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景 作品

第 59 章 穿越中世纪059

尼斯共和国最初只是一个城邦国家,以‘尼斯城’为核心。但随着这座城市越来越富有,影响力越来越大,周边越来越多的土地也被纳入了尼斯共和国的版图。可不管怎么说,最重要的还是尼斯城,也只有尼斯城!

这完全是一座工商业者的城市,城中到处都是工坊、商铺。他们不只是做本地人生意,还接收世界各地的订单。

另外,这里也引进几乎全世界的商品,无论是苦寒北地而来的特产金色琥珀、皮草;还是进口自非洲大陆,最优质的护发油、皮革;又或者来自东方的马匹、织毯、刀具等,甚至更遥远东方的丝绸、食糖.尼斯城无所不有。

这引得所有人商人都会来此采购,然后再带回去分销。

很多别的地方没有的商品,也只有尼斯城,以及少数几个罗兰西名城能买到了——此时的罗兰西,因为地缘位置、重商传统等,算是一个东西南北商品汇聚之所。这和布鲁多那种集市期间,商品过境还不太一样。

像是画家们,就非常喜欢开工前来尼斯、托斯卡纳等地采购,因为颜料往往既珍贵、又小众,在他们工作的地方很难买到、买齐全。

就在尼斯城的百商百业中,梅切莉大街的某个行当似乎并不出奇——这里集中的商家主要是卖布料、金边皮革、武器,以及书籍的。事实上,此时的梅切莉大街可能是整个西方世界最大的书籍集散地了。

此时西方世界的书籍还基本都是抄写出来的,印刷术尚未传来。而一开始,抄写这份工作基本由修道院垄断,毕竟只有宗教方面需要大量抄写书籍。而且恰好修道士是一群过着与世隔绝生活,有充足时间做抄写工作的人至少那个时代是这样的。

之后,抄写员就不局限在修道院了,只要哪里有贵人需要抄写员,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简单来说,这就是某人有抄书的需求了,会请抄写员来家里工作。但直到这时候,也很难围绕书籍产生一个产业。

不过随着人们对书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不在局限于宗教典籍,这个图书市场终于发展到了商人加入其中的地步。

这上面,梅切莉大街的书商是首开先河的群体之一,他们会和很多抄写员、袖珍画画家合作,指定抄写书籍,放到书店售卖。嗯,也接受客人的订单,然后给抄写员派工作——顾客固然可以直接找抄写员,可他们不清楚行情,拿不到书商的价格,还不了解抄写员的水平。

很可能花的钱更多,还不稳妥。

另外,梅切莉大街的书商也普遍做二手书生意,这不奇怪,即使是后世,二手书生意也规模不小。而在此时,书籍是尤其珍贵的东西,哪怕对贵族都是如此。这样的话,一本书并不会因为换了一个主人而价值降低,决定一本书价格的只有内容,以及保存情况。

洛伦佐是梅切莉大街的一家书商,就和街上其他书商一样,他的店铺门外就摆着书架。书架上是他店中可出售书籍的目录或扉页,用以招徕顾客。而走进他的书店,首先看到的是正对面的大柜台,按平常的情况,这时候他就应该在柜台后,但他偏偏不在。

他在店内的一个架子旁,监督伙计整理一批刚刚收来的旧书。这来自某个挥霍无度的败家子,在继承家财后,他以很快的速度消耗掉了曾祖父到父亲,三代积累的财富。到现在,店铺、城外的土地、股份等大宗都卖掉了,就该轮到家里的小件了,这些书不过是其中之一。

“小心一点儿这都是很珍贵的书卷,大多是羊皮卷、牛皮卷,其中还有两

百年前的”洛伦佐看着伙计将书按照一定分类放到书架上, 书口朝外,整整齐齐,点了点头。

此时的书籍和后世不太一样,装帧好的书籍摆上书架时并不是书脊朝外,而是书口朝外的。不过书口上也会有书名和作者名,倒也不用担心不方便查找。

“希望这个月的顾客会多一些.”洛伦佐扭头看向另一面书架,那儿放的是新抄写的书。

不同于旧书都是装帧好的,新书往往是散页。用大大的深蓝色信封装着,一袋一袋紧紧挨着存放,只有一边的小吊牌能说明信封里装的是哪本书.这些书等待着顾客决定要如何装帧,他们可以让书店帮忙装帧,也可以自己拿回家‘diy’,当然,前者是要花钱的。

