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就像芯片,国外的制程精度,已经可以达到180纳米,但咱们生产800纳米的,良品率都还很低。”

“而我们公司研发的mp3,要想做到精致小巧、续航持久,就必须要用低功耗、高性能的进口芯片。”

听到这话的陆长生,瞬间眉头紧锁。

“咱们和国外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我记得五十年代,在北方老大哥援助下,咱们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就开始起步了。”

“还建了不少厂,也搞了不少科研,好像钱也没少花,怎么就落后西方这么多呢?”

赵瑞龙拿起一枚被弃用的国产处理器。

“咱们起步确实不算晚,多年来投入也不小。”

“早在1986年,就提出了‘普及5微米、研发3微米,攻关1微米’的口号。”

“可惜很快,西方就对我们实施技术限制,咱们只能花高价,引进落后的二手淘汰设备。”

“再加上各地、各厂,都各自为战,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前沿技术研究,别人进步快而我们慢,自然就越来越落后。”

陆长生蹙眉问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咱们不是没进步,而是国外速度更快?”

“是啊!”

赵瑞龙将处理器递给陆长生。

“这是咱们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处理器,但技术水平,只相当于国外八十年代的产品。”

“因为十年前,国内花费上亿米元,引进的晶圆生产线才4英寸,而同一时期,樱花那边已经在采用8英寸线了。”

“而樱花和南寒,他们之所以发展神速,主要原因还是集中攻关,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人才和经费,从而让技术不断迭代。”

陆长生看了看。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同样的性能,国产的处理器,跟火柴盒差不多大小。

而国外的呢?

也就比大拇指稍微大一点,而且还很纤薄,质量很轻。

如果处理器、存储器等,统统都用国产货。

赵瑞龙的mp3,就没办法做到精致小巧,恐怕得像一本字典那么厚重。

试问,谁会随身带一本字典般又大又重的mp3听歌呢?

“差距啊!这就是差距!”

“咱们要是再不奋起直追,将来差距恐怕会越来越大。”

“到时候各行各业,都要从国外进口高性能电子元器件,每年得花多少外汇啊?”

赵瑞龙看着陆长生那忧心忡忡的模样,急忙宽慰道:

“叔叔你不必太担心。”

“虽然四年前,三十多个国家联合签署了协定,针对电子器件、计算机、传感器、新材料等九大类高新技术领域,禁止我们购买相关设备和技术。”

“但这件事,也迫使我国更加重视这些领域,不仅加大了人才培养与科研攻关力度,还斥巨资成立了多家企业,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天海华宏微电子公司。”

“另外,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极大重创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势必会让西方领先的半导体行业,因订单锐减、投资减少而陷入低迷,两三年内都不会再飞速发展。”

“所以有一定基础的我们,就迎来了一个极为难得的追赶机会,只要我们出台扶持政策、重金吸纳人才、集中科研攻关,不仅能追赶上西方,甚至还有可能反超!”

陆长生眉头一挑。

“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米利是爆发了破坏力惊人的互联网泡沫,让全球很多人都损失惨重,估计要好些年才对电子信息产业重新感兴趣。”

“不过追赶反超的机会确实难得,但你说的那三项举措,显然就只有出台政策很容易,可是要花钱招人才搞研发,起码投入上百亿,哪来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