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肯定是捕鱼的啊。”许志远不明白李国栋为啥这么问。
李国栋神色有些尴尬,挠了挠头说道:“你别怪我多嘴,我只是觉得咱们刚才如果下网的话,应该还是能网到鱼的。”
看着船上的几人,许志远咋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许志远笑了笑,说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我也清楚你们等不及了,但是咱们这次重头戏可不是那些杂鱼,而是金枪鱼。”
听到许志远这次的目标是金枪鱼,李国栋完全没有想到。
就连一向沉稳的许大海,也没有料到儿子的的目标居然这么大。
“金枪鱼怕是不好抓啊。”
李国栋作为老渔民,他很清楚金枪鱼这种鱼类有多么难捕获。
速度快就算了,而且还是一种深海鱼,最关键的是,就算发现了金枪鱼鱼群,都不见得能捕获到他们。
其中利害关系,许志远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他一丁点都不担心。
“放心,金枪鱼正是因为难捕获,所以它的价值才高,咱们这次目标就是要冲着它去。”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有所收获。”
许志远继续站在甲板上开始巡视了起来。
作为渔业老手,许志远现在也已经积攒了不少的经验。
对于渔船行驶的方向位置把控的都非常好。
但最重要的还是借助自己双眼的能力。
就在许志远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发现金枪鱼时,终于让他在海底捕获到了一条金枪鱼的踪迹。
那是在海底六十米的深度,一条蓝旗金枪鱼正独自在海中游荡。
作为深海鱼类,金枪鱼大多时候都会在一百米以下的深度。
这个距离是许志远双眼所无法观测到的。
但他一直在等,试图遇见一只距离海面近落单的金枪鱼。
没想到还真的被他遇见了。
见许志远脸上浮现起了笑容,李国栋就知道他这是发现大货了。
“志远,是不是有发现?”
李国栋急切地问道。
许志远点了点头,说道:“嗯,我刚才似乎看到海底有金枪鱼的踪迹,不过只有一条。”
李国栋闻言有些遗憾,如果只是一条的话,这个目标实在是太小,就算下网百分之九十是抓不到的。
况且只抓一条金枪鱼,那也赚不了多少。
但是许志远并不感到灰心。
因为他要的就是这唯独一条金枪鱼。
鱼群大多都是一起活动的,他既然能在这个地方发现金枪鱼的踪迹,就证明下面肯定有其他金枪鱼存在。
不知是不是海面上的渔船,惊扰到了那条金枪鱼,他一下子就钻进了海底。
许志远知道这是回归鱼群队伍里了。
“等一会儿咱们就可以下网了。”许志远说道。
李凯走了过来,激动道:“志远哥,你确定好金枪鱼的位置了吗?”
“嗯。”许志远点了点头,“不敢说确定,只能说知道具体位置,但是这就已经足够了,能不能有收获,就要下网看看。”
一想到就要捕捞金枪鱼了,李凯非常激动。
这还是他头一次出海抓金枪鱼。
“志远哥,我听说金枪鱼很值钱,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许志远点头很确定道。
“金枪鱼值钱,其中金枪鱼之王蓝旗金枪鱼更值钱。”
“是世界上最贵的鱼,吃上一口几个月工资就没了。”
“吃上一条就能让你倾家荡产,说白了就是鱼界劳斯莱斯。”
闻言,李凯眼睛道不停地往外冒着光。
许志远这可不是在夸大事实。
以前小岛国那边就举办过一场拍卖会,拍出史上最贵的一条蓝鳍金枪鱼。
它重达278公斤,最终以3.336亿日元的天价成交,按照当时0.064的汇率计算,这条鱼的成交价约为2135万元人民。
平均一斤的价格就超过了3.84万元。
然而在两个世纪以前,蓝鳍金枪鱼也仅仅是一种普通鱼,一种并不受食客欢迎的深海鱼。
当时人们没有冰箱,获得如此大体型的鱼类后难以储存,捕鱼者甚至都不愿费力打捞,蓝鳍金枪鱼离水后会很快死掉。
它不像其他海鱼去掉鱼鳃就能放空血液,达到保鲜不新的效果。
蓝鳍金枪鱼一旦死掉,哪怕去掉
了鱼鳃,身体内依然含有大量的血液,时间越长,肉质就变得越差,并带有一股浓浓的鱼腥味。
所以打捞上来后也只能将其当成制作猫粮的一种材料。
加上当时人们捕鱼工具落后,鱼类选择性较多,因此人们更喜欢捕捞一些像秋刀鱼鲷鱼等体型较小的鱼类。
但就在19世纪30年代,岛国的一场大饥荒改变了蓝鳍金枪鱼的命运。
在极度饥饿下,灾民们开始吃掉海洋中的其他生物。
包括蓝鳍金枪鱼,随着蓝鳍金枪鱼的捕捞量急剧增加,它的价格也开始飙升。
一直到今天,蓝鳍金枪鱼已经成为了一种珍贵的食材,它的味道鲜美,肉质细腻,是高级餐厅中的常客。
这会儿,许志远觉得渔船的位置已经很合适了,正是下网的时候。
当即吩咐道:“现在开始下一号拖网。”
考虑到金枪鱼鱼群的游动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这一次许志远只下了一张拖网。
这样能极大保证渔船的灵活性。
不过,他只有这一次机会。
拖网下到海里后,如果第一次没能捕捉到金枪鱼,那么金枪鱼会直接逃跑,到时候就算他们想追也追不上了。
许志远心里很忐忑。
毕竟这关系到他们能不能早点回家,以及孙雅月那边的订单。
但是他可以确定一点,只要这一网能有所收获,今天他们就能在海上赚到别人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至少是一千万打底。
这些钱,对普通人来说,确实够花一辈子了。
一号拖网在机械的缓缓工作下,被下到了海里。
这次拖网下的深度在深海三百米。
这对许志远来说是一场考验。
真正的考验。
毕竟以往他下拖网,都是能通过双眼确定渔获入网,才开始拖行。
但是现在,无法透视三百米以下的距离,就像是瞎子一样,只能像普通渔民一样,凭借经验,和对浮漂的观察。
也是头一次,许志远正真感受到,出海捕鱼的刺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