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进行中 作品
第283章 王二梅决定
在盖房子的时候,王二梅也会帮着干活。罗玉兰现在对她的印象已经改观了。
开门就看到她正在哭,而且哭的就快要脱力的那种。
“怎么了?”
“玉兰,怎么办!你看看我的肚子。”
罗玉兰的视线停在了王二梅的肚子上。这是怀孕?
她一把拉住了王二梅的手腕,怀孕的脉象她看过好几本书,大概还是知道的。
“玉兰。我怎么办?”虽然上辈子没有生下孩子,可是真的怀孕过。
一开始她真的没有注意可是这几天天暖了,小妹把自己的衣服送过来她换衣服才发现了肚子这样了。
罗玉兰放下王二梅的手腕“嗯,你想的对了。”
这时候王东升过来了。玉兰怎么在门口待这么长时间?
“我没事,你告诉我娘一声不用担心的。”
王二梅现在就是低着脑袋掉眼泪,这是一辈子的痛。
罗玉兰也不知道怎么劝了。按照她的本心的想法来说,这个孩子不能要。
可是呢就算是她不要这个孩子将来找男人还是找不到好的。
还是完全去是看她自己怎么决定了。
王二梅转头离开了。罗玉兰想要叫住她,最后还是没有张嘴。不能劝,让她自己去考虑。
晚上娘三说起了这件事了。
“这个苦命的孩子。”于美英叹气。
唐小雨听了小姑子的话,突然间想到自己了,她悄悄的摸着自己的脉搏。她对于摸脉还是不行的,也摸不出来。
成亲已经两个多月了,以前没有注意,今天听了这话来才想起来自己有可能怀孕了。筆趣庫
“玉兰啊,要是二梅想要你帮着打胎,你别同意啊,那可是伤福气的事。”
“娘,我也不会。对于怀孕我还没有学。不过也要学了,我大嫂说不定怀孕了呢。”
罗玉兰这话本来是无心的,就是随口这么一说。
“玉兰,我帮我把脉看看?”
她的
胳膊放在了婆婆的身上。
罗玉兰也觉得挺有可能的,她坐起来,摸上了大嫂的脉。
今天刚刚摸过王二梅的脉象,还记着怀孕脉象的手感。
大嫂的不明显,不过也和自己的脉象不一样。
“大嫂。我现在摸不出来,你的脉象和王二梅的不一样,和我的也不一样,还是等到下个月再说,我觉得很有可能了。”
于美英听了闺女的话,惊喜的握住了儿媳妇的手。
不过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期待“能有当然好了,没有也没事的,小雨的年纪还小。”
唐小雨也握住了婆婆的手“娘,其实我非常的想要一个孩子。
“我想要怀孕,我想要孩子。”
“小雨,别有心理压力,能有更好了,没有也没事的,别多想。”
“大嫂,现在还不能确定,不过你可是要注意点,家里的活计你还是别干了。你期盼孩子,现在就小心点。”
“嗯。我啥都不干了。不管有没有,等到日子到了就知道了,娘,玉兰你们娘俩受累了。”
“有什么累的?”于美英现在心里非常的激动,不过不敢说出来,她怕说出来就会不灵了,也怕自己失望,更加的不想给儿媳妇心理压力。
一直到了半夜还没有睡觉,还不敢翻身,就怕影响了闺女和儿媳妇休息。
第二天,推磨的事是王东升和春生他们两个干的。唐小雨就是坐在一边看着。她看着活计着急,可是想着自己的愿望,还是忍了下来。
老王头看着今天的状态,心里也有了猜测,这样挺好的。至少在家里的人有个寄托了。
王东升自己推着小车在村里卖豆腐,罗玉兰赶车去了唐庄。现在别的村的也有卖豆腐了,不过不多,豆腐还是卖的挺快的。
给唐家剩下了两块豆腐。“玉兰啊,你回去给你大嫂把把脉。”
“婶子,我昨天摸了,可能是日子少,没有摸出来。”
“那天炖鱼的时候小雨就吐了,我就有这个猜想,不过没敢和她们小
两口说。”
“我娘不让我大嫂干啥了,等到过一阵再说。”
“那就行了。”
“婶子,我回去了。”
“玉兰啊,路上小心点。”
罗玉兰刚刚想走,跑过来一个小孩子“卖豆腐的,你等一会儿。”
“咋了?今天的豆腐卖光了。”
“不是,我娘就在后面呢。”
没一会儿过来一个年轻的小媳妇。
“卖豆腐的,我家六月初八那天要用豆腐和豆片,你看看初八早上给我们送过来行不?
现在天热了,放一宿也怕坏了。”
“你们要多少?”
“一盘豆腐,十斤的豆片。”
“那行吧,不过豆子你要先给我的。”
“行啊,你现在就跟我回去。婶子,我走了啊。”最后是和小翠说话呢。
“去吧,二成的日子定在了初八?”
“是啊,婶子去吃席。”
“一定的,一定的。”闺女回门,全村都来了,村里有事一定会去的。
罗玉兰跟着把豆子称回来。到家说了这件事。
“那初八半夜就得起来。”
罗玉兰下午再次的上山了。看着也没有什么活计。
下山回来就看到了王二梅。
“玉兰。”
“你这是?”
“玉兰,我想留下这个孩子。”
罗玉兰已经明白了王二梅的想法了,上辈子直到死,也没有自己的孩子。这辈子这样,也没有人要了。这个孩子虽然不知道是谁的,可是总归是自己生下来的,以后的日子也有伴了。
“你自己想清楚就行了。”
“玉兰,我一定会生下这个孩子的。”
罗玉兰点头。王二梅的日子现在已经这样了,还能再难到哪里去?
“就是这个孩子以后你会告诉他爹的事情吗?”
王二梅苦笑。“我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怎么会告诉他?他自己知道了我也没有办法。”
没有不透风的墙,生活在村里,要是孩子知道了,也不会隐瞒他的。
“嗯。你还有粮食吗?晚上给你送点过去。”
“玉兰,我记着你的好。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