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十五 作品

第460章 心中有秤,遇事不慌

第460章 心中有秤,遇事不慌

她拖着裴怀霁便往回跑,哪里顾得上身为王妃的气度与风范。

她略带哭腔的道,“咱们不会是中了旁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了吧?”

可二皇子妃都那样了,她还能腾出手来害他们家的大宝小宝?

未免也太厉害了些吧。

裴怀霁的眼眸也盛满了担忧,“宫里头如今可不止二皇子一家。”

花思蓉想到除了几位皇子皇妃,还有皇帝的后宫嫔妃,只觉得自己还是掉以轻心了。

谁能想到,这些人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都敢搞小动作呢。

庆幸的是,他们刚进宫门不久,便遇上了个眼熟的小公公。

“月王殿下府上的两位小主子,得了仙妃娘娘的青睐,如今正在太液池的湖心亭里,吃点心呢。”

两口子听了面面相觑,皇帝无子的小老婆,缘何会跟他们家的两个小东西,和(huo)到了一处去?

不过,这也算是个好消息了。

至少不像是陷进了什么阴谋诡计里去,要不然也不会特意遣个小太监过来。

夫妻二人匆匆忙忙赶到太液池,正要坐船去湖心亭。

大宝小宝欢快的声音,便从湖面传了过来。

原是他们乘了小舟,正要靠岸。

言嬷嬷看见两位主子,告罪道,“老奴领着两位小主子原是要出宫门的,不曾想在途中遇到了仙妃娘娘的轿撵。

仙妃娘娘瞧两位小主子生得玉雪可爱,便邀了一起共赏太液池。”

“两位小主子刚受了惊吓,可又忍不住对泛舟游湖,起了好奇心。老奴想着,小孩子忘性大,有了其他玩儿的,说不准便不记得先前那一遭了。”

“又有仙妃娘娘盛情相邀,老奴不忍拒绝,这便……老奴擅做决定,自知有罪,回府后,请主子只管责罚便是。”

花思蓉的确有些许不虞,但宫里头的势力错综复杂,言嬷嬷好歹是宫里头出去的老人儿。

什么人能见,什么人不能见。什么人能拒,什么人不能得罪。

她心里自然有杆秤在。

她没说要不要罚言嬷嬷,只问,“我与王爷可要去给仙妃娘娘磕个头?”

她可是看见了的,两小只从那什么仙妃娘娘手里,薅了不少好东西的。

虽不知对方是单纯的喜欢大宝小宝,还是另有所图,但该有的礼数,不能废。

至少,他们月王府的人,不能落人话柄。

言嬷嬷对着二人行了一礼,“仙妃娘娘特意嘱咐了,两位主子不必特意去见她。她今儿也是临时起意,与两位小主子合了眼缘。

贸然之举,还望您二位莫要计较她一个久居深宫的老婆子,一时冲动下的越界之举。”

“娘娘说,今日宫中人多事多,她便不专程与你们见面了。娘娘还说,来日方长。”

花思蓉也觉得今日宫中不太平,还是早些回自己府上,稳妥些。

故而,仙妃娘娘的避而不见,倒是好事一件。

裴怀霁顺手接过大宝,却忍不住若有所思。

--

湖心亭的仙妃娘娘,遥遥望着岸上其乐融融的一家四口,眼里划过温情,她忍不住拿帕子附在额间。

这帕子还是两小只礼尚往来,送她的谢礼呢。

据说还是月王妃亲自绣的。

心腹不忍,问道,“娘娘做梦都想见一见王妃,怎的如今近在咫尺,却躲着不见呢?”

仙妃的目光,略过波光粼粼的湖面,那抹浅浅的忧伤消失不见,“不是不想见,而是不能。”

今日,能借着太后寿诞,远远的见她一面,又能与两个小辈泛舟一回,已是满足。

她这辈子,刻在骨子里的两个字,便是知足。

她不能不知足,坏了孩子们的前程。

“走吧,是时候去见一见陛下了。”

心腹神色间闪过迟疑,“娘娘?”

仙妃没有再说话,她仔细折叠手中绣帕,小心翼翼的放进袖袋,仿佛什么稀世珍宝般。

她看向岸上花思蓉一家消失不见的方向,抬手扶了扶发髻上的簪子,想着接下来要走的路,心中并无多少后悔,反而有种不一样的轻松。

---

三日后,宫里传出消息,盛宠一时的仙妃娘娘,为了给太后和皇帝祈福,自请出家清修。

随行的,还有二皇子府的温侧妃。

听闻是二皇子府上,最近不太平,温侧妃是为皇子妃和小皇孙去祈福的。

虽然众人心中猜测不断,但也只敢私底下议论。

花思蓉与言嬷嬷商议,“咱们要不要去打探打探那位娘娘的行迹?我又有些担心宫里头水深,招惹了什么是非。”

“哎,原本我与那位娘娘也是没什么交集的,她是在宫里得宠,还是因着什么原因被迫离宫,我都是不在意的。

可嬷嬷也知前几日,我瞧了她赠给大宝小宝的东西,虽不是样样精品,但每一样都是用了心的。”

“虽然这些东西,可能是她准备留给自己生的小皇子的。可惜子嗣缘分的事情,不好说。

如今大概是看淡了,又与咱们家的这两个,有了眼缘,这才随手赏下来的。”

“可就凭着大宝小宝回来还念叨这位娘娘,我就知道她人定然是不错的。叫我如今做个没事人,我这心里头也过意不去。

这大概就是拿人手短,吃人手软?”

言嬷嬷听了花思蓉一席话,忍不住心中感慨万分。

看吧,有些人即便经历了万般劫难,心底深处,依然会因为旁人的善意,而柔软触动。

作为知情者,言嬷嬷虽不能直接给花思蓉道明这其中的缘由,但稍稍提点一二,还是可以的。

“王妃不必过于担心,仙妃娘娘在宫里生活了这么些年,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断不会有平安出宫的机会。

依老奴看,这对仙妃娘娘而言,反而是件好事呢。”

“陛下如今年迈,身子也大不如从前,她出宫了,虽落发为尼,清苦了些,但在老奴看来,也是远离了是非之地。”

花思蓉沉思,“嬷嬷说得在理,左右那位娘娘出宫了,待以后关注她的人少了,咱们再悄悄送点子东西给她便是。”

言嬷嬷甚至有些热泪盈眶的感觉,她赶忙低垂着头颅掩饰,“两位小主子能得了仙妃娘娘的喜欢,得益于王妃您的教导,这才让小主子们,人见人爱的。”

“说起来,都是王妃您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