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中马 作品

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段尘封的历史

    和牛大军聊过才知道,光四小队,像他一样,存着一些兔子皮打算去收购站换钱的人至少有七八个。

    三小队也有,人少一些。主要还是因为三小队那边荒地少,兔子自然也少。

    反倒是北面靠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那一片,兔子刺猬狐子啥都多。

    李龙已经给牛大军说了自己开了收购站,牛大军眼睛就亮了。

    “到时我要拉我那一百多张羊皮去皮革厂,到时把你的兔子皮都拉上,一起过去看看。能卖就卖掉,卖不掉再说其他办法。”

    李龙的话给了牛大军定心丸,他急忙说道:

    “行,那我今天吃过中午饭,就把皮子拿到老马号,交给老罗,到时也省的你再跑一趟了。”

    牛大军对李龙,对老罗那边放心的很,他觉得只要把这皮子交出去,那就放心了。

    也有偷懒的意思,事情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办,口头上还说“我相信你,卖多少我都认”,实际上只不过把矛盾和困难转嫁给了其他人而已。

    不过都是同村人,也没什么矛盾,李龙也就是顺路的事情。

    这边事情说完,那边热水也烧好了,可以宰猪了。

    都不需要李建国发动,几个小伙子跳进猪圈里,两个人撵,一个人把另外一头猪赶进暖圈,一个人拿着铁钩子在外面,等把敞圈这头猪赶到门口的时候,铁钩子直接伸出去一掏一拉,稳稳的钩住了猪嘴下面的软肉,那猪惨叫一声,不由自主的就跟着铁钩子往出走。

    后面两个人就推着,把猪拉出来之后,外面早就准备好的两三个人抓腿的抓腿,摁头的摁头,然后一起把这头猪放倒,腿一绑,抬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台子上。

    “嘿,这猪咋也有一百公斤了!”

    “一百公斤,我觉得能宰一百一!”

    “呆会称称就知道了。”

    “老李叔,呆会儿宰完,能给我称条腿吗?”有人已经开始预订了。

    “我要一条五花!”

    “后座,能称的话给我一块后座!”

    ……

    “两头猪,一头卖一头俺自家吃。”李建国笑着说道,“呆会宰掉后,你们看着分。”

    “那多少钱一公斤?”有人立刻问道。

    “两块,”李建国早就打听过,市价就是这样,两块钱的猪肉,或者说这是一个月前,市场里的价格。

    现在可能会贵一点儿,但对于李建国来说,多一毛钱少一毛钱意义不大。

    反正他家里也不缺肉,留一头,给几个弟妹分一分就行了。

    顾博远也过来了,就背着手看着,他也不帮忙,也没人敢指使他。作为李龙的丈人,顾晓霞的爹,且现在已经在城里开了店,顾博远目前已经在队里人心目中有了新的地位。

    李龙过来帮忙,发现找不到位子,他干脆就过去拿借来的茶壶盛水准备烫猪毛。

    陆大嫂拿着个大盆,里面有面,有擀面杖,这是准备接猪血的。

    王财迷从袋子里取出杀猪刀,在铁杆子上磨了两下,然后走向了那头正嗷嗷惨叫的猪。

    猪被几个大小伙子按的死死的,一动都动不了,只能在那里干叫。

    李龙隐约记得在上一世网络上看到过,说猪是非常聪明的动物,智商挺高的,眼下它应该已经知道自己将面临的命运,但除了叫,再没有其他办法。

    现在的小伙子们力气很大,都是干过重活的,抱起一个麻袋不成问题,因此四五个人按住一头一百公斤左右的猪,挺轻松。

    后世那些视频里没按着猪被到处跑的,眼下很难。

    王财迷手很稳,去年出了丑,今年他可不想再有这样的笑话。

    瞅准部位,一刀子捅进去,手稍微斜一斜,陆大嫂就喊着:

    “血,我接血了……有了有了!”

