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处理剩余劳动力工作小组,其实就是把街道办的所有人, 以及派出所的所有人整合到一起,共同动员剩余劳动力回乡生产。
叶满枝对这种工作实在提不起兴致,哪怕是郭二妮公公那样的人,她也不想上门劝人家回乡。
说不上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因为老叶家同样出身农村吧,反正她就是没什么干劲儿。
主动回乡生产和被人劝返回乡,那心理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此,参加工作以来,小叶干部第一次出现了消极怠工的情况。
“小叶,你怎么回事啊?”刘金宝凑过来问,“我看你对劝返工作好像不太上心呢?”
叶满枝继续低头织围巾,信口胡诌道:“劝返也不能盲目劝返啊,我们大院儿里正在有策略地劝返。”
“你们有什么策略跟我分享一下呗。”
“我们的策略就是先让一部分条件好的人离开。比如在乡间有田地、有亲人可以依靠,在滨江没有固定职业,而且还没被派出所批准迁入户口的,这部分人在农村有退路,对城市的归属感也比较低,可以先让他们自愿离开。”
“那人家怎么能自愿离开啊?”
叶满枝也不知道,只好说了句废话,“靠咱们做工作呗。”
反正她把郭二妮公婆的情况告诉居委会主任了,能否动员成功还得看居委会的。
这项劝返工作是个长期任务,最起码要做到春节前。
由于大家的劝返成果都不理想,除了刘金宝问过一次,其他人并没察觉到叶满枝消极怠工的情况。
她就在织围巾和等待开学的日子里,迎来了56年的初雪。
行道上的落叶尚未清扫干净,天上便纷纷洒洒落下了小雪。
叶满枝下班回到大院时,居委会李大娘正拿着大喇叭通知大家收回晾晒的衣物,关好门窗。
“天气预报已经说了,预计后半夜有暴雪和大风,还没生炉子的人家,赶紧把炉子生起来,省那点煤省不出金山,不要再省啦!”
叶满枝听着李大娘的话,笑了一路,刚进家门就问常月娥:“咱家的煤够不够烧啊?李主任喊得嗓子都劈了,咱赶紧把炉子生起来吧。”
“够烧两天的,明天让你四哥去煤站拉点煤回来。”
“我们街道办和派出所还想一起批发蜂窝煤呢,咱家买多少?我明天去单位报个数。”
常月娥却摇头说:“算了,那蜂窝煤不好烧,放进炉子里掌握不好火候。我用了几个月,感觉没节省多少用量,还是用原来的散煤吧。”
“不能吧?”叶满枝疑惑道,“这是市里推出的新产品,我那次去市商业局开推介会的时候,副局长说用蜂窝煤能节省不少呢。”
四嫂插话:“领导自己又没用过,你别听领导胡吹了!我天天跟咱妈一起做饭,那蜂窝煤好不好用,我俩最清楚了!”
叶满枝不怎么下厨,对蜂窝煤的情况不甚了解。
但她觉得既然市里大力推广使用蜂窝煤,一定是有科学依据的。
她吃过晚饭以后,又去楼里另几户使用蜂窝煤的人家打听了一下情况。
大家普遍反映蜂窝煤最大的优点是烟少,至于省煤省钱之类的,暂时还没看出来。
负面反馈太多,叶满枝心里也跟着动摇了。
她把蜂窝煤滑铁卢写在了当天的日记里,给吴峥嵘写信的时候,也顺便吐槽了一番。
军代室正在跟总师室合作研究什么
项目(笔趣&阁小说)_[(.co)(com), 叶满枝有两天没见到吴峥嵘了。
他俩不见面的时候,就用甲字16号信箱联系。
相比其他青年男女,他们属于联系极其频繁的。
次日一早,叶满枝套上棉袄,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将信纸投进了甲字16号信箱。
结果当天晚上她就收到了对方的回信。
吴峥嵘说,从理论上讲,蜂窝煤应该比散煤上火快、火力猛,居民们之所以会觉得蜂窝煤不节能,很可能是煤炉子的问题。
现在的煤炉子是针对散煤设计的,内部空间比较大,而蜂窝煤的空气接触面比散煤小很多,原本用一块蜂窝煤就能做一顿饭,因为炉子的原因,可能需要加到两三块……
巴拉巴拉,用一张稿纸的内容,帮她分析了蜂窝煤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而对于叶满枝拐弯抹角问他想不想自己的话,吴峥嵘只简单写了一个“想”。
叶满枝不死心地将稿纸背面翻过来瞅瞅。
这就完啦?
她其实并不是很想知道蜂窝煤不省煤的原因。
不过,既然人家认真分析了,她也不好太冷漠,只回了一句“那应该用什么样的炉子”,便将字条扔进了投递口。
再没写黏黏糊糊的废话。
吴峥嵘当天没给她回信,次日一早的信箱里也是空的。
叶满枝心想,这人也许已经感受到她的冷淡,开始闹脾气了。
然而,临近下班时,吴峥嵘却将电话打到了街道办,让她下班以后去军代室一趟。
叶满枝不知他又搞什么名堂,时针刚指向五点,就背着挎包往厂里跑。
“让我来干嘛啊?”
“你不是想要能配套蜂窝煤的炉子吗?”吴峥嵘把她领进办公室,指向墙边的两个煤炉子,“就是这种。”
叶满枝好奇地走过去瞅了一眼。
两个铁皮炉子一高一矮,即便是最高的那个也要比普通煤炉小一些。
炉内的空间非常小,直径只够放一块蜂窝煤的。
“这是你做的炉子啊?”叶满枝回头问。
“嗯,材料不太齐全,先做两个简易的。”
“炉膛的空间这么小,每次只能烧一块煤呀?那做饭的火力可能不够。”
“小的能叠放三块,大的能放五块。”吴峥嵘将炉子上的烧水壶提起来,介绍道,“如果只是烧水,你引燃一块蜂窝煤就够了,燃尽的煤渣再转移到底部垫高。做饭的话,可以根据火力需求,一次性引燃2-3块蜂窝煤。这炉子保温效果还不错,做完饭的余温还能延续小半天的时间,足够你放在房间里取暖了。”
叶满枝摘下手套,伸手在炉火上感受了一下余温。
不烫手,但还是暖的。
这是一块煤从下午燃到傍晚,烧了两壶开水之后,余下的温度。
如此看来,烧蜂窝煤确实比散煤省一些。
叶满枝围着两个炉子稀罕了一会儿,笑吟吟地问:“你这两天都在做这个啊?”
她还以为对方不回信是在闹脾气呢。
“没有,昨天晚上就做好了,主要是等黄泥和保温材料干透,需要一些时间。”吴峥嵘抬了抬下巴,“小的这个你拿回去吧,大的还没干透,还要晾几天。”
“没想到你还会做煤炉子呢,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叶满枝挎上他的臂弯,用气声表扬,“咱们峥嵘哥哥太棒啦!”
吴峥嵘看着她笑,“要是只给你画个示意图
,告诉你这就是蜂窝煤炉子,我怕你回信的字数越来越少。反正已经做过捕蝇器了,不差一个煤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