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市场就绪~!

有了徐浩然的指示,县商务和发改一合计,很快就拿出了宁城商贸城烂尾工程扫尾的资金需求清单。

自从确认了这个地方作为临时市场,徐浩然曾经亲自去看过,

市场的主体其实早就完工了,外立面也已经搞得七七八八,

最主要的不过是内部的装修还有部分没有完工。

不过这也不需要太多资金。

商铺这些租出去了,商户自然会进行二次装修的,

只需要稍微整备一下就好了。

所以程杜拿给徐浩然看的资金需求是1亿5000万,

这还是按照徐浩然的要求要了高价的结果...

徐浩然看了一眼,大致没什么问题,于是点头说道,

“就按这个来吧,你代县政府起草一个资金需求的报告,”

“到时候签字用印之后,你亲自给市商务局的李爱民局长送过去,”

“相对于市场改扩建十几个亿的投资总量,这不过是小钱,”

“想来李局长不至于不给才是!”

程杜就笑了起来,会议上杨晓军副市长都这么说了,

李爱民就算再不情愿,捏捏鼻子也只能认了这1亿5000万的账单了。

“好的,那我现在就回去准备...”

“等一下...”

徐浩然叫住了他,

“那天杨晓军市长说了按照3个月倒排拆迁的工期,这个市场的收尾工程还得更提前一些,”

“我们要给商户预留一部分的时间装修和搬迁,”

“所以最多两个月,收尾的工程必须完工!”

程杜先是皱了皱眉头,但是很快舒展开来,点头说道,

“我明白!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宁城城建集团建设的项目,”

“现在扫尾的工作也不需要另外找人了,我会尽快跟城建沟通的,”

“让他们先入场建设...”

徐浩然点了点头,程杜虽然有点爱汇报成绩,

但是头脑还是清楚的。

“就是这个意思,资金申请和项目建设的事情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同步进行!”

程杜当即表态,

“请县长放心,一定如期完工!”

......

接下来徐浩然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放在了市场搬迁的这个项目上,

他一边督促交通运输局尽快进行道路的修缮作业。

由于资金已经就位的缘故,这边的进展很快,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s1075的修缮及沥青化作业就开始了。

预计只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就能将s1075全部修缮到位,到时候再启动枫树乡县道的修缮工程。

这个进度完全能赶上商户搬迁的时间了...

而另一边,市场的收尾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虽然城建对于先启动收尾工作有些疑虑,这要是拿不到钱,他们城建可就亏大发了。

但是当徐浩然、顾游民和任石都相继打电话给他们让他们立即开工的时候,

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

很快就动工了。

不过他们担忧的资金问题也很快得到了解决。

程杜亲自将报告送到李爱民的案头的时候,

李爱民虽然眉头紧皱,但是最终一句话没说就摇头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有了钱,城建就更加放开手脚了,仅仅40天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项目的收尾工作,给徐浩然留下了不少缓冲的时间。

搞完了这两样,这下承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所有准备工作就都做完了。

这天庆州市副市长杨晓军亲自过来视察了临时市场的准备工作,

宁城自然不敢怠慢,任石、顾游民都悉数到场陪同。

杨晓军先是看了看还在做最后修整的s1075,看到崭新的沥青道路的时候,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不错!这么高标准的道路,速度限制能够按照80公里/小时的顶格设置,这可比原来的速度要增加一倍以上了!”

“不错!”

任石就笑着附和,

“市长说的是,我们请交通部门测算过,宁城的临时市场到庆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距离为57公里,”

“按照原来的道路基础条件,要差不多1个小时40分钟左右,但是这条路修好之后,时间能够缩短到40分钟左右,”

“这样下来,商户搬迁就更便利了...”

杨晓军点了点头,

“你们是不知道,商户对于搬迁意见很大,特别是得知搬迁到你们宁城更加是怨声载道,”

“现在这条他们诟病最多的道路问题好在是得到了解决,”

“想来说服他们要变得容易些了...”

徐浩然心里就是一哂,其实市场搬迁到宁城最难做的工作就是动员了,

这1000余户商户要想一个个做通工作,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

金钱....

但是好在这个事情都是李爱民在头疼,宁城根本就不需要投入什么。

这要是两年之后这些商户们都不愿意回去了,估计李爱民就真要气死了,

钱是他出的,最难的工作也是他做的,

结果桃子却让宁城让徐浩然摘走了,是个人怕是都要发疯了...

杨晓军看完了道路,又看了看市场整备的情况,

眼见宁城已经做好了接收商户的准备,点了点头赞扬道,

“不错,你们宁城的工作做得很好...”

“接下来,应该有一部分商户会过来考察新市场,”

“你们要尽量做好接待的工作...”

任石点了点头,

“还请市长放心,我们会的...”

果然如同杨晓军说的一样,由于庆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拆迁已成定局,

不少商户没办法只能去市政府为他们提供的新市场看看,再决定是否去宁城开新店。

黄源就是其中的一员。

他本来是庆城城郊的一个种菜的菜农,庆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成以后,他就经常去那里给菜贩子们送货。

然而一年到头来,累死累活的,黄源却没能挣到几个钱,

反倒是菜贩子们挣了个盆满钵满,一个个那叫一个脑满肠肥,还经常对菜农送来的菜品挑三拣四、恶意压价之类的...

黄源一个气不过,直接转型也盘了个门面当起了菜贩子。

由于本来就是菜农的缘故,本就有一大批相熟的菜农,再加上黄源对前来送菜的菜农都比较客气、价钱也公道,

很快就在批发市场打开了局面,挣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些年下来也算是攒下了一份家业。

不过好景不长,这不市场马上要扩建,商务局的人几乎天天上门来做工作,要求他们搬迁。

刚开始黄源是坚决不肯的,

不过眼看着周围的商户一个个签了搬迁的协议,自己一个人赖在这里也无济于事,再说了也架不住商务局的人天天上门来做工作软磨硬泡,终于还是在协议上签了字,

签完字之后,商务局的年轻同志忙不迭地说些感谢的话,倒像是黄源帮了他多大的忙似得...

道完了谢,年轻同志说道,

“叔,临时市场在宁城,您可以先去看看,”

“如果搬迁之后您在那边开店的话,店面搬迁和装修的费用,我们局里都会有补贴的,可以省不少钱...”

“走了哈!叔...”

小年轻走了之后,黄源叹了口气,坐在门口看着店子里的货,一脸的愁容。

这时候不远处开粮油店的胡凯走了过来,

他们两家算是市场里少数到现在还没有闭店的商户了...

“老黄,你准备什么时候搬?”

黄源摇了摇头,

“还没找到新的地方怎么搬?”

那胡凯也是摇头,

“你说这都什么事,市场开的好好的,偏要搞什么劳什子改造,”

“选个临时市场还选得那么远!”

“宁城咱又不是没去过,地方偏,路还烂,这临时市场设在那里能有客源才怪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