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果宝 作品

第 175 章 百年大计

那些蒙古使者前脚刚走,申时行得到了消息后,直接按耐不住了,就算是个奉行中庸之道的首辅大人,此刻也是满头冒汗,不顾余有丁等人说的容后再议,直接起身从文渊阁往鸿胪寺的方向快步走去。

文渊阁和鸿胪寺看着相隔不远,但是真的走过去,还是要走一段路的,好在秦修文是个工作狂人,尽管已经到了下衙时间了,依旧在自己书房内办公,倒是让申时行逮了个正着。

申时行是一刻也等不了了,秦修文搞出来的事情太大了,而且事先都没有和他们详述,现在冷不丁听到这么一个消息,申时行当时都愣住了。

已经许多年没有什么事情让申时行过分吃惊了,但是秦修文这个人却是一次又一次地做下让他都出乎意料的事情。

首辅大人亲自跑到鸿胪寺来,这应当也算是一个大新闻了,不过此刻早就已经过了下衙时间了,所以鸿胪寺内只剩下几个值守的人员了了。

守在秦修文办公处门口的杂役等的有些百无聊赖,趁着四下无人时,忍不住倚靠在廊檐下的柱子上,左右脚交替着站立歇息一会儿。

这位秦大人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做事太过认真了一些。

这个杂役名唤高奇,做事还算小心谨慎,从秦修文初入户部的时候就跟在秦修文身边,等秦修文成了鸿胪寺卿,高奇也跟着过来伺候,地位算是水涨船高了,再加上秦修文一向出手大方,也不苛责下人,高奇很是愿意在秦修文身边鞍前马后、端茶倒水地伺候。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秦大人容易废寝忘食,搞得他有时候也不得按时回家,一开始家里的婆娘还和他闹了几次,以为他是出去喝花酒有相好了才屡屡回去迟了,根本不相信一个当官的还能做事做的如此尽职尽责,一直到知道了高奇伺候的人就是京城中屡屡传闻的那位秦大人,他婆娘才算放过他。

大人虽然是独自在办公,但是若是处理公务的过程中渴了累了,或者是需要有人跑腿的时候,身边不能没个人不是?

好在每每高奇被迫留下来,大人都会另外发放“加班费”,让高奇没有什么有怨言的地方。

就是长时间站着,难免腿酸脚底板疼。

高奇正在心中盘算着今年一共能拿到多少月例,每个月有多少结余,等到年底的时候到底是拖人买下几亩良田好,还是听他娘子的,和邻居一起搞个吃食摊子,到集市上去摆摊好。

买田地稳妥但是每个月的租子出息不算多,摆摊虽然风险大一点,但是如今到京城的人多了许多,高奇不清楚到底多了多少,但是现在走到哪里都是人头攒动的,高奇生活在京城这么多年,自然是能看的到、感觉的出来的,许多现在摆摊的人家听说都赚了不老少。

不过他们家没做过生意,难免胆怯。

他在官府里做着杂役,虽然是下九流的活计,但是消息灵通啊,还有幸跟在秦大人身边伺候,这说出去,人家都要高看他两眼。

若不然,找个机会请教一下大人,也不知道日理万机的秦大人,肯不肯指点他两句。

高奇正想的入神,猛然间看到对面走来一个人,气势不凡,脸上威严莫测,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高奇没见过申时行,但是不妨碍高奇认得申时行身上一品大员的官服,吓得连忙跪了下去:“拜见大人,是来见秦大人的话,小的这就给您……”

“通传”两字还没说出口,申时行已经如同一阵风似的掠过高奇身边,根本半分停留都没有,直接推门而入。

高奇急了,连忙站起身来,想要阻止,虽然对方品级很高,应该是朝堂中最有权势的人,但是他如今跟着的主子是秦大人,若是连大门都没有看好,以后还有何立足之地?

