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站在河边,黄豆大小的雨滴急促敲击河面,无比嘈杂。
雨幕加上夜幕,天地愈发深沉晦暗。
桐叶宗鼎盛之时,地界广袤,方圆一千二百余里,都是桐叶宗的地盘,宛如一座人间王朝,主要是灵气充沛,适宜修行,那场变故之后,树倒猢狲散,十数个藩属势力陆续脱离桐叶宗,使得桐叶宗辖境版图骤减,三种选择,一种是直接自立山头,与桐叶宗祖师堂更改最早的山盟契约,从藩属变成盟友,占据一块昔年桐叶宗划分出去的风水宝地,却不用上缴一笔神仙钱,这还算厚道的,还有的仙家门派直接转投玉圭宗,或是与邻近王朝缔结契约,担任扶龙供奉。
雨势渐小,河畔茅屋这边来了三位客人,一位紫袍仙人,正是曾经与左右数次交手的桐叶宗宗主傅灵清,仙人境,属于强行破开的玉璞境瓶颈,使得大道折损,终生止步于仙人境。傅灵清的破境,是无奈之举,若非如此,桐叶宗如果没有一位强势仙人坐镇,根本守不住那份摇摇欲坠祖宗家业,由此可见,傅灵清与中兴老祖杜懋的性格差异。
傅灵清身边跟随一对年轻男女,女子身穿盘金衫子,水红绫裙,衣裙之外罩有一件如云雾缥缈的龙女仙衣湘水裙,脚踩一双出自百花福地的绣花鞋,名为于心。
风流倜傥的年轻男子名为李完用,背有一把长剑,长剑名为“螭篆”,是一件桐叶宗屈指可数的杀伐重宝。
于心和剑修李完用,加上杜俨,秦睡虎,被誉为桐叶宗年轻一辈的中兴四人,成长极快,俱是一等一的修道大材,这就是一座大宗门的底蕴所在。
桐叶宗如今哪怕元气大伤,不谈天时地利,只说修士,唯一输给玉圭宗的,其实就只是少了一个大道可期的宗主姜尚真,和一个天资太好的下宗真境宗宗主韦滢。撇开姜尚真和韦滢不说,桐叶宗在其它方方面面,如今与玉圭宗依旧差距不大,至于那些散落四方的上五境供奉、客卿,先前能够将椅子搬出桐叶宗祖师堂,只要于心四人顺利成长起来,能有两位跻身玉璞境,尤其是剑修李完用,将来也一样能够不伤和气地搬回来。
宗主傅灵清来到左右身边,称呼了一声左先生。
左右点点头。
傅灵清说道:“连同我们桐叶宗在内,一洲所有仙家渡船、符舟、练气士所有咫尺物和方寸物,都已经被书院征用,开始尽可能运载沿海百姓离乡避难,至于其中一些仙家势力为求自保,不愿倾囊相助,也在所难免,书院君子贤人们一番申饬过后,只能说是略有好转,大局难改。不过姜尚真已经率先打开云窟福地的禁制,大举接纳玉圭宗辖境百姓。至于那座四象大阵,随时可以开启,抵御妖族大军的更改天时地利。”
提及姜尚真和他那座云窟福地,傅灵清有些佩服,一旦涌入大量凡夫俗子,天地灵气就会被逐渐瓜分和浸染,原本一座上等福地就要跌为中等福地。而这种“跌境”,不比修士问道,几乎是不可逆的,因为福地的品秩高低,其实就是用神仙钱砸出来的灵气,灵气一旦被千百万的凡俗夫子瓜分殆尽,至多被均摊为一份份忽略不计的延年益寿,但是对于福地的修道之人而言,好似天幕低垂,大道压制越来越明显,大道成就就会越来越“低矮”。
所以设身处地,换成傅灵清住持云窟福地,光是弹压福地本土修士一事,就要焦头烂额,倍感为难。
而桐叶洲山头、修士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习惯各扫门前雪,
例如至今桐叶洲还是没有一条跨洲渡船,反观小小宝瓶洲,老龙城都拥有数条渡船,此外从无剑仙去往剑气长城历练,而浩然天下的下宗选址都不会选择桐叶洲,等等。
左右说道:“姜尚真总算做了件人事。”
人做的事情。
早知道如此,当初御剑远游路过大泉王朝蜃景城,左右那一剑问候就该客气些。
傅灵清没有接话,毕竟如今姜尚真是玉圭宗的一宗之主。虽然境界最高者,还是老宗主荀渊,但是按照山上规矩,名义上,姜尚真已是当之无愧的一洲仙家领袖,就像昔年的傅灵清。傅灵清很清楚,太平世道,这个虚名,很能裨益宗门,可在天翻地覆的大乱世当中,这个名头会很要命。
