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李银的架子放的够低了。
何况,这辆牛车王婆也用不着。
再看看手中的三文钱。
三文钱虽少,可也够买两个鸡蛋了,用两个鸡蛋让他们来借这辆牛车。
这生意,划算得很!
王婆笑眯眯的将三文钱揣好,嘴上却说道:“借就是借,李家老二你这是作甚,还拿钱来了,乡里乡亲的,你拖走就是了,晚上记得来还。”
“记得,记得,定然记得。”
拉着车,回了家。
李银和李牧又是花了小半个时辰将这牛车上下清洗了一番,这才将家中的老牛套上,往村口而去。
村口的老槐树总是聚着很多的人,有孩子,也有大人。
二人将牛车赶到村口,立刻便有熟人上前来问询:“李家老二,你这是要干甚去,甚时候买了这么一辆牛车的。”
“王伯,我父与我是要去城里。”李牧主动接话。
“去城里,可否载我一程?”王伯道。
李牧面色为难,看看李银,又看看王伯,道:“王伯有所不知,我家这头牛前些日子生了病……”
话还没有说完,王伯便明白了。
只见他从袖中摸出两文钱道:“便载我一程,侄儿,你瞧瞧我这双鞋,这才穿了多少时日便破成这样了,要是今日我去到城里,再从城里回来,只怕我这双鞋就要换了。”
这是其一。
一双鞋自然要比两文钱贵出不少。
但最为重要的是,李牧看到了王伯挎着的一个竹篮子,眼角的余光轻轻一瞥便知道这篮子里装满了鸡蛋,这是王伯打算今日去城里将这些鸡蛋全部卖了去。
要是现在出发,卖完鸡蛋只怕今夜就回不来了。
若是有一辆牛车,现在去到城里,说不准还能赶上个好时候,能早些回来。
毕竟,回家总比在城里过夜要划算。
见王伯递出两文钱来,李银立刻道:“那载上你王伯?”
“嗯。”李牧笑着点头。
开了一个好头,有第一个人便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第四个人。
王伯刚在牛车上坐定,立刻便有两三个人上来问询。
这村里除了张财主,其他人家都不是富裕人家,牛车他们是坐不起的,他们只有两条腿,所以无论是去别的村里,还是去城里,都必须要靠两条腿。
牛是家里所必须的耕种力量,要是拿牛出来拉人,这实在是一件颇有些奢侈的事情。
在这些质朴的农民看来,牛就应该在地里耕种。
第35章 美好新生活
跑了第一趟,第二趟时,李银便没有让李牧跟着了,而是让他回家读书。
以前家里有个李学文,现在家里没有这个“祸害”了,李银和何氏唯一的念想就是能够让李牧尽早进入私塾跟着夫子学习。
不过,李牧没有回家,而是跑去河边钓鱼了。
眼瞅着何氏的肚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需要营养了,仅靠家里的那点粮食可没办法把母亲养得白白胖胖的。
是以,李牧今天抓了不少鱼。
经过大伯家门口的时候,李虎和李豹还从院墙里探过头来看的,他们也知道,现在分了家了,这鱼他们要想吃,就只有花钱买,或者要一碗没有任何鱼肉的鱼汤。
“哥,咱们也去抓鱼吧?”李豹建议道。
“以前我也试过,没有像狗蛋能抓这么多的,有时候一天还不一定能抓上一条哩。”
“那要不去问问狗蛋?”
“算了吧……”李虎抹不下面子。
二人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