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小妖 作品

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四年后。
 耿金妹穿着?一身簇新的衣服, 头?发特意摸了些油,抿得整整齐齐。她忍着?心里?的紧张,跟着?万家的几位老嫂子一起, 由?丫鬟们引着?路, 朝安信侯府的荣喜堂走去。
 说起出身呢,耿金妹的祖父是个秀才, 她算是耕读出身。不过她祖父考中秀才那会儿,还是前朝哩。那会儿虽然朝廷重科举制,但世?家、大儒他们不认呐, 你若是没有一个好出身,哪怕满腹经纶也走不远。耿金妹的祖父走了一辈子都没走到皇城。
 等到耿金妹的父亲当家时,天下局势已经有些乱了。她父亲便?直接做主回了乡下老家。在乡下那地方, 耿家有田有佃户, 小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再?等到耿金妹长成,便?嫁去另一个耕读人家, 前前后后生了四个孩子, 最后只养活了长女和幼子。
 要是当时市面上就能买到苍大夫写的那些有图有字的医书, 耿金妹幼时学过几个字,她是读得懂的。要是读懂了,她照着?医书养孩子, 说不定四个孩子都能养活。
 唉, 只能说她那两个孩子福薄,没生在一个好时候。
 前朝末后几年,耿金妹也遭了一些难, 好在都过去了。待到新皇登基, 耿金妹已经小四十岁了。那会儿,她长女刚刚二十, 幼子将将十一。而她的丈夫已经病逝。家产已经不剩多?少?。耿金妹再?是耕读出身,吃了那么多?苦,瞧着?也和村妇差不多?了。
 按说耿金妹这样的人是很难扒上安信侯府的。可巧,新皇登基后破了世?家的千年阴谋,叫天下人知道了近亲成婚竟然不利子嗣。耿金妹的长女当时嫁人已有四年,膝下还未有孩子。耿金妹便?寻了夫家的族长,费了好一番口舌,终于叫女儿和离了。
 其实耿金妹早就想叫长女和离了。
 长女的前夫那一家,便?是耿金妹如今想来,都忍不住要在心里?狠狠骂上几句丧尽天良的。说起来呢,两家确实有些亲戚关系,那家人起先装得特别?好,又有亲戚情分在,便?想着?女儿嫁过去后不会被?磋磨。结果呢?其实耿金妹的女儿嫁过去第一年就有身孕了,之所以没生下来,就是因为那一家子没个好东西……总之是吃了大苦头?。
 耿金妹便?想叫女儿和离,偏耕读之家重视名声,觉得族里?不能有和离女。那会儿耿金妹刚死了丈夫,儿子又年幼,在族里?本来就没什么发言权,实在帮不了女儿。
 好在老天有眼,朝廷出新政策了!
 近亲成婚不利子嗣啊!
 耿金妹真想仰天大笑。虽然她心里?清楚,两家的亲缘关系已经有些远了,女儿流了一个孩子后,就借口给父亲守孝,硬是没叫那混账再?挨身,自然不能生出孩子。
 但在族长面前不能这么说话?。
 耿金妹只说世?家都得罪老天爷了,可见近亲成婚无论?如何都要废除。再?有,既然是耕读之家,说明族中的弟子还是想要通过科举出仕的。未来有弟子走到殿试那一步,忽然被?朝廷知道族里?竟然还有姐妹冥顽不灵,依然嫁给了近亲,叫朝廷怎么想?
 耿金妹扯了大旗,如此这般地终于把女儿接回来了。
 又一年,女儿再?嫁,成了万家妇。
 没错,这个万就是安信侯府太夫人的那个“万”!