    一股子猪血从刀口处飙出来,陆大嫂反应很快,端起盆,斜侧着身子怕猪跑了拱到她身上,这血接得很快,王财迷又把刀子往里捅了捅,血顺着手出来,陆大嫂嫌弃的说道:

    “王财迷,你洗手没有?这血要蒸馍馍的,那么多人吃……”

    “放心放心,洗过了!”王财迷急忙说道。

    血接得差不多,陆大嫂满意的端盆离开,剩下的那么几滴子血流在地上,浸开。猪的嘶吼从中气十足到后面寂静无声,只是略微再蹬蹬腿,按猪的几个小伙子都知道,马上死透了。

    “来来来,抬到草窝这里来,准备刮毛!”李建国指挥着。准备宰下一头猪的谢运东看着那草窝子,突然想着跑过去,扯了一块放在花墙上的废塑料布铺在上面,边铺边说道:

    “弄这个,那些草不容易粘猪身上。”

    死猪放在塑料布上,两个人取过刮毛刀准备刮毛,李龙已经提着开水壶往猪身上浇水了。

    “小龙,从猪蹄子这里浇……”

    刮毛的给李龙指着,也只有这个时候,李龙这个平时感觉比其他人都利害的年轻人,会顺从的听他们的指挥。

    当然,说话会很客气——人家有本事,哪怕这个不会,也理应受到尊重。

    这样的事情,就是往后四十年,也一样不会变。

    李龙就这样来回奔波着给猪浇水,刮毛那边浇水的有三个,下一头猪还没准备宰,得等这头猪开膛把肚子肠子扒出来开洗的时候,下一头才会开始。

    李强带着一群娃娃在那里密谋商量着,李龙只是隐约听到“猪屎(sui)泡”的字样,想来应该是打算呆会儿开膛后,把猪的膀胱弄出来,倒掉其中的尿液,然后吹起来当足球踢。

    他突然想着,抽空得给李强他们买个足球了,现在的孩子冬天在外面玩着很单一,打老牛是最常用的,这玩意儿也受限于地形。

    但如果有个足球的话,那野地里随便就可以踢,而且雪地里踢足球不怕摔着,虽然会比较废劲一些,但不就是玩个热闹嘛。

    想想等回去后就买,买个足球送给李强,他绝对就又变成村里最靓的仔。

    村里年纪最长的田老爷子也过来了,这位老爷子快八十了,比李青侠的年纪还大,这队里没建村的时候,他就是本地老北疆人家里的长工。

    老田过来后,李建国急忙把他让进东屋,在炉子前安排座位。李青侠和杜春芳这时候在前院,这边东西两屋,包括厨房都是敞着门,挂着棉门帘子,里面人不少。

    厨房里主要是妇女们在切酸菜、准备配料。

    第一头猪毛刮完,冲干净,抬到台子上开始开膛,扒内脏,然后把猪头切掉,把槽头肉切下来提到里面去准备做杀猪菜。

    李龙换了一桶温水提到大门口,这时候宰第一头猪的王财迷已经准备洗肠子了,而其他人也在把这头猪分成两片,准备拿秤称一下。

    李家没磅秤,只有一杆抬秤,五十公斤的那种。

    “这半片子,五十公斤还压不住啊!”两个小伙子拿杆子抬着称半片肉,结果发现五十公斤还要往上。

    “中间切开继续称。”有人出主意。

    这些活李龙就不参与了,他供应好了水之后,看各项活都有人干,大家也是自觉的去到缺人的位置上,李龙就偷懒休息一下。

    “……我给你们说啊,那一百多年前,咱们玛县还叫绥来,这里当时可惨了。那陕甘回乱,这一片人都快让杀绝掉了,要不是我们东家的祖辈往北面沙窝子里面逃过去,现在估计就没那个姓了……”

    陕甘回乱?波及到这里了?

