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花间 作品

第 185 章 太子微服私访记

*

太子殿下在粮仓待了一上午,越发认识到消息灵通的重要性。

丈量田地要提上日程,成立六扇门也要提上日程。

人手不够没关系,没人主持也没关系,他感觉他可以试试,等将来找到合适的人选后再把六扇门交出去就是。

他将来要接手的是整个大宋,在接手天下之前先拿江湖练练手完全没毛病。

爹爹要是放心的话,把皇城司一起交给他也行。

皇城司不隶台察不归三衙,是皇帝专属的亲信班子,和统摄诸班禁卫的殿前司互不统属。

虽然管事儿的三个勾当皇城司公事都是文官,下面负责具体执掌宫禁、周庐宿卫、刺探情报任务的才是武官,但是本质上还是禁军。

是禁军当然就得有兵,皇城司下辖亲从官五指挥亲事官六指挥,十一个指挥使手底下兵丁近万,和殿前司的兵一样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毕竟是皇帝亲自统领的兵,想想也知道差不哪儿去。

在皇城司当差地位高待遇好,武将勋贵都想把自家孩子往里塞,不过皇城司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最后就是能进去的人要家世有家世要能力有能力,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太子殿下想了想,感觉管皇城司难度有点大,他还是先把六扇门张罗起来吧。

小小苏:!!!

加油腿腿你能行!

苏景殊正愁不知道怎么给京城交差,既然小金大腿说六扇门成立后他可以暂时管着,那接下来的计划就好做了。

他们家腿腿当家做主,哪儿有问题能直接和他说,不至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待会儿回家加班把他印象中六扇门的衙门定位和工作内容列出来,电视剧电影小说内容统统往里塞,只要他写的足够多就肯定能找到能用的,这就叫勤能补拙以量取胜。

至于六扇门成立后要从其他衙门分走多少权,这得大佬们商量过后才能确定。

老王准备启用皇城司来监察民情,这事儿如果能行皇城司就更像锦衣卫了,有锦衣卫和六扇门同时存在的设定吗?

小小苏大人仔细想想,这俩部门好像就是一个朝代的,不过一般出现的时候要么锦衣卫是重头戏要么六扇门是重头戏,戏份同样多的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来。

至于制衡……

算了,高难度的活儿他不管,论权柄制衡没人玩得过大宋的朝廷,动脑子的事情交给爱动脑子的大佬们。

太子殿下在路上耽搁的时间长,这个时候民间春耕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官吏都知道春耕的重要性,借钱的流程走的飞快,再有个三四天就能结束。

登州粮仓多,每个粮仓划分的片区小也更好掌控,就是辛苦钱谷师爷要加班对账。

官府麻烦点可以,农户的时间不能耽误,腾出来一两天往返借钱还好,要是一耽误就是半个月,他们的地也别种了。

时间就是金钱,春耕的时候这句话尤其的对。

一行人离开粮仓后在街边找家店吃饭,吃完后没有出城,就在城里溜达着消食。

苏景殊对州城有十足的信心,太子殿下指哪儿他们去哪儿,整座城、不、整个登州就没有不能去的地方。

坦荡,敞亮,丝毫不带心虚的。

未来的苏青天完全不怕上头来人微服私访,查不出不好的地方是他的功劳,查出不好的地方他们接下来改了就是,微服私访团一路从京城到登州,看完路过的那些州县再看登

州只会觉得他们这儿更好。

这些天正值春耕,大部分百姓都忙的热火朝天,但是还有小部分在闹罢种。

没错,罢工的罢,当然,闹罢种的不是登州的百姓。

刚才在粮仓的时候和小金大腿说过大宋的田地已经好多年没有正经普查过,朝廷每次说要丈量土地地主豪强就强烈反对,其中高官勋贵没少在里面掺和。

私藏田产暂且不说,那是逃税漏税,被坑的是官府朝廷,更过分的是那些将河滩地沙土地登记成良田来收租的,良田地租高,河滩地沙土地地租低,租出去的是下等田收的却是上等良田的田租,租地的佃农上哪儿说理去?