 说到安信侯府的这位太夫人,家乡人就没有不念着?她好的。万家的族学不仅收万家的孩子,也会收亲戚家的孩子。耿金妹的幼子就借着?长女的关系进了万家族学。
 这孩子确确实实是读书的料,如今才二十一岁,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既成了举人老爷,那就要进京赶考了。
 万家的接连两任族长都是个和气人——万家最大的倚仗就是太夫人,太夫人都是和气人,其余的人但凡聪明,自然不敢不和气——直接找到耿金妹,说正好族里?要派年轻后生给太夫人送特产去,不如搭着?一块儿进京,如此亲戚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耿金妹欣喜若狂,在心里?止不住地念佛。万家族人正儿八经地视他们为亲戚,太夫人自然也会正儿八经地视他们为亲戚。不求亲戚日后怎么提拔他们,只要有这一门亲戚在,别?人不敢随意欺负他们,这就比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强出去百倍、千倍了。
 考虑到他们进京后要拜会万商,耿金妹思来想去还是跟着?儿子一起进京了。
 这便?是耿金妹此刻出现在安信侯府后院的原因。
 她自诩是见过世?面的。但她的“世面”只集中在乡下地方,最多?就是见过一两位县令夫人。先不说县令夫人和侯府太夫人之间差着多少个品级,只说咱们万家这一位太夫人,能是一般的太夫人吗?她打理着?技堂,这几年为粮食的增产做出了多少贡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今年年初,皇上提出要立大皇子为太子,同时还说了要建一个功臣阁。
 明眼人都能瞧出来皇上对大皇子满意得不行,故意把立太子一事和建功臣阁一事放在一起说,就是在拿捏朝臣呢。你们还想不想要功臣阁啊?想不想名垂千古呀?
 耿金妹一个平头?百姓不好妄议储位,只知道反正最后是大皇子顺顺利利地成为了太子,功臣阁也顺顺利利地建起来了。能进功臣阁的,基本上都是当年跟着?皇上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头?一个就是已经去世?多?年的襄国公,自然也少?不了第一任安信侯。
 至于后来入朝的这些大人们,谁叫他们来得晚了呢,和襄国公这些老人比,他们再?是差事办得好,功绩也显得有些拿不出手啊。他们也知道自己争不来这个名分。
 谁知就在这时,竟然有人上奏折提议要抬太夫人入功臣阁。
 太夫人可是女眷。民间许多?女人连祠堂都进不去,太夫人如何能入功臣阁?而且太夫人也是后来的啊,都知道皇上打天下那会儿,太夫人还在家乡逃灾呢。她是皇上登基之后才被?找回来成为太夫人的。这样一个乡野村妇,怎么能比襄国公那些人?
 可仔细一盘算,太夫人的功绩实在不少?。
 只为着?一个遍地开花的送鸡铺,无数百姓就能自发抬太夫人入阁。而送鸡铺其实还是太夫人诸多?功绩中最不值一提的。南方的梯田、西北的石子田,叫地方上每年多?出了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能养活多?少?百姓!更不要说技堂前前后后弄出的野豆子肥田法、新制的耕具、套种?间种?技术……哦,听说技堂正在试验一种?高产的新种?子!
 太夫人的功绩不止在农事这一块,只是百姓最关注这个。
 耿金妹虽然比着?寻常的乡下妇人有见识一些,但平日里?并不爱拉着?儿子打探朝中要事。只为着?太夫人入阁这事,她忍不住再?三关注了下,没少?拉着?儿子问长问短。
 听说最初上奏折提议太夫人入阁的大官姓宋,就是前朝那个宋清官的孙子!
 耿金妹忍不住一拍大腿:“好!清官的后人果然也是清官!”
 听说许多?大人反对太夫人入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有人说,那些功绩不能算在太夫人头?上,而是应该算在技堂里?面发明了野豆子肥田法、新制耕具的那些具体的工匠们身上,只要把他们拎出来赏赐一番也就是了。
 耿金妹直接呸了回去:“要这么说,将军没战功,战功全都是底下那些士兵的,赏赐士兵就是了;县令也没政绩,因为具体的事都是县丞、主簿、衙役他们做的。”
 又有人拿太夫人性?别?说事,说什么阴阳有别?,乾坤无论?如何不能颠倒。既然太夫人是女眷,由?着?皇后下令,按照历史上赏赐有功女眷的惯例赏下去,这也就行了。
 耿金妹表示不解:“朝中都有女官啦,这会儿说阴阳有别?是不是晚了?”