    李龙有点懵,他听得出来这声音是田老爷子,应该是他在给小辈们讲历史。

    不过李龙记得哪怕上一世在网络上看,也没看到有这样的东西啊?

    “那时候,那些信教的人,把不信的人都要杀掉,这绥来县里的当官的,满人,汉人都快让杀绝了。他们自己也杀,里面派系不一样……

    再后来乌斯满来了,也是杀……唉,那时候人惨啊。咱们汉人就想着老老实实的种种地,吃个饱饭,咋就那么难呢?

    再后面,王大胡子,王将军过来了,嘿,那可是真好了!这里啊,好容易就有咱们自己的部队,有咱们自己的当官的了。那时候……嘿嘿,死掉的就换人了……”

    李龙听着这话,感觉就比较复杂。

    “田爷爷,你讲的和我们历史上学的不一样啊。”有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嘿,是李娟。

    李娟现在在初中学习挺好,历史学的也不错,她还敢于反驳田老爷子的话:

    “我们历史课上,讲北疆这段时间,一百多年前不是那个阿古柏,就是浩罕国派他过来入侵咱们北疆嘛,没有你说的那个啊?”

    “这不是为了团结嘛。”田老爷子也不恼,笑着说道:

    “那个阿古柏过来之前,其实南北疆已经乱了的,打成一锅粥了,好多满官,好多汉人都被杀掉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啊……”

    李龙提着壶就在这里听着,听着老一代的老爷子,和小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这里辩论着。

    “田爷爷,那时不是说阿古柏入侵,然后北疆军民反抗入侵才打的仗吗?”

    “其实啊,阿古柏过来之前,南北疆已经打起来了。你别看那些人平时看着和善的很,真的发起了教义战争,太狠了,和日本鬼子一样!唉,王将军要是能早生几十年……”

    李娟还在据理力争,李龙没听清她说什么,只知道原来自己知道的历史,并不全是历史。

    或者说,许多历史,已经被掩盖在了尘埃之中。

    “……还是现在好啊,能吃饱,能吃到肉,娟娟啊,你知道吗?以前就是在这片地方种地的地主,都没办法经常吃到肉,那普通的长工想要吃饱也不容易……”

    “那时候不能打猎吗?像我小叔那样?”李娟被转移了话题,又问了起来。

    “那时候枪很少的。”田老爷子笑着解释,“狼很多,但想打到狼也不容易,这畜牲很聪明的……”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学的寓言故事里就有,狼还知道前后夹击呢!”

    ……

    话题就偏跑了,李龙想着是不是抽空问问田老爷子关于那段尘封的历史真相。

    这一片被后世许多人以为是荒漠的地方,从汉至今,一直有汉人在生存,但只要大的战乱开始,汉人都最先被成为针对者。

    被针对也就罢了,在后世李龙还在不少的网络平台上看到,许多人把北疆人等同于少数民族人。

    不知道是没有常识还是没有父母,这种人怎么能存在的?好歹小学地理历史里就有讲到,咱们国家无论哪一个省份,就算是自治区,那也是多民族混居杂居,北疆有将近一半人口是汉族。

    李龙在那样的贴子下面一律回复“这样起号是没有父母的”。

    解气,却感觉到悲哀。

    就像是晚唐边疆守城的大唐将士,一边为大唐守着城,一边却被内地的人给抛弃了。

    “嘿,一百零七公斤,加上槽头肉肯定超过一百一了,这猪不错!”有人在棚子那边兴奋的呼喊着,引的黑狗在那里使劲的叫着。

    原来黑狗是拴在院子里的,主要是看家。宰猪的时候为了防止咬着别人,把它牵到了东面的拖拉机那里,和小黄羊作伴。小黄羊现在腿已经大好了,也不害怕黑狗了,吃着草,不时看着这边的情况。

    一头猪一百一十公斤,在后世不算大,后世用粮食饲料喂的猪,哪怕是瘦肉型的,宰一百三四十公斤很正常。

    不过这时候一百一十公斤也不小了,一家人按现在的吃肉习惯肯定是吃不完的。

    有人已经开始划分自己需要的部位了。李建国没说啥,乐呵呵的收拾着场地,等着宰另外那头猪。

    “干啥干啥?先干活!”谢运东大声喊着,“还有一头猪没宰掉呢,急啥?快过来,抓猪绑着,把正事干完再说别的!”

