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泼墨般降临,寒风裹挟着刺骨的冰碴,肆虐在京都城外一处名为断魂谷的狭窄山道中。
肃杀之气,如同实质的寒流,浸透了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枯草。
山谷两侧,是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嶙峋怪石在昏暗的光线下,张牙舞爪,宛若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远古巨兽,欲择人而噬。
稀疏的枯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令人心悸的“沙沙”声,像是亡魂的低语,在山谷中回荡。
天空阴沉得仿佛要滴下墨来,厚重的乌云翻滚着,遮蔽了最后一丝星光,预示着一场血腥的杀戮即将在这片死寂的土地上拉开帷幕。
断魂谷最高处的一块巨石上,庆帝身穿绣着五爪金龙的玄色龙袍,面色阴沉如积年寒冰,双目如鹰隼般锐利,阴鸷地望向远方。
寒风吹动着他的衣袍,猎猎作响,更衬托出他周身散发的森然杀气。
他身边,几位身披重甲的将领肃然而立,如同几座铁塔,每个人都气息彪悍,眼神凌厉如刀,久经沙场的铁血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人,是庆帝最后的亲信,是他手中最后的底牌,也是他最后的依仗。
“顾辞小儿,竟敢觊觎朕的江山!”庆帝的声音低沉嘶哑,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每一个字都裹挟着刻骨的仇恨和疯狂的杀意。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渗出的鲜血染红了龙袍的袖口,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咬牙切齿地说道,“朕今日,就要让他有来无回!”
“陛下,末将已在此布下天罗地网,顾辞插翅难逃!”一名身材魁梧,面容粗犷的将领踏前一步,躬身禀报,声音洪亮,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他身上的铠甲在火光映照下闪烁着寒光,更显得威风凛凛。
另一位身材略显瘦削,但眼神阴鸷的将领也附和道:“顾辞自诩用兵如神,却不知这断魂谷,便是他命定的葬身之地!”
他嘴角勾起一抹狞笑,仿佛已经看到了顾辞身首异处的惨状。
庆帝闻言,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
在他看来,顾辞虽然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但终究太过年轻,经验不足,不知天高地厚。
这断魂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天然的绝杀之地。只要顾辞敢来,就必定会被困死在此地,成为他稳固皇权的祭品。
为了这次伏击,庆帝可谓是孤注一掷,将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都集中在了这里。
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他坚信,只要除掉顾辞这个心腹大患,他的皇位就能稳如泰山,他的江山就能千秋万代。
山谷中,一排排火把被点燃,火光摇曳,将一张张狰狞的面孔映照得忽明忽暗,更显恐怖。
士兵们手持冰冷的刀枪,严阵以待,盔甲摩擦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片令人胆寒的金属交响曲。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那是死亡的味道,也是战争的味道。一场精心策划的伏击,即将在这片黑暗而充满杀机的山谷中,拉开血腥的帷幕。
与此同时,顾辞正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朝着断魂谷的方向疾驰而来。
他身穿银色铠甲,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宛如一尊战神。
他手握一柄寒光闪烁的长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胯下是一匹高大雄骏的战马,四蹄翻飞,踏碎了夜的寂静。顾辞英姿飒爽,气势逼人,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胆寒的杀伐之气。
顾辞面色平静如水,眼神却锐利如鹰,时刻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他精通舆图,对地形地貌了如指掌,任何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在行军途中,他不断地观察着山谷周围的地形植被,试图从中找出敌军可能设伏的地点。
“将军,前方就是断魂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末将担心,恐怕有埋伏。”
一名副将策马来到顾辞身边,压低声音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顾辞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道:“无妨,敌军若想在此设伏,必然会选择地势最为狭窄之处,且两侧有高地,便于弓箭手居高临下射击。”
他抬手指向前方不远处的一片茂密的树林,目光如炬,“你看那片树林,树木高大茂盛,枝叶繁茂,足以遮蔽千军万马,正是隐藏伏兵的绝佳之地。
而且,树林两侧的山坡上,也有不少天然的岩石和灌木丛,适合弓箭手埋伏。”
副将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对顾辞的判断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将军英明!末将这就派人前去侦查。”
顾辞摆了摆手,阻止了他:“不必了,敌军既然选择在此设伏,必然会做好万全的准备,不会轻易露出破绽。
我们贸然派人前去侦查,只会打草惊蛇,反而暴露我们的意图。”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继续说道:“根据我的判断,敌军的主力应该埋伏在山谷最深处,那里地势最为狭窄,形成一个天然的瓶颈,且两侧都有高地,可以形成交叉火力,将我们困死在谷底。
而在山谷入口处,他们应该会布置一些警戒哨,防止我们提前发现他们的埋伏。”
顾辞的分析有条不紊,逻辑清晰,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冷静的头脑。
他并没有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感到紧张,反而充满了自信。他相信,只要自已能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灵活应变,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化险为夷。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随时准备战斗!”顾辞高声下令,声音铿锵有力,如同滚滚雷声,传遍了整个队伍。
士兵们闻令,立刻打起精神,握紧手中的武器,调整好呼吸,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血战。一股肃穆而紧张的气氛,在队伍中弥漫开来。
山谷深处,庆帝的亲信将领们正密切关注着顾辞的动向。
当他们看到顾辞率军进入山谷时,脸上都露出了轻蔑而残忍的笑容。
“哼,顾辞小儿果然不知死活,竟然真的敢来送死!”一名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将领不屑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嘲讽和得意。
“他以为自已是谁?不过是一个靠着几首酸诗和一些阴谋诡计上位的书生罢了,也敢与陛下作对,螳臂当车,自寻死路!”另一名将领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不屑和鄙夷。
“等会儿杀了他,我要将他的头颅割下来,当夜壶!”一名身材矮胖,面目凶狠的将领恶狠狠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残忍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顾辞的惨死在他面前。这些将领都对顾辞充满了轻视,认为他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书生,根本不配与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相提并论。
然而,在顾辞的队伍中,却有一些江湖人士和顾辞的亲信,对这场战斗充满了担忧。
“这断魂谷地势险恶,易守难攻,顾将军此番恐怕凶多吉少啊。”一名行走江湖多年的老者,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敌军占据地利优势,又有重兵埋伏,我们恐怕难以取胜。”
一名顾辞的亲信,面色凝重,也忧心忡忡地说道。
他们对顾辞的能力虽然有一定的信心,但毕竟敌众我寡,且地势不利,这场战斗的胜算实在太低。
“诸位不必担心,顾将军用兵如神,智计百出,定能化险为夷。”一名对顾辞充满信心的年轻将领安慰道。
“但愿如此吧。”
众人纷纷叹息,心中依然充满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