租地的佃农不是傻子,他们祖祖辈辈和农田打交道,不可能看不出田的好坏,可周边百亩千亩都是一个大户的地,租地是打白工,不租地就是饿死,再不愿意也只能先种着。

种着地能留够自家吃的还算好的,最怕那种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收成还不够交地租,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

这不朝廷下令推行青苗法,日子过不下去可以找官府借钱,可佃农都是客户,客户借钱需要上等主户做担保,租地的地主不愿意给他们做担保最后还是饿死。

早死晚死都是死,那还种什么种?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一起死。

这事儿动静很大,不过地主富户敢这么干肯定有依仗,佃农罢种闹的沸沸扬扬,地方官府却都跟瞎子聋子一样什么反应都没有,明显提前有人打过招呼了。

别地儿的事情苏景殊没资格管,他也没打算这时候掺和进去,朝中因为青苗法吵的热火朝天,豪强富户这时候把百姓往死里压榨是自找死路。

闹吧闹吧,动静越大越好,等到民间的事情上达天听,官家看到豪强这么欺压百姓肯定能更加坚定推行新法的心。

对不住了同僚们,用你们来衬托他们登州的好真是不好意思了呢。

太子殿下一脸复杂,“收敛点儿,你笑的太过分了。”

所以呢?他就是那个上达天听的工具人?

还有,直接在他面前说这些是不是太不见外了?好歹遮掩一下,他们私底下说悄悄话的时候再说不行吗?

苏景殊眨眨眼,“没关系,我现在声音也不大。”

街上人来人往,城里十个茶水铺里有八个都在谈论这事儿,他们说的又不是秘密,那些人敢干就别怕别人说。

不过他得提醒小金大腿一句,就算短时间内没法大规模丈量田地也不能放任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尤其是最近闹的正厉害的潍州,朝廷怎么也得派个钦差把事情处理了。

潍州和登州穷的半斤八两,朝廷不管的话那些佃农就真的要饿死了。

太子殿下很靠谱的应下,“放心,我来的路上就已经把消息传回京城了。”

来登州要经过潍州,登州这边都知道潍州的佃农在闹罢种,他们路过的时候看到的更直观。

以信差的速度,京城派来的钦差估计已经到了潍州。

其他地方的事情他们暂时管不了,留在登州看热闹就行。

赵顼对他的小伙伴很有信心,对素来有正直之名的许遵许大人更有信心,俩人已经在登州干了一年多,不光把官场上的贪官污吏清理了一遍,连着地方禁军厢军也没放过,纵观大宋所有州县,应该没有多少地方比现在的登州更干净。

城里稍微看看就行,他想看看登州的水军,看看登州的村落,如果可以的话,恶名远扬的

沙门岛他也想去看看。

△想看醉酒花间的《穿到北宋当权臣》吗?请记住[笔趣阁?╬小说]的域名[(.net)]△◆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net)

苏景殊:……

行行行,好好好,去恶名远扬的沙门岛。

幸好他在登州当官,要是在兖州当官岂不是来个小伙伴就要爬一次泰山?

和爬山相比,他更乐意带小伙伴们逛监狱。

上次庞衙内非要去看看大名鼎鼎的沙门岛,去的时候兴致勃勃,结果刚上岛就被吓了回来,希望太子殿下撑的时间长一点。

这还是整改之后的沙门岛,要是整改之前的沙门岛,怕是上去一趟得做好多天的噩梦。

大宋哥谭,名不虚传。

殿下还有什么想看的一起说,他一起安排。

通判是总览全局的官职,?事无巨细都可以过问,?既要监察官吏也要处理政务,但是登州有知州承担大部分政务,因此苏通判主要干的是监察官吏的活儿。

要监察官吏就要满登州到处跑,太子殿下来登州好歹提前打了招呼,他平时下乡连招呼都不打,主打就是想起来哪儿去哪儿。

人在做天在看,苏通判不光会讲道理,他还有懂拳脚的御前带刀侍卫,出门就是合理合法的替天行道,因为苏通判出门从来不和基层官员打招呼,登州境内欺压贫民的富户都少了许多。

先前程元倒台的时候拔出萝卜带出泥直接带走了一大批为富不仁的地主豪强,剩下的那些见识过新上任的知州和通判的手段也不敢轻易出风头。

赵顼在登州停留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里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他的小伙伴似乎不知道什么叫累,白天奔波一整天晚上还能加班写东西,凌晨睡觉也就罢了他早上竟然还能起得来。

一天这样两天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他还能这样。

不是,他不需要睡觉的吗?

太子殿下很懵,他以为他的精力已经很旺盛了,万万没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外不光有人,这是有神了啊。

比不过比不过,他得歇歇。

庞昱知道苏景殊干起活来是什么样子,白天根本不往这边凑,只在晚上过来蹭个饭,看到太子殿下这般反应心道还好他跑的快。

只要他跑的快,下乡巡视的活儿就轮不到他。

如此机智,不愧是他。

太子殿下:……

再说一遍,他还是感觉把小伙伴放在登州太浪费了,精力这么旺盛就该去条例司和王相公一起干活,条例司走了个苏三哥补上个苏小郎非常合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去条例司和王相公一起推行新法的话,他回家会被他爹拿着藤条揍吗?

