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而且以前受制于经济和技术条件,公路少、路况差,实行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后,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如今路是修得够多了,但收费站也多,除了高速和国道之外,很多省道甚至县道都有收费站,用关卡林立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真要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收费站拆掉,对老百姓来说自然是极大便利了,对经济发展也十分有利,可是要事先解决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也最关键的,就是收费站拆了,收不到过路费,还欠银行的贷款该怎么还?即便还清了贷款,以后每年的维护保养经费又从何而来?”

说到这儿,陈清泉抬手指了指车后方,正在破拆的国道收费站。

“像这么一个收费站,土建、钢架、顶棚、地磅、机电设备,以及配套办公用房等,得花好几百万才能建成。”

“为了确保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双向八个收费通道,按照三班倒来配置人员,至少就需要24名收费员。”

“考虑到人员轮休,以及必要的技术人员,再加上站长、副站长、会计、出纳、厨师、通勤大巴司机等,一个站得配七八十人。”

“这条国道每天的车流量很大,小车每辆五元、大车每辆十元到三十元不等,扣除收费站的运营费用,一年也至少有两三千万的收入。”

“因此,一旦大规模撤拆收费站,不仅意味着财政收入会大幅减少,而且收费站大量的职工也需要另行安置,另外还得考虑后期的道路维护保养。”

高育良听完后,微微一笑。

“说来说去,核心就一个字,钱!”

“财政宽裕,就能把收费站拆了,造福于民。”

“反之,就只有让它们继续存在,收费还贷和养护。”

“所以目前来看,咱们吕州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效仿京州拆国道收费站啊!”

陈清泉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要是有钱,谁愿意让这些收费站,矗立在国省道上,像一只只吞金兽一样,不断收取民众的财富,还制造拥堵?

但高育良作为领导,他想要效仿京州市。

身为秘书,作为绝对的心腹爱将,陈清泉当然要想办法迎合。

“其实咱们吕州财力有限,也不一定要像京州这样,提前还贷然后把收费站拆了。”

“咱们不妨以保障重大工程项目施工,缓解施工期间的道路拥堵为由,暂停收费一年或两年。”

“或者实行错峰收费,比如早晚高峰时段,就打开收费栏杆,让车辆免费通行,其余时候继续收费。”

陈清泉知道自己作为秘书,是不能帮领导做决定的。

领导想做什么事,自己可以提意见,但决定权一定要交到领导手里。

果然。

高育良想了想后,笑道:

“我看错峰收费就不必了。”

“到时候为了节约过路费,大家一窝蜂的集中出行,岂不是更添堵?”

“还是第一个提议不错,既有正当的理由,也有现实的需求,关键免费通行的一两年,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持续还贷,也花不了多少钱。”

说话间,逐渐远离收费站的奥迪轿车,速度渐渐提了起来。

透过车窗看向斜对面。

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快速驶过,其中不少都是渣土车和大挂车。

私家车出现的频率虽然不高,但也是接二连三的出现,络绎不绝。

高育良不禁想起,之前和赵瑞龙探讨过公路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