 还有人竟然搬出了襄国公,如果真叫太夫人入了阁,襄国公泉下有知,见自己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后却?不得不和一个妇人相提并论?,他心里?会是何种?想法?
 耿金妹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心里?也敬重襄国公。
 好在外人虽不能说什么,襄国公夫人和昌华郡主却?是可以站出来的。昌华郡主直接拿出了襄国公生前的手稿。他虽然算不到等自己去世?后会出现一个万商这样的人物?,但在人才方面,他一直都主张不以出身论?。为此,襄国公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
 昌华郡主举着?父亲生前的手稿,说父亲若有幸见到太夫人活民无数,只会敬佩她的人品、感慨她的付出、肯定她的功绩、赞叹她的远见……父亲还说有功则赏呢!
 大家都知道当襄国公写不以出身论?时,主要是为了针对世?家,指的是选才时不应该以姓氏论?高低;但是非要理解成不以性?别?论?高低,这篇文章成立吗?依然成立!
 ……
 马上就要走到荣喜堂了,耿金妹赶紧收敛心神。
 太夫人本来正陪着?小辈们在院子里?玩闹,得了通传说老家亲戚来了,也没有特意装扮。万商不爱摆谱。见亲戚嘛,尤其是穷亲戚,一定要表现得随意些,这样才显得是自己人。要真是诰命服一穿、各种?金银珠宝一戴,那是给下马威时才有的排场。
 传话?的人机灵,早就告知万商来的人里?都有谁了。哪怕万商对着?老家的亲戚并不熟悉,但知道一个辈分就行。不等亲戚们下跪给万商磕头?,万商便?对着?孩子们说:“这是打老家来的婶娘叔娘们,你们照着?喊就是了。骄骄,你要喊婶奶奶、叔奶奶。”
 骄骄就是詹木宝和江岳生的女儿。骄骄是她的小名。
 等小辈们打完招呼,知道万商肯定要和老家的亲戚聊聊,年岁大的自然就懂事地告辞了。骄骄年岁小,自己走路不快。金宝珠生的双胞胎姑娘一个叫詹木兮,一个叫詹木景,取自楚辞中的“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一句,詹木兮抱起骄骄就走。
 耿金妹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一幕。
 作为万家的亲戚,她自然知道万商名下有一对双胞胎庶女。
 看詹木兮和詹木景长得一模一样,就知道是那对庶女。实话?实说若非双胞胎这个明显特征,其实耿金妹并不敢揣度詹木兮和詹木景的身份。被?教养得这么好的女孩儿,简直就像天上仙女!但因为是双胞胎,又有刚刚打招呼时的那一番称呼打底,她才信这是一对庶女。再?看骄骄这个年纪这个打扮,也能猜出她是万商嫡亲的长孙女。
 太夫人就由?着?庶女抱走孙女了?因为孙女不想走,庶女像是强行抱走了她。
 那是庶女啊!
 那是嫡长孙女啊!
 太夫人半点都不担心庶女们会对她的嫡亲孙女不利?
 耿金妹想起自己少?年时曾随母亲去过几次县令夫人开设的宴会。那时她祖父还活着?,秀才的孙女这身份不高不低。她更衣时无意撞见县令家嫡女庶女拌嘴。归家后她偷摸着?把这事和母亲说了,母亲道拌嘴算得了什么,深宅大院里?还有更多?的算计。
 这事给耿金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再?有她女儿前夫一家,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内院藏了多?少?恶心事。
 故而看到双胞胎这么轻易地带走骄骄,她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置信。
 但她很快就又想明白?了。
 “太夫人就是太夫人啊,哪能用世?俗的道理生硬地往太夫人身上套!”她在心里?如此想着?,“太夫人是来改变世?道的。若深宅大院里?只有算计,那必然是掌家者?不行!”
 换作太夫人掌家,这个家自然里?里?外外全都是好的。
 忽然之间,耿金妹心里?挥之不去的那份紧张就这么轻易地散去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