傅灵清转移话题,感慨道:“若是有那宝瓶洲的山岳渡船,转移百姓进入大山头得到庇护,就会便捷很多。”
左右摇头道:“除了笃定能够吞并一洲的大骊宋氏,没有几个王朝敢这么大举借债打造山岳渡船。”
那种匪夷所思的渡船,是名副其实的以炼化一地山河,规模之大,比世间跨洲渡船更加夸张,大骊宋氏是因为先后有墨家支脉、主脉的鼎力支持,才有机会建成。
傅灵清感慨道:“水落石出之后,才知晓一国君主,魄力犹胜山上仙师。可惜再无机会拜访那位大骊先帝了。”
一份私心,以己之欲,也做得成一桩力挽狂澜的壮举。
当下整个浩然天下的山上修士,对于宝瓶洲国师崔瀺联手大骊宋氏的“先见之明”,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左右对此不置可否。
左右与那崔瀺,是昔年同门师兄弟的自家私怨,左右还不至于因公废私,无视崔瀺的所作所为。不然当初在剑气长城“师兄弟”重逢,崔东山就不是被一剑劈出城头那么简单了。
李完用轻声道:“可惜坐镇天幕的文庙陪祀圣人,没什么实实在在的战力。”
儒家两股势力,一在明一在暗,儒家七十二书院,七十二位儒家圣人的山主,元婴,玉璞,仙人,三境皆有。
此外就是坐镇天幕监察天下的众多文庙陪祀圣贤,其余还有一部分文庙圣人,辗转于光阴长河,寻觅、开辟洞天福地融入浩然天下版图,例如最新开辟出第五座天下。再就是一部分圣贤跟随礼圣,抵御某些极其难缠的远古神灵,暗中庇护整座浩然天下不被摧破。不同于那些学宫祭酒、书院山主,这些陪祀圣贤的陨落,世人往往不知不觉,不见记载,山上修士尚且不知,更何况山下俗子。
这个被誉为傅灵清第二的年轻剑修,早年还是少年时,不知天高地厚,当面顶撞左右,差点被左右毁去剑心,如果不是宗主替他挨了一剑,又有于心替他求情,如今桐叶宗中兴四人,估计就没他李完用什么事情了。
李完用所说,亦是事实。坐镇浩然天下每一洲的文庙陪祀圣贤,司职监察一洲上五境修士,尤其需要关注仙人境、飞升境的山巅大修士,画地为牢,从不去往人间,年复一年,只是俯瞰着人间灯庙陪祀圣贤的下场,就是最大的证明。
一些个让人十分难受的道理,早早先落了在儒家自身。才能够使得那些飞升境的各位老神仙,捏着鼻子忍了。诉苦可以,诉苦之后,烦请继续恪守礼仪。如此一来,才不至于山巅之人下山去,随便一个喷嚏一个跺脚,就让人间千里山河,动荡不安。
傅灵清大怒,“李完用!慎言!”
李完用脸色微白。
温文尔雅的宗主极少如此震怒。
左右说道:“不用做样子给我看。”
傅灵清差点憋出内伤。
对于儒家圣贤,这位桐叶宗的宗主,还真是由衷敬重。
何况这些文庙圣贤,以身死道消的代价,重返人间,意义重大,庇护一洲风土,能够让各洲修士占据天时地利,极大程度消减蛮荒天下妖族上岸前后的攻伐力度。使得一洲大阵以及各大山头的护山大阵,天地牵连,例如桐叶宗的山水大阵“梧桐天伞”,比起左右当年一人问剑之时,就要更加牢固。
左右说道:“李完用所说,话虽难听,却是事实。人力有穷尽,圣贤不例外,我们都一样。”
昔年私自准许杜懋离境的那位桐叶洲北方天幕陪祀圣贤,如今已经落在了扶摇洲人间,与其他圣贤一样,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悄然而已。
只不过世间事,复杂了,就是以讲学家身份,各说功过,相互指摘,名义上讲理,实则争吵分胜负,所以很容易鸡同鸭讲,各自有理,若是简单了,无非是就事论事,双方皆愿意承认一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此讲理,才能相互砥砺,大道同行。
李完用显然有些意外,大为好奇,这个倨傲至极的剑仙竟然会为自己说句好话。
左右看了年轻剑修一眼,“四人当中,你是最早心存死志,所以有些话,大可以直说。只是别忘了,直抒胸臆,不是发牢骚,尤其是剑修。”
李完用最听不得这种话,只觉得这左右是在居高临下以大义压人,我李完用如何出剑,还需要你左右一个外人评点吗?
