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去镇南王府了。”赵阳跑来王家,高兴地对王霁说。
这证明武元旭还没有死心,还想再搏一搏。
王霁道:“那就按计划行事,让人把郭安抓了,严刑拷问。”
“郭安此人胆小怕事,一旦发现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他立即就会想办法撇清。”
“骤时,不用我们再出手,武元旭也会知道,京城留不得了。”
赵阳兴奋地点头:“好,那我马上去办。”
……
宁远堂里。
得到消息的韩嬷嬷像讲笑话一样对秦韵说:“郡王爷又来了。”
“跑得这么勤,好像什么事情都要问三公子的意见。奴婢原以为,他是上了三公子的贼船,现在看来,这贼船像是郡王爷自己造的。”
秦韵闻言,笑着道:“没经事的孩子,学得了一身本领,又有人可以用。”
“突然担得要职,自然会好好干。”
“咳咳……”秦韵说着话,突然感觉胸口有些闷,就咳嗽起来。
韩嬷嬷吓得连忙去关窗。
秦韵笑道:“正是景色怡人的时候,你关窗做什么?”
韩嬷嬷道:“您老别总在窗前吹风,年纪大了,要服老。”
秦韵拿着手腕上的佛珠转动着,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道:“莫怕,莫怕,我还死不了。”
韩嬷嬷面色骤变,连忙“呸呸呸……”三了声。
“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秦韵微微笑着,却没有点头。
继四儿媳妇有了身孕后,大孙媳妇和二孙媳妇都传来了喜讯。
王家开枝散叶,她这棵老树根,可不得慢慢腐朽?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她可不想活成老不死的。
睁开眼,秦韵问道:“珍妃娘娘给我寻的棺木怎么样了?”
“找到了吗?”
韩嬷嬷听说是找到了,不过被沈文赋给截走了。
那个短命的,就这么想死吗?
她回道:“还没有呢。”
秦韵叹气:“没有就算了,叫她不要费心了。”
“她也快生了。”燕王就要出世了,希望没有什么变故才好。
解决完镇南王,她想退休了。
到那时,三孙儿应该也能立起来了。
韩嬷嬷皱着眉,特别担心秦韵的身体。她知道,人老了,总是会想着把身后事安排妥当,这是人之常情。
可太夫人……不一样。
她那么能干,身体里那根傲骨,仿佛可以支撑大魏百年。
如今才六十一岁呢,还早。
等秦韵午睡后,韩嬷嬷悄悄起身,去了大房的院子。
刘氏看见她来,高兴地招呼道:“嬷嬷怎么得空过来,是太夫人有什么指示吗?”
韩嬷嬷摇头,叹着气道:“大老爷在吗?”
刘氏变了脸色,连忙道:“在的。”
她把韩嬷嬷带去王泰的书房,自己转身出去,却并未走远,一直在门外候着。
韩嬷嬷对王泰道:“早晨太夫人咳嗽了几声,身体倒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可她又提前了准备寿材的事。”
“大老爷,您看这怎么办啊。”
王泰沉默着,缓缓起身。
他看向窗外,骄阳似火,明媚极了。
又是一年好光景。
然后他想到,那年被抄家时,母亲呕血,几乎当场气绝身亡。
那个时候,她的身体就有了亏损。
后来强撑着渡过难关,皇上又陆续送来补品,加上牛成益的调养,这才慢慢恢复。
可到底,她才是这个家里离死亡最近的老者。
如果这是她的心愿,做儿子的,怎么能视而不见。
他出声道:“你找牛成益来给她老人家看看,没什么事情最好,要是病了,就养病。”
“寿材的事,我去寻。”
“我是长子,这本是我应该做的事。”
韩嬷嬷应了声,便转身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