忽然,店铺进入了几位顾客,只不过很可惜,他们虽然也感兴趣地看了看粘在门框上的待售目录表,但还是很快收回了目光。之后他们看了看墨水瓶、羽毛笔等文具,没多久就选好了自己所需商品——此时的书店兼做文具店是很正常的。

这固然也是一笔生意,而且此时的文具同样是精英商品,便宜不了,但依旧和书籍没得比。

洛伦佐送走了顾客,可惜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准备去柜台后,将刚刚这笔生意记账,并在心里计划着要给时常来往的顾客寄推荐信——店里最近新抄好的书,还有收购的二手书,不能只指望顾客们自己来发现,也得主动出击。

主要还是书商是个重资产行业,没有足够的财力,书店根本不能有多少书。而一间没多少书的书店,要怎么开门做生意?

洛伦佐又刚刚收购了这一批价值不菲的二手书,周转压力更大,也需要这个月多做成几笔生意回一些本钱。

当洛伦佐记完账,开始写第一封信时,又有人走了进来。虽然有伙计照管生意,但洛伦佐还是下意识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就这一眼让他停下了手里的羽毛笔,将羽毛笔重新插回了笔架上。

“安德里亚?真没想到会在这时候见到你,我以为你还在瓦松呢”洛伦佐有些不自在地动了动。

洛伦佐和安德里亚算是远房亲戚,两人有同一个曾祖父。不过,真正让洛伦佐面对安德里亚不自在的原因,是安德里亚乃是洛伦佐的债主——洛伦佐也不是一开始就做书商的,很早之前他是一个跟船跑货的海商。

这个时代做海商,风险是巨大的,一次货船出事,就可能多年积累付诸流水。洛伦佐就很倒霉地遇上了那样的事儿,但他好歹没倒霉到底,保住了命.之后回到尼斯,还债,破产,甚至有一段时间他还沦为了‘耻辱乞讨者’。

说是‘耻辱’,实际上本城居民,甚至政府,已经足够优待这群人了。这群人可不是普通的乞丐,他们往往有着很不错的出身,自己也曾经营一份有前途的事业。只不过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朝意外,如洛伦佐那样就破产了。

他们这样的人格外能引起尼斯中上层阶级的同情,因为这些人出身和他们差不多,曾经的状态也像。换句话说,如果哪一天他们不走运,遇到同样的意外,也会陷入一样的境地。

大约是同情,以及为未来可能沦落如此境地兜底,‘耻辱乞讨者’就诞生了。这些人有专门发放的制服,将整个人完全笼罩在黑袍子里,连脸都遮住了。这样可以确保他们不会被熟人认出来,伤害自尊心。

另外,他们可以乞讨时不发出声音,也是为差不多的理由——熟悉的声音也可能被认识的人听出来。

种种措施,既是为

了保护自尊心, 也是防止将来东山再起后,为今日之事尴尬考虑到这些人都有眼界知识,有人脉关系,只是暂时落难,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洛伦佐当初做‘耻辱乞讨者’也只有两个月时间,很快就度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但之后要他再次从事海上贸易,主要是给别的海商帮忙,他又不愿意了——那次海难将他吓坏了,他对大海有了难以突破的恐惧。

于是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在尼斯开一家店。或许挣得不多,可他经过海难之后,更想要安稳生活。

至于开什么店,他其实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当时刚好他的岳父去世,他的岳父只有两个女儿,他的妻子因此收到了一笔遗产——岳父将店铺留给了洛伦佐的妻子,将宅邸和宅邸里的东西留给了另一个女儿。

这其实也是考虑到了洛伦佐的情况,他现在正需要重新开始一份事业。

是的,洛伦佐的岳父就是梅切莉大街的一位书商.虽然洛伦佐大可以用这间店铺重做别的生意,但做生不如做熟。利用岳父留下的人脉继续经营书籍生意,可比没头没脑再找别的生意稳妥。

只不过,书籍买卖确实是一桩重资产生意,当时为了运转起来,洛伦佐向安德里亚这个远房堂兄借了一笔钱。如今书店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但当初那笔钱也才还了1/3不到。并且在可预计的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没法还清。

因为这件事,面对安德里亚,洛伦佐总是有些不自然的。

安德里亚主动走到柜台前,和洛伦佐握了握手:“是的,前几天我回来了,一直在忙行会的事儿我是说,我们可以谈谈吗?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需要你的帮助。”

洛伦佐不知道会是什么事,但还是将安德里亚带到了后面的小房间,那是一个会客厅兼休息室。偶尔可以招待一些特殊的、需要空间细谈的顾客,大多数时候,则是洛伦佐不方便回家时,在这儿小憩。