于心有些着急,生怕李完用再说几句气话,所以她赶紧以心声提醒李完用,左右前辈有些言语,听过就算了。
李完用倒是不敢当面顶撞左右,只是于心的那个“前辈”后缀,让年轻人揪心不已。
前什么辈!
一位剑修御剑而至,正是与左右一起从剑气长城返回的王师子,金丹瓶颈剑修,经常受到左右指点剑术,已经有望打破瓶颈。
先前十四年间,三次登上城头,两次出城厮杀,金丹剑修当中战功中等,这对于一位外乡野修剑修而言,看似平平,其实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战绩。更重要的是王师子次次搏命出剑,却几乎从无大伤,竟然没有留下任何修行隐患,用左右的话说就是命硬,以后该是你王师子的剑仙,逃不掉的。
王师子抱拳道:“左右前辈,傅宗主。”
然后朝于心和李完用点头致意。
两位桐叶宗的天之骄子也纷纷还礼。对于这个原本在桐叶洲山上无甚名气的王师子,俱是年纪轻轻的中兴四人,都十分佩服。原来王师子虽是剑修,去往倒悬山之前,却喜好独自游历山河,并且一直隐姓埋名,始终没有投靠任何一座宗字头仙家,在龙门境瓶颈后,就悄然跨洲远游去了剑气长城,在那边很快就破境结丹,此次跟随左右返回家乡,在桐叶宗忙前忙后,然后这位有了“剑仙胚子”气象的王师子,才逐渐被人熟知。
王师子与左右年龄相仿,喜欢称呼左右前辈,发自肺腑。兴许是得了左右前辈的叮嘱,关于剑气长城那边的事情,王师子一问三不知,至多说些那边的风土人情。
王师子是桐叶洲的山泽野修,左右本意是要王师子去往更加安稳的玉圭宗,王师子却执意留在桐叶宗,这些年帮助桐叶宗一起负责监督大阵打造一事。如今与杜俨、秦睡虎关系不错,偶有冲突,例如在某些事情上与阴阳家阵师、墨家机关师产生巨大分歧,王师子就会被桐叶宗修士推举出来,硬着头皮求助左右前辈。
王师子简明扼要说了件桐叶宗和外乡修士双方争执不休的麻烦事,傅灵清立即给出建议,桐叶宗率先做出退让,左右点头无异议。
王师子告辞一声,御剑离去。
大雨停歇,李完用跟随宗主一起御剑远游,查看一些枢纽山头压胜物的安置情况。
左右站在原地,那女子不知为何没有一起离开。
浩然天下,人心久作水中凫。
左右见她没有离开的意思,转头问道:“于姑娘,有事吗?”
于心壮起胆子问道:“左右前辈,浩然天下九座雄镇楼,南婆娑洲有镇剑楼,传闻是骊珠洞天出身的剑仙曹曦负责看管,扶摇洲也有一座镇山楼,为何我们桐叶洲没有雄镇楼?”
左右说道:“其实有,还是一座至关重要的镇妖楼,正是藕花福地观道观,天底下只有两座洞天福地相互衔接,你们桐叶洲的藕花福地,就与道祖的莲花小洞天相互连接,但是那位观主飞升去了青冥天下,要与道祖问道,文庙那边既然没有阻拦,想必是早有约定。”
于心好奇问道:“事关重大,文庙为何不与老观主打个商量,晚些飞升,或是让老观主好歹留下那座镇妖楼,交由书院管理?那么如今妖族大军入侵,是不是就能够多出一分依仗和胜算?”
