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垂钓老渔翁 作品
第211章 说服其他人
一间破旧的茅屋里,正在收拾行李的妇人,对一旁抽旱烟的一家之主说道。
“那能怎么办?村长都发话了,我们要是现在走了,指定会被全村人骂。”当家的也是一脸愁容。
私心里,他们是相信沐可希的,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是一个村都是同根同族的,其他人不相信,他们能怎么办?
他们要真跟着沐可希他们走了,发生地震了还好,要是没发生,村里人的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
“但是咱们顺子才五岁啊,要是真的发生了地震......”妇人说道,眼里满是担忧。
当家的嘴里的旱烟抽得更快,似乎在想一个万全之策。
“要不我们把顺子送出去,这样就算发生了地震,咱们家顺子也能活命。要是没发生,就说顺子调皮,跑出去玩了。”妇人突然说:
“村长和村里的其他人,总不会和一个‘贪玩’的小孩计较吧?”
虽然违背宗族的下场很惨,但是作为母亲,她真的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孩子置于危险中。
当家的看了看外面的夜空,叹息道:“就这样办吧。”
“爹娘,咱们一起走!”躲在门口偷听的顺子,跑了出来,脸上满是泪水。
他不知道地震是什么,也不知道父母在顾虑什么,但是他不想和父母分开。
“傻孩子!”妇人轻轻揉了揉顺子的头,替他擦干净脸上的泪水:“哭什么哭?爹娘很快就去接你回家。”
时候不早了,两人给顺子身上披好蓑衣,带了几个饼,便悄悄将人送了出去。
村门口肯定有人守着的,想起村里让人胆寒的村规,两人带着顺子从一旁的小道上离开。
没想到,想从小道将孩子送走的,不止他们一家。
大家毫无征兆地打了一个照面,都在心里暗暗祈祷对方不要多嘴。
顺子看到熟悉的小伙伴,跑过去拉住其中一个孩子的手:“狗蛋哥哥,全子哥哥,花儿姐姐......你们也来了?”
听着顺子一一喊出所有小孩的名字,大家只能尴尬一笑:
“狗蛋这孩子......”
“顺子这孩子......”
“栓子这孩子......”
“......”
话音一出,大家就笑了起来。确认过眼神,都是舍不得孩子的人。
“他婶子,俺就实话说了,俺和当家的贱命一条,但是俺家顺子才五岁啊,俺实在是......”顺子娘擦了擦眼角。
“谁不是啊?”其他人纷纷附和。
“村长这个一言堂也该改一改了!”
“老四几个,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前几日借村规活活打死了老三家的牛,村长都当看不见。”
“今日,直接连王爷和里正的话都质疑,非要害死大家才够吗?”
“是啊是啊。”
“......”
能冒险将孩子送来的,都是对村里的村规不满已久的人。
一时间,小道上满是对村长的不满,对村规的不忿。
但都是老实了一辈子的庄稼汉,能背着村长,将孩子送出来,就已经是他们做过最出格的事了。
让他们去挑战几代人定下来的规矩,他们还真没有这个胆子。
“别说了,在说下去,就来不及了!”男人们打断女人们的抱怨与不满。
“你出去后,记得跟紧条子哥哥啊。”顺子娘指着孩子中最高的一个,不放心地叮嘱道。
被她指着的孩子,十一岁,瘦瘦高高的,看起来是要比其他孩子靠谱点。
其他人也叮嘱自己的孩子,跟紧条子。
“娘,叔叔婶婶,你们跟着我们走吧,没人知道的。”条子拉住一个妇人的手,试图说服其他人。
条子娘满脸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娘一个寡妇,拉扯你长大就不容易了。现在要是和你一起走了,今后咱娘俩就再也回不来了啊!”
“娘得替你守好家里的东西,不让村里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拿去。”
“条子,你出去了,记得照顾好弟弟妹妹。戌时三刻,我们就去把你们接回来。”全子爹说。
耳边传来其他叔叔婶婶的叮嘱,条子眼里的希冀慢慢消失,一颗心也坠入了谷底。
归根结底,他们还是不相信戌时会发生地震。
他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不相信千里迢迢赶来的王爷?
他们村又穷又破,人家有什么好图的?
可偏偏一个两个的,宁愿坐着等死,也不愿相信别人。跟着军队走了,没发生地震再回来不行吗?
可要是真的发生了,那他们还有生还的机会吗?
“娘,一起走吧!”条子拉着他娘的手:“叔叔婶婶,灾难都要发生了,还听什么村长的话?”
“况且,你们都说了村规不合理,老四叔他们做得不对,怎么就非要这么固执呢?咱们一起离开,到时候求王爷,给咱们重新找一个村安家,不比在这里好吗?”
条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在这个村里,他丝毫没有感受到同族对他们母子俩的庇护。相反,有的是各种欺辱与占便宜。
就算没有这场祸事,他也会想办法带他娘离开的。更别说,现在上天给他送来了这个机会。
他虽然只有十一岁,但有的是力气,能养活他和他娘的。
其余人听到条子的话,陷入沉思。是啊,他们村如今,哪还有十几年前那样团结?
所谓的村规,约束的不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吗?
老四那种惹是生非,占人便宜的何时被村规惩罚过?
倒是他们,每天勤勤恳恳的,到成了养着别人的“老黄牛”!
“不要再犹豫了!马上戌时了,再犹豫下去,大家都走不了了!”条子看着天色,跺了跺脚。
怎么这些大人,一个两个的这么不干脆?
“行,咱们走,重新换个地方生活!”顺子爹咬牙,做了第一个出头的人。
有了出头的人,其余人也跟着点头。都是爹生娘养的,为什么他们要留在村里受村长的气?
要不是村长固执、自大,得罪了里正,他们至于过的这么穷吗?
这破村规,谁爱守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