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转移视线

 “村长。”杨喜儿给他喂起了定心丸,“大可不必担心周边村子会赚走咱们的银钱,重要方子都捏在自己人手里,旁人顶多只能跟着蹭口汤喝。”

 “但就是这一口汤,足够将大家团结起来,日后咱们村子若是遇到什么麻烦,绝不至于孤立无援。”

 言外之意便是,她即便帮助了其他村子,也只是让他们赚一些小钱,真正的大钱,最终只会让本村人赚。

 并且,因着两村有利益关系在,往后遇到困难,也会同舟共济。

 村长再一次为自己的狭隘心胸感到后悔。

 明明很久之前,杨喜儿便跟他说过合作共赢的道理。

 他听是听进去了,但到底是穷怕了。

 因而,一旦涉及利益,他就舍不得放手。

 “杨氏,你放心。”村长语气认真,“回村后,我会亲自带人去杏花村,教他们如何制作一次性碗筷,绝不为难他们分毫。”

 “这就对了。”杨喜儿满意地点点头。

 其实,她也并非大公无私的菩萨心肠。

 之所以愿意帮助杏花村脱贫致富,一方面,身为商人,自然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另一方面,则出于她的私心。

 桃花村三番五次挑衅她,饶是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了。

 是以,她决定团结起周围的村子,让桃花村也尝尝被孤立的滋味。

 届时,她就不信治不了那群刁民。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村长刚准备起身告辞,沐青林就大步走了进来。

 “大嫂,村长,有好消息!”沐青林满脸喜色。

 二人齐齐望着他,等着他说下文。

 沐青林提高了声音:“方才丽娘姐派来小厮,说四大家族的酒楼要订购咱们村的泡菜,各要一百五十坛!”

 “当真?!”村长激动的满脸通红。

 “自然是真的。”沐青林将手中的几张纸递给杨喜儿,“嫂子,这是各家酒楼掌柜和丽娘姐签的契书。”

 杨喜儿接过,快速扫了一眼,点了点头:“四大家族都是大主顾,我便没有卖他们高价,还是二百文一斤,等货款结清,我便让人将银钱送回村。”

 “成!”村长咧嘴一笑,“那我就不耽搁了,得赶紧回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乡亲们,最晚明日就将泡菜送来!”

 村长走后,杨喜儿来到存放食材的库房。

 算算日子,辣白菜可以吃了。

 这还是她上次回城时,顺便搬来的两坛。

 发酵了近半个月的泡菜已经十分入味,入口便觉酸、甜、脆、辣。

 杨喜儿尝了一块,十分满意。

 当即决定让厨房将这两坛辣白菜切好,并用小碟子盛着,免费赠送给每桌的客人品尝。

 金厨娘有些错愕:“东家,这么好吃的东西,当真不收银钱?”

 “我岂会做亏本生意?”杨喜儿淡淡一笑:“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你且等着瞧吧。”

 等这些富家小姐们尝到了辣白菜的美味,怕是要抢着来给她送银子的。

 果不其然,辣白菜一端上桌,便被一抢而空。

 “还有吗?再来一碟。”

 “我这桌也要。”

 “我们要两碟。”

 一时间,各个包厢的加菜声此起彼伏。

 杨喜儿上前,歉意一笑道:“诸位客人,实在抱歉,这是小店最近开发出的新菜品,名为辣白菜,今日店内只有两坛,已经全部送上各位客人的餐桌。”

 众人闻言,纷纷露出失望的神情。

 “杨老板,那我们何时才能吃上新的辣白菜?”有人迫切问道。

 杨喜儿微微一笑:“近日便可以,只不过,由于辣白菜制作工艺繁琐,且颇为耗时,故而数量很少,还请客人们耐心等待。”

 一听数量少,有心思活络的小姐赶紧解下荷包,掏出一锭银子放到桌上,高声道:“杨老板,我先订上一份。”

 其他反应快的小姐们也立刻跟风。

 很快,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几乎每桌都预先支付了定银。

 杨喜儿可做不出有钱不赚这种事。

 她当即让人统计了预定辣白菜的顾客信息,而后心安理得收了银子。

 一通操作下来,简直看呆了一旁的堂倌们。

 外人不清楚,但他们身为树林村村民,再清楚不过,眼下村里最不缺的,就是辣白菜。

 东家就凭借几句话,便让大家慷慨掏银子,实在太厉害了!

 尤其是沐青青。

 她看向杨喜儿的眼神,全然变成了崇拜。

 当初她之所以想来给杨喜儿帮工,目的就是为了学习如何做生意。

 可经过这大半年的相处,她越发认识到自己同大嫂之间的差距。

 想要出师,且早着呢!

 忽悠完顾客,杨喜儿前脚刚踏进中院,就见栓子急匆匆向她跑来。

 “怎么了小栓子?”杨喜儿见他跑得急,生怕他跟当初小小一样磕破下巴,赶紧一把将他拉住。

 栓子笑出一口小白牙:“东家,许先生让我来请您过去一趟,说有事要和您说。”

 杨喜儿一愣。

 自打许秀才教小头以来,一直从未主动“请过家长”,今日突然找她,她怎么心里有些紧张呢?

 果然,一旦当了家长,对于老师请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心慌。

 杨喜儿默默叹了口气,跟着栓子去了许秀才的房间。

 “许先生,我可以进来吗?”

 门虽然开着,杨喜儿依旧敲了敲门。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才抬腿走了进去。

 虽说许秀才是她请来的家教,她是许秀才的雇主。

 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师的地位都是崇高的。

 别看她之前敢扇许秀才耳光,如今全家怕是没人比她更尊师重道。

 毕竟,小头能不能考上白鹭书院,可都靠许秀才了。

 一进屋,她就见许秀才正手把手在教小头写字。

 杨喜儿不由得压低声音:“许先生,请问找我来所为何事?”

 许秀才松开小头的手,交代他要认真练习,而后将杨喜儿请到了室外。

 “东家,小头的确是个聪明孩子,短短几个月,已经将启蒙知识学得差不多了,眼下看来,无论是背诵还是书写,都没什么大的问题。”

 杨喜儿听着许秀才夸小头,一颗悬着的心渐渐落下。

 然而,这个时候,往往都会紧跟着“但是”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