秦修文的办公之所,推门而入第一间是个会客室,绕过山水屏风才是他里面的书房,秦修文一般在里面办公,听得外面的动静,秦修文才停下笔墨,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一看到是申时行,秦修文连忙喝退了高奇:“高奇,还不快让首辅大人进来!上两盏好茶过来,就要上个月刚得的西湖龙井。”

申时行爱品茗焚香,闲暇时候是个很风雅的人,他喝茶尤其爱龙井,毕竟他自己本身就是江南人士,自然更喝的惯江南的茶叶。

但是现在,申时行没有功夫去管喝什么茶,高奇退下后,申时行直接坐到了主位上,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浮现出了强忍着的怒意:“秦修文,你当初是如何答应本官的?我有没有说过,你的邦交之策,只要影响不大的,本官都会给到支持,你要和东瀛人叫板、要弄什么演武,我是不是都同意了?如今你却背着我,和蒙古人达成这样的协议,你到底居心何在?!”

申时行直接一掌拍在了身边的案几上,案几是红花梨木做的,十分结实耐用,但是这一掌下去,整个案几也略微摇晃了几下,显然申时行是用了大力气的,根据力的相互作用,申时行的手掌估计此刻也不好受。

秦修文今日心情颇好,并没有被申时行的怒意影响到,而是自己捡了一个座位泰然坐下。

申时行目光一沉,嘴角崩成一条直线,对方不仅仅没有惊慌失措,居然还有脸坐下来!

“秦修文,你知不知道你到底在做什么?没经过内阁的同意,就敢和蒙古人签订这样的条约,修建什么牧场和帮他们种粮食也就算了,你居然敢说出以后他们可以在马市上换取盐铁,这意味着什么你清楚么?”

申时行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中甚至有着他都不知道的痛心疾首:“这是资敌啊!大明对蒙古一向严防死守到如今还屡屡被蒙古人占掉许多便宜,若是大量铁器流入蒙古,不用本官说你也知道,到时候蒙古族兵强马壮,大明可否抵挡得住?若是大明万里江山因你之过而生灵涂炭,你就算万死,都难辞其咎!”

申时行奉行中庸之道,喜怒不形于色,可是今日,他却全部破功了。

他这个大明首辅是做的平凡,不说前面厉害如张居正,就是再往前数,严嵩、徐阶、高拱几位,哪位不比他更能名留青史?哪位不比他行事作风更有个性?

申时行内心也没有想和这些人比较过,他只是想安安稳稳地将大明这艘船给开下去而已。

这是一艘几十万吨重的巨轮,在这艘大船上,有数不清的万万百姓,有一众朝廷官员,有大明两百年的传承,他左支右绌,各处小心翼翼地缝补,就怕哪里出了大纰漏,让大船彻底沉了。

尽管只是缝缝补补,申时行也是殚精竭虑,用尽了心神。

又要平衡朝堂和帝王的矛盾,又要让底下的官吏能够顺当地管理好地方,还要搞好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哪一个点疏漏了,都是万劫不复的结果。

想要做这个庞大帝国的掌舵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现在,这个曾经被他寄予过厚望的年轻人,给了他措手不及的一击!

就在这时,茶来了。

秦修文亲自奉了一杯茶给申时行,赔罪道:“首辅大人,请恕下官的先斩后奏之罪,但是下官之所以这

样做,绝对不是为了资敌。”

10本作者参果宝提醒您最全的《大明升官路》尽在[笔趣阁小?╬说],域名[(.co)(com)

看着秦修文信誓旦旦的样子,申时行冷“哼”了一声,但是却没有接那杯茶,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秦修文一言不发:看你怎么编下去!

秦修文笑了一下,将茶盏放在了申时行的手旁,然后才行了一礼,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首辅大人,您有没有想过,到底要如何才能让蒙古真正臣服,一劳永逸?”