浩然天下九座雄镇楼,分别是镇山,镇国,镇海,镇魔,镇妖,镇仙,镇剑,镇龙,镇白泽。
左右摇头道:“许多事情,我们儒家太过吃力不讨好,比如任由浩然天下百家争鸣,不对妖族赶尽杀绝,给予世俗王朝敕封山水神祇的权柄,不具体参与山下王朝的更迭。文庙内部的争执,其实一直有,学宫与学宫之间,书院与书院之间,文脉与文脉之间,哪怕是一条文脉内的圣贤学问之争,也数不胜数。”
左右说道:“说理一事,最耗心气。我从来不擅长这种事情,按照佛家说法,我撑死了只是个自了汉,学了剑还是如此。只说传道授业,文圣一脉内,茅小冬原本最有希望继承先生衣钵,但是受限于学问门槛和修行资质,加上先生的遭遇,不愿离开文圣一脉的茅小冬,更加难以施展手脚,以至于帮山崖书院求个七十二书院之一的头衔,还需要茅小冬亲自跑一趟中土神洲。好在如今我有个小师弟,比较擅长与人讲理,值得期待。”
于心发现这位脾气不太好的左右前辈,说起那个小师弟的时候,破天荒有些笑意。
左右不再言语,大概是左右独有的逐客令了。
于心却还有个问题,“左右前辈明明对我们桐叶宗观感极差,为何还愿意在此驻守?”
左右说道:“你们宗主傅灵清,是个愿意讲理的人,一座山头,只要那个最能讲理之人愿意讲理,那么一地山风民俗,就有机会由浊转清。其次我是得了自家先生和老大剑仙的授意,负责驻守桐叶洲,不是驻守你们桐叶宗。既有一身剑术来自此方天地,就该在理当还剑之时,归还天地。”
于心毕恭毕敬告辞离去。
她有些开心,今天左右前辈虽然还是神色冷漠,但是言语较多,耐着性子与她说了那么多的天上事。
她曾经对这位半点不像读书人的大剑仙,是很有些怨怼的,口无遮拦欺负人,胡乱问剑不讲理,害得宗门差点分崩离析,宗主被迫破境跻身仙人……只是当左右从剑气长城返回桐叶宗之后,按照王师子的说法,“顺路”斩杀了一头隐匿于芦花岛造化窟的大妖,还要帮助桐叶宗抵御蛮荒天下的妖族大军,她那些怨气便烟消云散了,年轻女子那份积郁心湖,如雨后天地,气象一新,好似初春的抽芽,不见些儿动静,其实又有些动静儿。
如今整座桐叶洲,因为桐叶宗、玉圭宗、太平山和扶乩宗一起构造四象大阵的缘故,加上三位天幕圣人坠落人间之前营造出来的“三垣”天象,飞升境荀渊,太平山老天君,仙人境姜尚真,各自据守其一,其中老天君和姜尚真都有远游而来的两位书院圣人辅佐,各自如同坐镇洞天,住持一洲气运流转。三垣四象大阵一起,三位大修士不断收拢各地散乱气数,这就使得如今桐叶洲天时极怪,比如桐叶宗地界,刚刚下了一场急促而至、匆忙而去的磅礴大雨,就又有了一场鹅毛大雪的迹象,让人措手不及。
等到一洲大阵彻底稳固,太平山辖境就会四季如春,玉圭宗常年大日高悬,酷暑炎炎,扶乩宗秋风肃杀,桐叶宗常年降雪。
左右返回茅屋之内静坐养剑。
桐叶宗别处,秦睡虎大醉,睡花下,只等妖族大军攻至。先前大雨急骤,无数花朵零落铺满身,也浑然不觉。
大雨停歇与大雪将至之间,一处建造在崖畔的仙家府邸,开窗月满,俯瞰水潭,崖陡水深,无路可过。作为杜懋一脉的嫡传子弟杜俨,在这些年里饱受白眼诟病,原本将姜尚真视为毕生追求的杜俨,浪荡子一般厮混多年,却在不足十年间突飞猛进,接连破两境,此时杜俨先是面色愁苦,转而神色坚毅,为杜家香庙副教主都不屑为之的崔瀺。至于与崔瀺说几句意气言语,撂什么狠话,更无必要,老天君、嵇海在内的桐叶洲山巅大修士,这点气度还是有的。
至于崔瀺除了那句作为理由的盖棺定论,更没有对桐叶洲风土如何冷嘲热讽。
当时有人询问崔瀺,桐叶洲可以违例做成两洲合一此事,是形势所迫,换做北俱芦洲那边来做,文庙未必答应。
崔瀺只说了一句话,北俱芦洲剑修答应此事,就是一洲修士答应,文庙不得不答应,即便不答应,文庙又能如何?钟魁有些佩服这位在儒家声名狼藉的昔年文圣首徒。
