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接受再教育
甩开一些杂七杂八的念头,找老支书好好聊聊这几天的安排。
最终,朱雪峰和老支书约好。
下午在村民的带领下,去田地学习村民务农,晚上由村长介绍村里情况,主要是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
明天全天安排去八达岭长城,了解抗击异族入侵,了解长城的历史,晚上由村支书讲革命经历和胜利的不易。
第三天由村民带领进山,寻找各种菌类和其它山货,切身感受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决心和毅力,也培养学生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
第三天下午带着满满的学习收获返回城区。
老村支书对朱雪峰的计划非常赞同,的确既从思想上得到了净化,又从认识上开展了教育,也从行动上切实体验了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了解了胜利的来之不易和增强了守护胜利成果的决心。
轧钢厂厂办及宣传人员、班长、副班长及另两位筹备组的同学,也对整个计划表示了高度的认可和赞同,大家一致决定就按这个计划,开展为期三天的教育活动。
当计划传达下去后,同学们也是很开心,表示一定抓住这次宝贵的受教育机会,净化思想,进一步坚定决心,勇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班长组织将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组七人,副班长王卓及体育委员叶阳被紧急调入筹备组,确保每组一个负责人,而朱雪峰单独与各方保持沟通交流。
下午的田间活动,田间地头都插满了彩旗,四面横幅也挂在不远处的大树上,气氛很是热烈,这活动倒是像模像样。
秋玉米刚种下不久。
大家表现的很踊跃和认真,在学校每学期都有务农课,每个班都有一小块自己的实验田,可与真正来到农田,差别还是很大,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主动询问,学习栽培知识,倍感新奇。
尤其是女生,明显的好奇心比男生还重,没一会就主动上手了。
宣传科的同志一直在寻找最合适的镜头,胶卷贵啊,一卷就得十几到三十几块,洗照片更贵,据说一张就得一到三块,不能瞎照。
村民也教的很认真,每组都是两个村民,能教教城里的学生娃,也是一件很兴奋的事。
看到双方都其乐融融,朱雪峰笑了,单位的老同志讲过,当年下乡刚开始的确是这样。
可没多久,学生的粮食吃没了,一个个眼里冒绿光,天天盯着村里的鸡和羊,矛盾就出现了,然后……
朱雪峰给老村长递了根烟,村长有些诧异,这学生抽烟,可看他安排和协调事可一点都不像学生。
接过来看了一眼,大前门,有些舍不得,朱雪峰直接上了火,村长也就抽了。
朱雪峰也点了一根,和村长一样蹲在田埂上,两人就着村里的情况聊了起来。
村里这几年收成也不好,前几年的折腾也伤了村子的元气,因为靠着八达岭,过得比别的村子略好一点。
村里也是养了三头猪,基本情况和千山的牛村差不多,情况略好,朱雪峰知道,要十几年后这里才开始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同样的困境。
山区土地大都贫瘠,这里也没有多少地头合适种粮食,也是以玉米、高粱、土豆、红薯为主,据说以前还有地方可以少量种点水稻。
朱雪峰建议多开点荒,不需要成片,议再种点黄豆、油葵试试,这两玩意不挑地,黄豆追加点农家肥就行,关键这玩意现在好像很紧俏,这两种作物比较耐旱,对土地自身肥力要求也不高。
时不时浇点水更好,可这地方就是缺水,水利工程还没开始呢,后世闻名的龙庆峡还得好几年。
现在是大生产模式,都是集中劳动,小片种植很少,都在村子周围,要是到处小片开荒,可就没法集体劳动了,不符合要求了。
村长有些犹豫,朱雪峰开导了一下,画好责任区,劳动量大体平均不就没问题了,这山区种地就应该因地制宜,不适合所有人一起集体劳动,大块成片的地少啊,又不是平原地区。
这已经有了分田包干的意思了,难怪村长纠结,朱雪峰也没法再说,只能等他们自己权衡了。
再找些合适的地方种点葡萄,这玩意除了开花的时候要注意浇水,其它都非常适合山区栽种,阳光、气温、土质都非常适合。
这些都是在图书馆查的,再结合自己后世的了解,针对性提的。
村里养的猪,朱雪峰见过了,瘦骨嶙峋,看样子很难养到一百二的收购标准,结合猪饲料学习体会,也简单的提了一些建议,养不肥,但解决达标还是有希望的,多喂点青饲和红薯藤,多少应该能好一点,其它的村里估计也没有,也就没提。
这葡萄村里倒是种了一点,都在院子了,油葵也有,村外的田埂边零零碎碎也有几十颗,因为不是粮食,现在都没有在意。
黄豆倒是也有,是种了磨豆腐的,数量很少,黑豆也有一点,村里还有几头大牲口,这黑豆子也是牲口的保命粮。
村长诧异朱雪峰的农业和养殖知识,表示很有兴趣试一试。
“如果能达标,可以多养点猪,城里的各个单位都缺,要能换点钱,村里也能良性循环起来。”
村长苦笑,没有起步资金,怎么良性循环,这个没有办法,朱雪峰也不能掏出钱来解决村子里的问题。
但是千山的养殖经验倒是可以交流交流,有了下蛋的鸡和出肉的兔子,资金积累应该也能加快不少。
“小子,真看不出你……,唉,下半年再按你说的弄点养殖和种植,我们争取再开点荒,明年应该就好过一点。”
想到长城,朱雪峰忽然有了个想法。
“村长,您听听我这个主意怎么样?现在的长城开始修复,不是一直缺资金吗?”
“是啊,修了好几年了,就是因为一直没有资金,所以才只修了一点点,现在更是困难,其他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能力进行修缮。”
“修长城你们村子也要出人吧。”
“那是当然,我们村子最近,最方便。”
“您听听我这个主意怎么样?”
朱雪峰和村支书一阵低语。
按老村长的说法,现在来游览八达岭的游人也不少,每年也是几万人以上。
朱雪峰的主意很简单,就是随手设计了两张纪念卡,一张纪念卡叫我登上了长城,背面是我为长城修复捐赠了一块砖,每位游人捐赠两毛钱就可以获得这张纪念卡。
另一张纪念卡叫我登上了好汉坡,背面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面值两毛,都留个签名的地方。
村支书沉默了一会儿,两眼凝重的抬起头。
“这主意看起来不错,可是人家愿意花两毛钱捐一块砖吗?或者花两毛钱换一张纪念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