秦修文这话问出来后,申时行忍不住皱紧眉头:“秦修文,这世上不是就你一个聪明人。”

申时行这话说的十分不客气,但是却也是事实。

大明建国多久,就和蒙古闹了多久,整整两百年了,打也打了,赏也赏了,拉拢也拉拢了,就是弄不好。

难不成,就你秦修文两百年来,开天辟地第一人,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申时行甚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深刻思考过这个问题,而他得出的结论是,蒙古的问题没法根本上解决,要解决可能得要改朝换代了。

这些想法当然不能宣诸于口,只能自己心里琢磨。

所以秦修文的话,申时行根本不相信。

你秦修文再厉害,也不可能比张居正更厉害吧?他活着的时候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你一个才入官场几年的后生就能解决?

秦修文并没有因为申时行的话而生气,相反,他终于从申时行身上看到了一个大明首辅应有的忧国忧民之心。

这个朝堂,并非无可救药的。

“首辅大人,下官知道这话说了您不爱听,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大明一向想要以武力征服蒙古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你就准备养肥蒙古人,让敌人生活地更好?这就是你的解决办法?”

申时行匪夷所思的看着秦修文,简直不理解他的脑回路。

武力征服不了,那就最多像现在这样冷着他们,管控他们,怎么能资助他们呢?

“大人,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一生在草原上流浪,哪里水草丰茂,就在哪里安营扎寨,等到这块土地上的牧草没了,那就继续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对他们来讲,大漠地域辽阔,四海为家已经成了习惯。也就是因为他们这样的特性,所以他们部族里的男子个个以马背为家,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个人的体魄,骑射对他们来讲更是如同吃饭喝水一样,是本能而已。”

秦修文没有反驳申时行的话,而是开始娓娓道来,申时行听到这里眉头依旧没有展开,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秦修文说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对蒙古族的认识,他又哪里不知道了。

“可以说,蒙古人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蒙古骑兵团的勇猛,下官敢说,就是将咱们中原人扔到这个环境里,也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竞天择,没有办法的事情。”

申时行听到“物竞天择”的时候,心下一动,他隐隐好像知道秦修文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等到两人长谈完之后,申时行恍恍惚惚地没让上马车,马车夫和常随就这样担忧地跟在申时行后面,看着走路有些发飘的自家大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向从容淡定的申首辅,怎么今日跟丢了魂似的。

他们不知道,秦修文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地回响在申时行的脑海中。

“为什么中原百姓向来臣服乖顺,那是因为中原百姓依靠土地种植生存,土地固定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也让他们有了立足的根本,同时有了安土重迁的想法;若是有一天,蒙古人也开始固定下来了,是不是动乱对于他们的百姓来讲,也是那么难以忍受的了?”

“百姓的要求都是很低的,只要有衣穿,有饭吃,谁想要打仗了?若是蒙古百姓也能做到如此,就是蒙古上层非要打仗,下层百姓如何去想?”

“纸币不仅仅能让蒙古人交换到盐铁,同时也让蒙古人为我们大明饲养更多的牛羊马匹,他们收着我们大明的纸钞,又用纸钞在马市换必需品,慢慢的,大明纸钞将会融入到蒙古各部去,倘若有一天,蒙古人都习惯了用大明的纸钞,蒙古人的经济命脉就会被大明所掌控。”

“两族之间必须加深融合,蒙古没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文化,大明的文化是优于蒙古文化的,用文化作为武器来教化他们,侵蚀他们的思想,利用大明如今先进的印刷技术,悄无声息地贩卖各种倾向大明的话本报刊书籍,他们为了更好的和大明沟通做买卖,自然要学习汉字,这样一来,就可以从上而下进行思想的掌控,只需三十年,新的一代蒙古人长成之后,他们绝对会以成为大明人为荣!”

“若是蒙古人,变成了披着蒙古皮的大明人,彻底的臣服,不过是时间问题,一代人不行那就两代人,百年时间,足以改换天地,大明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达到目的!”

秦修文的每一个字句,他都能听得懂,可是放在一起,勾勒出的一个跨越百年的宏观布局,纵使在朝堂中沉浮数十载,狡猾多智如申时行,此刻也失神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