当我崔瀺以天下大势来讲理,管你是谁,都乖乖听着就是了。
钟魁望向远处的那拨雨龙宗修士,说道:“如果雨龙宗人人如此,倒也好了。”
黄庭摇头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座乌烟瘴气的雨龙宗,有那云签祖师,其实已经很意外了。”
云签最终带着那拨雨龙宗弟子,辛苦远游至老龙城,然后与那座藩王府邸自报名号,说是愿意为宝瓶洲中部开凿济渎一事,略尽绵薄之力。藩属府亲王宋睦亲自接见,宋睦人海未至大堂,就紧急下令,调动了一艘大骊军方的渡船,临时改变用途,接引云签祖师在内的数十位修士,庙功德,现在就要算在龙泉剑宗头上,可以减半。”
杨老头犹豫了一下,“此事我去跟崔瀺商量,既然主动减半,问题应该不大。”
李柳说道:“那我一样,算在李槐身上。”
杨老头没好气道:“给他做什么,那小崽子需要吗?不得被他嫌弃踩狗屎鞋太沉啊。”
李柳笑了笑,随即打消这个念头。
不过李柳拿出那根从李槐那边要来的红线,抛给杨老头后,冷笑道:“怎么说?打主意打到了我弟弟头上,活腻歪了吗?不如我用那份功德,换臭婆娘一条命,够不够?”
杨老头皱眉说道:“这件事你别管,我来收拾烂摊子。”
阮秀突然问道:“那本游记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老头嗤笑道:“家分两脉,一脉往正史去靠,竭力脱离稗官身份,不愿担任史之支流余裔,希望靠一座白纸福地证得大道,另外一脉削尖了脑袋往野史走,后者所谋甚大。”
杨老头挥了挥老烟杆,“这些事情,你们都不用理会。赶紧破境跻身玉璞,才是当务之急,如今你们已经无需藏掖太多了。”
阮秀瞥了眼那个外乡妇人,手里边糕点吃完了。
一旦将其炼杀,自己直接去往仙人境,都是有机会的。
李柳冷声道:“阮秀,收敛点。”
阮秀懒洋洋坐在长凳上,眯眼笑问道:“你谁啊?”
妇人惴惴不安。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神仙打架。
阮秀问道:“他还能不能回来?”
杨老头沉默不语,不过小院烟雾愈发浓郁。
然后那妇人再次一惊一乍,震撼不已,转头望向杨老头身后的一位白衣女子,身材高大,一双金色眼眸。
见到“此人”后,渌水坑妇人只觉得心有点累,自己不该跟随李柳来这里逛荡的,好像连她这飞升境,在这边都不够看。早知道还不如去北俱芦洲触庙,小心我让浩然天下和青冥天下变成一家人。”
杨老头说道:“只要你留在这里,陈平安就有机会,他命硬。何况他的隐忍是对的,如果你跟着去了那边,可能他那条命就要彻底交待在剑气长城了。”
她说道:“独自留在那边,生不如死吗?”
杨老头说道:“我倒觉得留在那边,才是最好的修行。登山是大事,修心是难事,不是被骂几句,做几件好事,就是修行了。”
她冷笑道:“你和陈清都,好像挺有资格说这种话。”
杨老头点头道:“凑合。”
杨老头挥了挥烟杆,“还是要小心,那些个王座大妖,不会任由你们煮海搬水的。”
阮秀御剑离开院子,李柳则带着妇人去了趟祖宅。
杨老头站起身,“若是我有万一,帮忙照料几分。”
她点点头,“没剩下几个故人了,你这把老骨头,悠着点。”
杨老头笑着重复先前两个字:“凑合。”
宝瓶洲大渎中段,一处最新筑造的堤坝之上,白衣少年骑在一个孩子身上,一旁有个双鬓霜白的老儒士,还有林守一默默跟随。
少年在狂骂老王八蛋不是个东西。
林守一只当什么都没听见,其实一老一少,两位都算是他心目中的师伯。
国师对林守一问道:“你觉得柳清风为人如何?”
