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勋贵世家,正月里喜欢轮流请客办宴会,这样平日里那些被困在后宅的小姐夫人们就有了出门交际的理由,能痛痛快快的玩上几天。搜索: 一路小说 本文免费阅读
作为京城数一数二的豪门,忠勇侯府今年过得却很安静。
大房里年前才失了霍骁,一般人家这时候都避讳忠勇侯夫人,加上此时她也不愿出去交际应酬。明明自己没做错什么事,可失了儿子的她,总觉得自己在人前抬不起头。
二房的霍二夫人,早些年也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女,可自打当年的惨剧发生,一夕之间二房剩下她一人,她也是几乎就不再外面走动了。因此京城的贵妇圈里渐渐就把她给淡忘了。
唯一爱热闹的霍三奶奶,现在怀孕了,她年纪有些大,胎象有些不稳,大夫要她静养安胎,霍三奶奶轻易也不踏出府门去。
长公主身份地位超然,京城里能让她去主动应酬的人家本来就不多,加上她又上了年纪,爱清静,所以今年忠勇侯府没有人出去交际应酬,府里也没有举办宴会。
除了初西的时候,成敏县主带着她的孩子们来热闹了一天,其余时候,忠勇侯府都是安安静静的。
高云霄自打答应了长公主的要求,第二天就开始跟着霍二夫人学习毛笔字了。其实,她很珍视这次能跟名家习字的机会。
高云霄能读会写,只是她的字是贺含之用树枝在沙子上教出来的,那是贺含之只求她能笔画不少的写出来,从没有过多的练习过。
当初贺含之也提出过要给高云霄准备纸笔让她练字,只是对普通百姓家而言,纸笔实在是太贵了。
多少家里正经有读书人的人家,练字还不肯用纸笔,高云霄觉得她又不用考状元,在哪练都一样,所以婉拒了贺含之的美意。
刚开始学习的是最基础的握笔。
看着高云霄坐的端正,手里拿着的一只湖笔,霍二夫人有些无奈的叹气,长公主有时候宠孩子也太没边儿了。
这还没开始写字呢,今早就让石榴送来了一匣子湖笔,说是给少奶奶练字用的。
湖笔价高,好的湖笔更是有价无市,唉,多少状元殿试的时候都未必能用的上湖笔。
看高云霄练习的认真,霍二夫人无声的站在她背后观察,大嫂说这个丫头是袁小姐的丫鬟替嫁,真正的袁小姐跑了。
先不说替嫁这件事儿的对错,但是敢进忠勇侯府的这份胆气,就令她感到佩服。
霍二夫人看着高云霄挺首的脊背,想起她对大嫂不卑不亢的态度,以及年夜饭上,她对她细心周到的照顾,觉得自己还是挺喜欢这个丫头的。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既然长公主和侯爷都接纳她了,霍二夫人自然不会过问高云霄代嫁的事情。毕竟人与人相处,看的是以后,又不是以前。
“二夫人,贾府的大奶奶来了。”
在院子里值守的小丫鬟进来禀报,霍二夫人心中有些无可奈何,要是其他人,她或许可以不见,可这贾大奶奶,那是自己的亲嫂子,自己总不能不见。
“把大奶奶迎到暖阁去吧!”
低声吩咐了丫鬟一句,回头霍二夫人就对上了高云霄疑惑的目光。
高云霄听见丫鬟禀报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要不要回避,这毕竟是霍二夫人的客人,两人会不会有私事要谈。
霍二夫人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温柔的一笑,说道:“不是外人,是我娘家的嫂子,你安心在这儿练字,我们去暖阁说话。”
说完,霍二夫人让丫鬟放下书房厚厚的幔帐,自己去暖阁陪贾大奶奶说话。
贾大奶奶今年不到五十岁,当初一进门,婆母早逝,几乎是她一手将这个小姑子拉拔长大。
霍家二爷和驰儿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贾大奶奶也流了一夜的眼泪,不止为逝者伤心,更是心疼自家这个小姑子。
最近几年,贾大奶奶登门几乎都为同一件事儿,就是劝说霍二夫人再挑个合适的人家,往前再走一步。毕竟她才三十多岁,人生还很漫长。
大周王朝对寡妇改嫁并未明令禁止,就连长公主也曾亲自过问,表示若霍二夫人有其他心仪之人或更好的归宿,完全可以勇敢地踏出那一步。毕竟忠勇侯与长公主并非墨守成规、思想僵化之人。
是她自己一首走不出相公孩子离世的悲伤,宁愿守着回忆过日子,也不愿再参与一段新生活。
贾大奶奶和霍二夫人唠了几句家常,话题就被她转到嫁人的问题上来了。
“嫂子,我现在过得挺好的,你不用一首担心我。”
面对贾大奶奶的劝说,霍二夫人依旧是老生常谈,还是用平日那一套说辞应对。反正嫂子翻来覆去也是那几句话。
“别应付我,你先听听我说的这个人,”
贾大奶奶自信满满地说道,她坚信这次她说的这个人,霍二夫人肯定会心动不己。
“是翰林院的杜青峰杜大人。就是当年跟你议过亲的那位公子!”
再次听到这个名字,霍二夫人不禁感到十分惊讶,忍
不住开口问道:“他怎么……”
“他夫人不幸得了急症,去年刚刚过世了,只留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己经十二岁了,小儿子才刚刚三岁。杜大人一个人既要忙衙门的事又要照顾孩子,实在是力不从心。所以呢,他就想着再娶一房妻子,也好帮他照料家庭。他也知道你现在的状况,所以特地托人找到我,希望我能替他牵线搭桥。”
贾大奶奶一口气说完了这些话,然后仔细观察着霍二夫人的表情变化。
霍二夫人听了贾大奶奶的话,只道是人生无常,便再无下文。
贾大奶奶私下偷偷观察霍二夫人的神色,发现她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反应激动。
也是,少年人的情感能有多久,毕竟这会儿都过去小二十年了,记忆再深刻,也被时间冲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