    今天许成军有事没来,谢运东作为曾经的副业队队长,在年轻人中还是挺有威信的。他这么一喊,那些还准备分着猪肉的人都笑呵呵的跑了过来,开始抓剩下的那头猪。

    李龙走过去往院子里灶台上两口锅里添水,把灶下面的炭火也捅了捅,准备等着下一头猪。

    顾晓霞和杨大姐抱着明明昊昊来到了后院,看着这忙碌而又各自分工的场面,两个人感觉都挺新奇,两个孩子也是东张西望。

    第二头猪的惨叫把两个孩子吓一跳,李龙便让她们把孩子再抱到前院去,等这边宰完了再过来看,或者等到饭做好了再过来。

    不得不说,四小队的大婶嫂子们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做杀猪菜的热情,从现在起往后四十年都是这样。谁家杀猪,请四邻的女人去做杀猪菜,大家都会积极响应。

    而且有些人甚至可以为了一这顿菜,从乌城跑回来专门品尝,也有些人会从北庭打电话回来专门让留一块猪血馍馍。

    意义非凡。

    第二头猪宰倒后正浇开水刮毛的时候,院子里就已经开始飘起了酸菜炖大肉的香味儿。

    这味儿立刻就让那些干活的人兴奋起来,有人讨论着这回切的大肉片子的厚度,有人说着这回提过去的槽头肉有多少公斤,燷起来够普通人家吃一个月了。

    李建国家不缺肉,所以这一次杀猪请的人不少,后院两个房间的桌子摆不下,还得按去年一样得在前院再摆一桌。

    唯一不一样的是,这一回多了明明昊昊两个孩子,以及杨大姐和韩芳两个“亲戚”。

    韩芳和李娟已经成了好朋友,一开始她还有些拘谨,但在李娟的带领下很快就对这里熟识起来,反倒是杨大姐暂时还不太适应,或者说这种邻里关系的氛围,和她自小习惯的那种不一样。

    杀猪的时候,时不时会有一些婶子大娘们过来前院看明明昊昊,看顾晓霞,看的时候聊几句,然后就问杨大姐的情况。

    顾晓霞会简单模糊的介绍几句,那些大娘婶子就会很热情的和杨大姐聊天,让她有点不适应。

    在老家,杨大姐是受欺负的,到了这边后又经历了磨难,再往后和李龙他们住在一个院子,除了李家外接触的都是城里人,感觉又不一样。

    现在回到村队里,和这些大娘婶子们聊天,感受就熟悉又陌生起来。

    过了很长时间她才反应过来,这才是正常的农村人际关系啊。

    明明和昊昊两个还想去外面,在屋子里床上扭啊扭,但来看两个孩子的人挺多,一会儿来一个一会儿来一个,两个人还没来得及把孩子抱出去的时候,饭菜已经做好了。

    几十年如一日,不变的杀猪菜,就是蒸白面馒头作为主食,菜就是酸菜炒大肉,豆芽炒猪肝,芹菜炒猪心,以及下午的猪血馍馍。

    都是大盆装的菜,管够的那种。为了让人吃过瘾,槽头肉切的是大块肥肉片子,看着都过瘾。

    这盆菜一端上来,气氛立刻就上来了。

    李建国笑着给北院的两个桌子摆上了酒,女人那一桌,大家都摆着手说不喝,因为蒸猪血馍馍也挺耗费精力的。

    一时间,两个院子说笑的声音起来,让李龙也有些恍惚。

    这样的气氛,比原本的历史,提前了好些年。

    是他的原因吗?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