不确定,回京再说。

倒春寒过去,天气很快暖和起来,暖风拂面菜花飘香,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入夏的时候。

万里无云,天空湛蓝,州衙周边的菜地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赵顼和庞昱一脸呆滞的蹲在西瓜苗苗跟前听小小苏老师讲课,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天气渐热,他们只是感慨西瓜还没熟好可惜,不代表他们想知道西瓜是怎么从小长到大亩产多少能赚多少钱。

好吧,后面那两条还挺重要的。

苏景殊郑重其事的说道,“知道亩产量才不容易被底下人忽悠,如果一亩地能种出来两千斤,田庄管事却只上报一千斤,中间那部分不知不觉就消失了,如果有成百上千亩地,你们算算会被私吞多少。”

庞衙内还好,庞家再有钱家里的田产也有定数,太子殿下将来要接手的

可是整个大宋,民以食为天,就算不亲自种地也得知道种地的门门道道。

然而——

赵顼:“一亩地能种出来两千斤西瓜?!◤()◤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net)”

庞昱:“西瓜一亩地能种出来两千斤?!”

就算再没种过地,俩人也都知道亩产量上千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南方的粮食亩产量高,种水稻的话一亩地最多也就四百斤,像北方一亩地只能收三百斤,小麦的亩产量就更低了,一亩地能到两百斤都是老天爷赏饭吃。

西瓜这么金贵的玩意儿一亩地能有两千斤?!

“我只是打个比方。”苏景殊解释了一句,不等两个小伙伴松口气又继续说道,“可能这些种子经历过海上的狂风暴雨后变异了,按照去年的收成,一亩地应该有五千斤左右。”

正常的西瓜一亩地多少斤他也不知道,反正他们去年种出来的是这个数,看今年的瓜苗长势,产量应该不会比去年低。

他之前写信的时候写了种法和大致产量,这俩人看过信的话应该有印象才对,总不能看信的时候都当他是异想天开说着玩吧?

旁边俩人:眼神飘忽.jpg

苏景殊:……

苏景殊幽幽开口,“你们知道吗,要不是朝廷现在禁止登州的船出海,我都已经想好怎么让登州百姓种西瓜发家致富了。”

赚自家人的钱良心过不去那就出海去辽国赚契丹人的钱,辽国的西瓜长那个挫样都能卖出天价,他们用新品种的西瓜去和那边的西瓜打擂台是造福那些没见过好东西的契丹贵族。

可惜商船没法出海,计划被迫夭折。

不能靠种西瓜发家致富也行,只种够他们自己吃的就行,剩下的地用来种其他的农作物,系统出品都是精品,亩产量都是按照后世的粮种来的,就算如今的耕种条件达不到后世那种精耕细作收成也不会差太多。

就是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主食虽然是系统自带但是一直拿不出来,这年头要是有亩产六百斤的小麦和亩产两千斤的水稻,大宋简直就无敌了。

天降金手指太可怕,合理怀疑系统是故意给小麦水稻设置关卡好给他提高生存难度,问题不大,只要寿终正寝之前能把东西拿出来就是胜利。

没有水稻小麦也没关系,现在刷出来的这些已经够用了。

苏景殊耐着性子将州衙门口这片菜地里种的东西都给他们介绍一遍,太子殿下和庞衙内听的一愣一愣的,他们现在不觉得这家伙是文曲星下凡了,这分明就是当世神农!

天呐,神农下凡也不能这么恐怖吧?

海外到底有多少好东西?番邦人的日子过的未免太好了。

羡慕,嫉妒,以后有机会得亲自去看看。

他们汉人喜欢种地,高产的种子多多益善,拿来吧你。

太子殿下的登州之旅圆满结束,州衙上下开开心心将人送走,转过头继续该干什么干什么。

青苗钱已经发了下去,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农田水利,今年还有秋闱,要忙的事情多着呢。

小小苏通判满心期待登州学子考出好成绩,然而秋闱还没开始他就先收到了京城的调令。

司农寺?官家您认真的?

还有老王,你怎么也跑司农寺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小苏(大吃一惊):这是被贬了吗?

————————

感谢在2024-07-1400:15:21~2024-07-1501:54: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空暮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壹嘉壹、不上211不改名20瓶;月尘15瓶;苏澈、琳10瓶;虞子规6瓶;今默筱、七童5瓶;唐舞2瓶;凌幽云、游云不知归、南音、绿盲铃、梦里繁花落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