自旋是一种属性。”

“当然,你现在可以不接受他的观点,不承认电子自旋的正确性。”

“就和当初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样。”

“物理学的发展,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

听完导师一席话,洪特郑重地点点头。

他已经清楚了电子自旋的所有前因后果。

总之,以目前的物理学视角而言,电子自旋依然是一个猜想。

但是这个猜想非常完美,能解释遗留的反常塞曼效应。

而且使用布鲁斯教授的观点,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猜想。

但是,这不代表它一定是对的。

接下来,物理学家要做的,就是从更高的层次,去研究电子自旋。

至于那是什么,洪特就不知道了。

不过他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

那种层次的物理学,还轮不到他去插手。

把手边的研究完成,赶紧博士毕业才是正道。

这时,洪特忽然笑着说道:

“对了,教授。”

“我最近研究不相容原理,发现它在处理电子排布问题时,会有一种无法处理的情况。”

“我想约您的时间和您讨论一下。”

玻恩闻言,惊讶了一下。

不相容原理竟然也有问题?

弗兰克打趣道:

“哎呦,洪特,那你可要当心了。”

“泡利那小子可不是好惹的。”

“小心他听到消息后,直接来哥廷根大学找你辩论。”

“我们可帮不了你啊。”

“连布鲁斯教授都无法完全说服他。”

说罢,玻恩和弗兰克哈哈大笑。

洪特则尴尬地摸了摸脑袋,他可不敢与那些绝世天才们争锋哦。

而此刻,三人口中的泡利,正在量子研究所耍的不亦乐乎。

李奇维接受了索末菲的推荐,收下了泡利当自己的助手。

泡利到了新环境后,完全没有拘谨不安的感觉,反而非常自来熟。

他很快就和薛定谔、伊蕾娜等人打成了一片。

“薛哥,你怎么看起来萎靡不振的,昨晚干什么去了?”

“伊姐,你怎么找约里奥当男朋友啊,长得那么丑。”

在研究所全体人的抗议声中,李奇维无奈,只好忽悠泡利道:

“泡利,不要埋没你的才华。”

“我希望你经常能到世界各地去交流见识。”

“一方面宣传量子研究所,另一方面宣讲你的不相容原理。”

“让更多的人了解量子论,找到更多像电子自旋这样的问题。”

“你放心,研究所出资,公费出差。”

泡利闻言大喜。

“布鲁斯教授对我也太好了吧。”

泡利的事只是插曲。

李奇维最近的重要工作,是准备马上到来的第三届布鲁斯会议。

而这一次的会议,必将再次震撼物理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