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猫猫头 作品

分卷阅读186

造成这样的局面,尤其是在联邦九成以上的公民都对古植物有极高热情的当下。

总而言之,官方人员像很多玩家一样,对地图的奇特之处视而不见。

咳,毕竟,她的眼神也不好使呀。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里的风景可真美,比首都星某市郊刚落成的种植基地好看多了,不敢想象,如果她们居住的星球也像这里一样草木丰茂,那该有多幸福!

她难得放任自己做了一次白日梦,结论是,真香。

可惜,那不知道要多少年后了,可能那时她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需要人搀扶才能走出家门,看一看苍翠的林木。

有点可怜啊。

唉,还是想点别的吧。比如,种植基地的组培苗们。

不知道它们现在长大了吗?能卖了吗?她是说,她的钱包已经迫不及待了。

第80章 终于痊愈啦(修)

首都星古植物研究所繁育基地也被人称为种植基地, 建立的主要目的便是种植植物,繁育种子,再用种子培育出更多的植物, 繁育更多的种子,并将它们向全联邦推广。

因此刚竣工没多久,就有大批大批的植物入驻, 并划分出多个区域。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个仿生蜂巢, 无数仿生蜜蜂在叶丛间“嗡嗡”振翅。

天气转凉,研究人员根据植物的习性调控出适宜的温湿度,以确保植物能茁壮成长。

一区是播种区, 这里开辟了数千亩肥田,专门用来播种前段时间收获的草种及从他处收集到的多种作物种子,如小麦、油菜、香菜、菠菜等等。

二区是作物定植区,种子在播种区发芽生根, 长出两三片真叶后,就会被转移至定植区, 进行下一阶段的养护。

张小宁提供的西红柿植株、济青提供的花生苗,以及更多热心公民赠送的多种植物, 都被安置在二区。

值得一提的是,几个月前种下的西红柿小苗已经结出了红彤彤的果实,又大又红, 看起来分外诱人。

可惜不能吃,研究人员只能一边流口水,一边将完全成熟的西红柿残忍解剖, 剥离出富有活力的种子, 再次播种。

三区是水田区。

水田里,数位研究人员穿着连体防水服, 手里拿着绿油油的秧苗生疏地插着秧。

因为是第一次种,研究人员心里也没底,为了不浪费宝贵的种子,插秧这件事没用种植机器人,而是选择自己上手。

顶着不算炽热的太阳,常年坐办公室的研究人员依旧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还好她们人多(其实是抓了壮丁),秧苗数量又少,所以本次插秧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虽然秧苗插的歪歪斜斜,好在成活率很高,几天的缓苗期过后,水稻便开始疯长,一天一个样,乐得研究人员合不拢嘴。

全都是香喷喷的大米饭啊!

四区则是小苗培育区,各种组培苗及水培、扦插苗都汇聚在这里。

无性繁殖出的小苗根系少,生命力也不如播种苗旺盛,需要精心照顾,此时在充足的水肥光照下,它们也卯足了劲努力成长着。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组培苗都会送到这里,生命的延续依赖基因的多样性,组培产生的后代基因与母体一模一样,不具备太大的价值,因此只有少数组培苗被送来四区,更多的则是作为“基因污染特效药”免费发放给患者。

五区就是林木区,目前只有两种树木——栾树和可可树。

栾树整齐地种成一片树林,主要用来收种子,不过因种植太晚,它们并没有像校园里那些一样结了满树红果,只有满树的绿叶。

可可树倒是兑换时就带着果子,只可惜研究人员头一次接触可可树,养护不到位,果实只留下来三成。

留下来的果实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成熟,成熟后也不会第一时间拿去制作可可,而是留种种植。

在联邦第一座繁育基地,没什么比繁育植物种子更重要。

恰好,校园和研究所大楼下的栾树种子都成熟了。

在网友们的注意力被秋日活动吸引的时候,勤劳的工作人员已经拿起工具,悄悄将所有果实摘下。

小灯笼一样的朔果里,只有几粒圆圆的黑色小球,这就是栾树真正的种子了。

工作人员将种子带回繁育基地,先在播种区育苗,待它们长成之后,就会定植到林木区。

秋天,无疑是收获的季节。

但同时,它也是种植的好时节,比如某些春夏开花的秋植花卉。

桃源星。

时昭正坐在草坪上,将刚兑换出的花毛茛爪子埋进湿润的珍珠岩里催芽,旁边还摆放着一大摞各种型号的花盆,一大堆种球及

多种草花种子。

小一坐在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