洛伦佐和安德里亚进入会客厅坐下,伙计很有眼力地端了一些兑水葡萄酒来,就立刻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两人。

安德里亚没有寒暄太多,几乎是立刻说道:“你或许听说了,尼斯制镜业遭遇了重大危机——布鲁多制造了一种大型平面镜,完全压倒了尼斯的产品,二者甚至不具备可比性.我们的匠师压根儿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洛伦佐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这个消息现在为止,还只在制镜、制玻璃的圈子里流传。尼斯其他人,又不会主动关心这些,自然也就不知道了。不过现在安德里亚都这样说了,洛伦佐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知道,所以只是沉默着,仿佛是一种默认。

洛伦佐还想起安德里亚的产业,记得他有很大一部分钱都投资到了制镜业中然后就有些担心起来。既为安德里亚这个朋友、亲戚的境况担心,也为自己担心。在安德里亚财务情况恶化时,尽快回收别人的欠账是很有可能的,而他现在可还不了钱.

安德里亚见洛伦佐不说话,又话锋一转,说:“洛伦佐,我记得你过去做海商时,曾帮助过共和国打探消息。”

“是,那只是普通的信息收集、整理.国内的海商基本都会从议会得到这个任务。”洛伦佐有点儿明白安德里亚想要他帮什么忙了,下意识推辞。

“是的,几乎每一个海商都有这个任务,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做的那么好。自从你不做海商了,议会的朋友还和我抱怨,再没有一个像你那样能干的船长了。总能穿过重重障碍,带来他们需要的

情报。”安德里亚加重了一些语气。

本作者三春景提醒您《中世纪女领主》第一时间在.

此时西方世界有两个学术教育中心,其中之一就是西岱。每年有大量的年轻人去西岱求学,学者自然也很多。由此带来的就是书籍交易频繁,工具书、课本之类的书籍常出新的。要说书商去西岱看看,有什么畅销书,也很合理。

虽然此时的‘畅销书’和后世的畅销书绝不是一个维度的此时一本书能被抄写过几十个副本就算极为畅销了,哪怕是课本也是如此。

“别太担心了,洛伦佐先生。”在离特鲁瓦不远的旅店内,‘助理’为他倒了一杯兑水葡萄酒:“我们明天就能抵达特鲁瓦——您是第一次做商业间谍,所以觉得紧张吗?完全没必要,就当自己是个普通书商就行了。”

洛伦佐不自然地笑了笑:“我只是,嗳!完全不知道从哪儿着手.过去其实只要按部就班就好了,不需要太过深入。可是这一次,是一定要非常深入,才能得到需要的情报——这很不容易,对吗?”

做过几次商业间谍,这方面称得上有经验的‘助理’笑了笑:“多来那么几次就习惯了,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您会觉得困难,是因为安德里亚先生给了您很大的压力。事实上,哪怕是最成功的商业间谍,多数时候也得面对失败。如果每一次都这么害怕失败,失败后又极其沮丧,那我们也太难了!”

“就当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正常谈生意,能够一次成功当然很好,但失败也没什么,等下一次就好了。”‘助理’劝慰洛伦佐。

虽然知道对方说的是对的,但洛伦佐始终无法放轻松。正如这位专业的商业间谍说的那样,是安德里亚给了洛伦佐太大压力。普通的商业间谍,能成功就是中大奖,而众所周知,中大奖一辈子也碰不到一次,‘谢谢惠顾’却像是最坚实不过的日常。

一般,一个商业间谍一辈子,能做成那么一次,得到的奖励就足够后半生优越舒适了。

因此,每次出门做商业间谍,他们的心态其实比想象中平和。只要做好预期管理,不用担心失败,他们的日常其实和普通行商没什么不同。

洛伦佐却没法像对方那样.虽然安德里亚没有说更多,但他完全明白安德里亚的意思——一旦他没法从特鲁瓦得到一些东西,安德里亚的玻璃镜产业就要完蛋了。之后不管尼斯的玻璃镜产业怎么样,反正安德里亚是没法坚持下去,等待下一个黎明的。

而一旦他的情况不好,放给洛伦佐的债,那就是立刻收回,没得商量。

如果不是这样,洛伦佐根本没可能那么轻易就被说服出这一趟远门。虽然这不是出海,还在洛伦佐忍受范围内,可他现在真的只想过那种最稳妥的、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这大概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实例吧。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