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小可爱 作品

第10章 临别之际,入宫辞行!

第十章:临别之际,入宫辞行!

夜晚,诚意伯府上。

“父亲,刚刚宫里来人。”

“把您白天送去的辞呈,给原封不动的退回来了。”

刘伯温的长子刘琏,迈步走进书房,一五一十的把情况说了出来。

那张略显削瘦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忧色。

此刻,刘伯温正站在窗前,负手而立,抬头仰望着云中时隐时现的残月。

书案上,烛火被风吹得摇曳乱舞,同时将他单薄的身影抻得笔直修长,随着一声轻轻的叹息。

“唉”

“果然还是晚了一步吗?”

当辞呈送上去的同时,他似乎预料到了这种结局,并不太感到意外。

如今,也证明了,朱元璋没有减弱对他的防范之心。

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很难活着走出京城了。

仿佛预料到了自己的未来,刘伯温百感交集,却又无力做出改变,不由得心灰意冷。

虽然如此,但他还没愚蠢到要抹脖子上吊,自寻短见。

那样,顶多是遂了别人的心愿,而害了自己。

能做的,也就是在复杂艰险的局势中,尽力周旋,以求保全身家性命。

仅此而已!

漫长的思考过后,刘伯温终于转回身来,目光平静地看向儿子,把烦恼强行压在心底。

“琏儿,饭应该好了吧?”

“咱们吃饭。”

三天后。

李善长这边,阖府上下基本收拾妥当。

那些金银细软和字画文玩,已全部装载上车。

而家具之类的,也找到了买主出手,换成了腰包里的现钱,作为发家致富的启动资金!

林林总总,一共塞满了十几辆大车,场面蔚为壮观。

除此之外,李善长房里的娇妻美妾,以及两个儿子,也全部随他起行,带回定远老家

出发前,还有一件不得不办的事。

那便是亲自去趟皇宫,向朱元璋做最后的道别。

毕竟。

原主与之相伴了很多年,两人既是君臣,亦是老友。

马上要走了,不去见见,难免说不过去。

这天一早,在几名美妾的服侍下,李善长第一次穿上了官袍,整个人气匀风清,精神抖擞。

打量着铜镜中的自己,他伸了个懒腰,随口笑道。

“怎么样?”

“老爷穿这身衣服,还算合体吧?”

毕竟,是李善长的存在,让她们脱离了贫穷困苦的出身,过上了前所未有的优渥生活。

面对给了她们荣华富贵,彻底改变命运的金主,哪里有胆子得罪?

自然是个个都百依百顺,巧言欢笑。

生怕自家老爷哪天不高兴,从此打入‘冷宫’。

眼见拍马屁的机会来了,立即争先恐后,围上来夸奖一番。

“老爷你这是什么话?”

“岂止是合身,这身衣服,简直就是为您量身定做的啊!”

“别人谁都不配穿!”

“没错,咱家老爷的精气神,比年轻小伙子都不差。”

“要不是厌倦了朝堂,主动辞去了中书省丞相的职位,至少还能干二十年”

言及至此,李善长暗暗苦笑。

心说;你们可饶了我吧!

如果再干下去,等哪天朱元璋翻脸不认人,开始清理功臣集团,一准先拿我开刀!

老子还是离他远点吧!

免得到时候,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即使不死,也得扒层皮!

“都在家乖乖待着!”

“等老爷回来,咱们即刻出发,一起回去过好日子!”

虽然李善长清楚,自己这些妻妾的话未必尽实,多少有几分恭维吹捧之嫌。

但仍然很爱听。

挨个拍了拍她们娇嫩的脸蛋儿,随口嘱咐几句,便转身出门,去往皇宫大内

“禀告陛下!”

“原中书省左丞相、兼光禄大夫,李善长求见!”

朱元璋听罢,眉毛微微上扬,连忙离开座椅,起身相迎。

看得出,他今天心情很不错。

望见那道久违的身影,又迫不及待地快走几步,来到了大殿之外。

老友相逢,免不得要寒暄几句。

“善长啊,这么多天没见,你可是让咱好生挂念。”

“要是你还不来,咱都要放下手头的公事,亲自到府上看你了!”

很快,李善长走到近前,准备俯下身去,按照君臣关系,恭恭敬敬地行个大礼。

“老臣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

动作刚到一半,就被朱元璋给拦住了,并顺势扶起。

“免了,免了!”

“咱们名为君臣,却私交甚密,这又不是上朝,用不着讲那套繁文缛节。”

“不必拘束,尽可能随便一些!”

说着同时,两人互相挽着手,并肩走进了大殿。

这种亲密无间,超越了君臣的情谊,刘伯温从不曾体会到。

连李善长都觉得,此时的老朱依然是有些人情味的。

不像后来,发疯似的的挥舞屠刀,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把洪武年间的开国元勋,几乎一扫而空!

“来人,给李先生搬把椅子!”

“再泡壶好茶!”

走进大殿,朱元璋立马吩咐下去,安排座椅茶水,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

或许,他本就知道,身旁的这位老臣即将离开京城,返回乡里,所以放下了内心的戒备,显得格外热情。

待到两人分主次落座,又主动寻找话题。

“善长啊,你身体好些了吗?”

“需要的话,咱叫御医再给你号号脉?”

“药材什么的,都不是问题,宫里面应有尽有。”

听罢,李善长微微一笑。

“托陛下洪福,臣现在已无大碍。”

“但诊病的郎中说了,仍需静心调养,不可过度操劳。”

“所以,臣此番前来,就是向陛下辞行的。”

“我们一家老小,不日即将返回故里,远离凡尘喧嚣。”

话音未落,朱元璋眼中闪过了一丝莫名的意味,看上去似乎很是不舍。

“嗐,这是何必呢?”

“你年岁大了,想安心养老,避免被事务缠身,此乃人之常情。”

“中书省丞相的位子,大可以让那些后辈顶替嘛。”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走呢?”

“干脆就留在京城,早晚有事,咱也好向你请教一二。”

“闲暇之余,就进宫陪咱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