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安 作品

第43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黑风峡谷深处,寒风呼啸着穿过峡谷,卷起阵阵尘沙。

军营中的火把在风中摇曳不定,投下斑驳游移的光影,仿佛无数鬼魅在营帐间游走。

士兵们缩着脖子,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快步穿梭在营帐之间传递军令。

远处,狼嚎声若隐若现,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主帐内,十数支蜡烛在风中颤动,昏黄的光线笼罩着众人凝重的面容。

帐篷顶部不时传来帆布拍打的声响,更添几分紧张气氛。

铜制的烛台上,融化的蜡油缓缓流淌,在桌面上凝结成不规则的形状。

李威将军身着重甲,立于沙盘前。他粗糙的手指在地图上来回移动,眉头紧锁得几乎要打结。

铠甲随着他急促的呼吸微微震动,映着烛光泛出冷冽的光。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游移,仿佛要将每一处地形都刻进脑海。

“敌军斥候如蚁群般活动,每日送来的情报令人眼花缭乱。”李威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沙盘边缘,“形势紧迫,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这一仗,关系到整个西线的防务。”

十余名将领围在沙盘周围,争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握拳捶打沙盘边缘,面红耳赤地主张立即出击;有人摇头晃脑,不断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建议按兵不动。争执的声音在帐内回荡,却始终得不出一个结论。

“将军,末将认为应该立即出兵!”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拍案而起,“敌军必定是在试探我军虚实,若再迟疑,只怕会错失良机!”

“不可!”另一名年长的将领立即反驳,“敌军行踪诡异,贸然出击恐怕会中了他们的圈套。依老夫之见,应当再观察几日。”

角落里,一道清瘦的身影安静地伫立。

顾辞着一袭青衫,与满帐的铠甲格格不入。

他的目光专注地落在地图上,纤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羊皮纸的表面。

烛光映照下,他白皙的面容显得格外沉静,仿佛置身事外的清风明月。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不时微微蹙眉,又舒展开来。

忽然,一阵尖锐的冷笑打破了争论的喧嚣。说话的是个年轻军官赵明,铠甲擦得锃亮,显然是个爱惜羽毛的主。

他撇着嘴角,目光轻蔑地瞥向顾辞,眼中满是不屑。

“顾大人在这儿站了半个时辰,就知道盯着地图看。莫非还想学那孙武子,在这儿纸上谈兵不成?”赵明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挑衅,“战场上可不是你那书房里的棋局。”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几名年轻军官你一言我一语地附和起来,显然早就对这位文人谋士心存不满。

“战场上可不是读书人玩的过家家!”

“就是,真刀真枪的厮杀,哪是画画地图就能赢的?”

“让文人来参谋军事,本就是荒谬!”

嘲讽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对这位文人的不屑。然而顾辞仿佛未闻,他修长的手指依旧在地图上轻轻划过,追寻着那些标注的斥候活动路线。

他深邃的眼眸中,突然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周围的嘲笑声在他耳中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若隐若现的线索。

“这些斥候的活动轨迹…”顾辞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他的手指在几个关键点位之间来回移动,脑海中渐渐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图景。突然,他眼前一亮,“有问题!”

他快步走到沙盘前,白玉般的手指准确地点向三个位置。

原本喧闹的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突然的举动吸引。就连那些刚才还在嘲笑他的将领,也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敌军斥候的活动表面看来杂乱无章,实则处处透露玄机。”顾辞的声音清朗沉稳,在寂静的帐内格外清晰。他的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带着胸有成竹的自信。

“你这是什么意思?”李威皱眉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下意识地向前倾身,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顾辞修长的手指点向第一处位置,“这里,敌军斥候每隔一个时辰必定经过,表面上是例行巡逻,实则是在为伏兵传递消息。”他的声音中带着令人信服的笃定,“这种固定的时间间隔,绝非偶然。”

手指滑向第二处,“这个山坳地势隐蔽,可轻易容纳千人。斥候频繁出没,分明是在掩护大军调动。若是普通巡逻,不会如此密集。”

最后,他点向第三处,“这片林地看似平常,但斥候却刻意绕行,从不靠近。这反常之处,说明那里必定埋伏着弓箭手。否则,为何要放弃这条最便捷的路线?”

顾辞的分析如清泉流淌,层层递进,令人信服。“敌军在这三处布下伏兵,意图形成合围之势,一网打尽。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

帐内一片死寂,众人震惊地看着这位文人,连呼吸声都变得轻微。李威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是如何看出这些的?”

顾辞淡然一笑,清雅如玉的面容在烛光下显得愈发从容。

“斥候活动

看似随机,但人的行为总会留下痕迹。细心观察,自然能窥见规律。就如同下棋,每一步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杀机。”

那名出言嘲讽的赵明涨红了脸,结结巴巴道:“这、这不过是你的臆测!谁知道你是不是在危言耸听?”他的声音中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傲慢,反而带着几分底气不足。

顾辞摇头,目光平静地看着赵明,“若有疑虑,大可派人查探。倘若我所言有误,甘愿领罚。”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怒意,反而带着一种宽容的气度。

李威沉思片刻,猛地一拍案桌,“传令斥候,立刻秘密查探这三处地点!”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务必小心行事,不要惊动敌军!”

没过多久,斥候便匆匆回报。果然如顾辞所言,三处地点都发现了大量敌军踪迹。

帐内众人看向顾辞的目光已从轻蔑转为敬佩,那名年轻军官赵明更是羞愧得低下了头,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打了一记耳光。

李威郑重地向顾辞抱拳,“多谢顾大人明察秋毫。若非你及时发现,我军必陷危局。是我们先前太过轻视了。”

顾辞微微颔首,“为将者,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智谋,懂得运筹帷幄。勇气可以赢得一时之胜,智谋却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众将领纷纷点头称是,眼中的敬意更深。

他走到沙盘前,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已识破敌军埋伏,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着,开始在沙盘上布置新的战术。

众人不由自主地围拢过来,认真倾听这位文人的谋划。就连先前最为轻视他的年轻军官们,也都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我们可以佯装中计,引诱敌军露出破绽…”顾辞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战术布置都精准而合理,让在场的将领们不住点头。

帐外,夜风依旧在呼啸,却衬得帐内愈发宁静。

黑暗中,一场更大的较量即将展开。顾辞的目光坚定而锐利,他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战斗,更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而他,已经占据了先机。

烛光摇曳,在他清俊的面容上投下明暗变幻的光影,仿佛预示着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然而他的眼神始终沉稳如水,胸有成竹。

这,正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风范。在场的将领们看着这位文人谋士,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敬畏。他们明白,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战场上,智谋有时比刀剑更为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