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摧毁影盟

烛光摇曳,范闲独坐书房,思绪翻涌。

与思思的片刻温存,终究被更紧迫的危机感所取代。

他起身,走到窗边,夜风裹挟着丝丝凉意,吹拂着他的衣角。

南庆都城的夜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自从他出使北齐归来,各种不利于他的流言蜚语便甚嚣尘上。

甚至有人暗中散布他与北齐勾结,意图颠覆南庆的谣言。

范闲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想要将他置于死地。

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稳定局势,反击对手。

翌日清晨,范闲便召集了范府护卫。

“去,把城中散布谣言的人都给我抓来!”

范闲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护卫们领命而去,迅速行动起来。

不到半日,便有数十人被押到了范府。

这些人,有市井无赖,也有一些官员的家仆。

他们被范闲的雷霆手段所震慑,一个个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范闲冷冷地扫视着他们,沉声问道:“是谁指使你们散布谣言的?”

然而,这些人要么含糊其辞,要么矢口否认,根本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范闲知道,这些人只是被利用的棋子,真正的幕后主使隐藏得很深。

既然无法从这些人身上找到突破口,那就只能先下手为强。

范闲决定,公开辟谣,并对那些所谓的“证据”进行反驳。

他先是在都城各处张贴告示,澄清自已与北齐勾结的传闻,并列举出自已为南庆立下的功劳。

接着,他又在范府设宴,邀请了一些朝中大臣和名流雅士。

在宴会上,范闲当众展示了那些所谓的“证据”,并一一指出其中的漏洞和破绽。

他的口才极佳,言辞犀利,将那些谣言驳斥得体无完肤。

在场的众人,大多都是明事理的人,听了范闲的解释,心中的疑虑也消散了不少。

范闲的初步反击,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在舆论上,他暂时稳住了阵脚。

然而,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真正的较量,还在朝堂之上。

几日后,早朝。

南庆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范闲身着官服,站在群臣之中,神色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以李大人为首的几位官员,率先发难。

“范大人,近日都城流言四起,皆言你与北齐勾结,意图谋反,此事你作何解释?”

李大人的声音尖锐刺耳,带着明显的敌意。

范闲冷笑一声,反驳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我与北齐勾结,可有证据?”

“证据?”李大人冷哼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高高举起,“这是你与北齐密使的往来书信,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你的罪行吗?”

范闲定睛一看,那封书信确实是他的笔迹。

但他可以肯定,自已从未写过这样的书信。

这显然是有人伪造的。

“这封书信是伪造的!”范闲断然否认。

“伪造的?范大人,你倒是说说,谁会伪造你的笔迹,陷害你呢?”李大人咄咄逼人。

“这……”范闲一时语塞。

他知道是谁在陷害他,但却没有证据。

“范大人,你若是清白的,就应该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已的清白,而不是空口无凭地狡辩!”另一位官员也站出来指责范闲。

支持范闲的大臣们,也纷纷站出来为他辩护。

“李大人,你所说的证据,根本不足为信!”

“范大人为南庆立下赫赫战功,岂会做出通敌叛国之事?”

“我看,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范大人!”

双方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互不相让,气氛剑拔弩张。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

此人正是顾辞的亲信,王大人。

王大人走到大殿中央,拱了拱手,朗声道:“臣有事启奏。”

“讲。”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龙椅后传来,那是太监的声音,现在庆帝死了,他的权利最大。

“臣近日得到密报,范闲不仅与北齐勾结,还私藏兵器,意图谋反!”王大人声色俱厉地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王大人,你可有证据?”范闲沉声问道。

王大人冷笑一声,从袖中拿出一份卷宗,呈了上去。

“这是范闲私藏兵器的证据,请陛下过目。”

太监接过卷宗,片刻后,太监的声音再次响起:“王大人所奏,证据确凿,范闲,你还有何话说?”

范闲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次是真的麻烦了。

王大人所呈上的证据,显然是经过精心伪造的,让他难以辩驳。

而且,王大人是顾辞的亲信,他的出现,意味着顾辞已经开始在背后操纵一切了。

面对王大人呈上的“证据”和朝臣们的质疑,范闲一时难以辩驳。

他知道,自已现在说什么,都很难取信于人了。

“臣是冤枉的!”范闲只能再次申辩。

“范大人,你口口声声说自已是冤枉的,可证据确凿,你又如何解释?”李大人等人再次发难。

“这……”范闲一时语塞。

他知道,自已现在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

“范大人,你若是清白的,就应该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已的清白,而不是一味地狡辩!”

“我看,范大人是心虚了,不敢面对事实!”

“臣以为,应该将范闲拿下,严加审问!”

反对范闲的大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将范闲治罪。

支持范闲的大臣们,虽然还在为他辩护,但声音却越来越弱。

他们也知道,在这样的局面下,范闲很难再翻身了。

范闲站在朝堂之上,感受着周围投来的质疑和敌视的目光,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他知道,自已这次是真的陷入了被动局面。

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扭转乾坤,否则,他将万劫不复。

朝堂上的局势,已经完全失控。

范闲知道,这背后的一切,都是顾辞在操控。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保持冷静。

他知道,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他必须想出一个对策,才能化解这场危机。

他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

他发现,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们,一个个得意洋洋,仿佛已经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