林守一说道:“天生就适合修习师伯的事功学问。人极好,学问从不落空处。”
崔瀺说道:“看事无错,看人就片面了,那柳清风是个冷眼热心肠的,千万别被热心肠给迷惑了,关键是冷眼二字。”
崔东山嬉笑道:“老王八蛋还会说句人话啊,难得难得,对对对,那柳清风愿意以善意善待世界,可不等于他看得起这个世道。事实上,柳清风根本不在乎这个世界对他的看法。我之所以欣赏他,是因为他像我,先后顺序不能错。”
崔瀺说道:“我马上要去趟北俱芦洲骸骨滩的鬼蜮谷。”
崔东山犹豫了一下,“为何不是我去?我有高老弟带路。”
崔瀺说道:“你境界太低,那个高承未必听你的,宝瓶洲没工夫跟他耗费在勾心斗角上。他要补全大道,获悉最根本的轮回流转之法,宝瓶洲就给他这个机会。关键时刻,我会跟桐叶洲借来钟魁,你先去找那个云游到了白云观的大和尚。有些事情,需要事先打好招呼,不然忌讳太大,得不偿失。我绝对不允许宝瓶洲哪怕守住了,也只是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如果桐叶洲不是太过人心涣散,崔瀺不是没想过将宝瓶洲与桐叶洲牵连在一起。
钟魁加上高承,当然还需再加上一个崔东山,原本大有可为。
崔东山伸手按住孩子的脑袋,骂道:“高老弟,臭不要脸的老王八蛋打算坑你呢,赶紧吐他一脸唾沫星子,帮他洗洗脸……”
崔瀺加重语气道:“我在跟你说正事!”
崔东山怒道:“老子耳朵没聋!”
崔瀺离去之前,好像没来由说了一番废话:“以后好好修行。如果见到了老秀才,就说一切是非功过,只在我自己心中,跟他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崔东山闷闷不乐道:“你有本事自儿个说去。老子不是传话筒,他娘的如今隔着两个辈分呢,喊老秀才祖师爷,臊得慌。”
崔瀺仰头望向天幕,淡然道:“因为我没本事,才让你去说。”
大骊国师,缩地山河,转瞬之间远去千百里,偌大一座宝瓶洲,宛如这位飞升境读书人的小天地。
崔东山从孩子身上跳下,跳起来使劲挥动袖子,朝那崔瀺身形消逝的方向,双手出拳不已,大骂着滚滚滚。
林守一却知道,身边这位模样瞧着玩世不恭的小师伯崔东山,其实很伤感。
崔瀺离开宝瓶洲去往北俱芦洲之时。
已经有大修士齐力施展了隔绝天地的大神通。
宝瓶洲最北部,阮秀抖搂手上镯子,一条火龙蓦然现身,一线北去,大日照耀下,天地间众多光线好似倾斜齐聚在那条道路上。
北俱芦洲最南端,李柳站在海滨,分开大海。
一线之上,右侧有北俱芦洲众多剑仙和上五境修士护阵,有太徽剑宗宗主齐景龙,掌律老祖黄童。刚刚从南婆娑洲游历归来的浮萍剑湖郦采,北地剑仙第一人白裳。披麻宗上宗掌律纳兰祖师,宗主竺泉……
左侧只有两位飞升境,算是老相识了,火龙真人与渌水坑妇人,火龙真人笑呵呵,妇人陪着傻笑。
陆芝,酡颜夫人,春幡斋剑仙邵云岩,一起赶到了南婆娑洲。
蛮荒天下王座大妖的大髯游侠,率先来到南婆娑洲海滨,问剑醇儒陈淳安。
半座南婆娑洲的修道之人,都可以看到那条撕开夜幕的剑光。
海上生明月半轮,刚好将整座婆娑洲笼罩其中,凌厉剑光破开明月屏障之后,被陈淳安的一尊巍峨法相,伸手收入袖中。
临海的一座仙家山头之巅,酡颜夫人轻声问道:“刘叉为何如此作为?不等于是替陈淳安暂时解围吗?”
邵云岩说道:“正因为敬重陈淳安,刘叉才专程赶来,递出此剑。当然,也不全是如此,这一剑过后,中土神洲更会侧重防御南婆娑洲。怀家老祖在内的一大批中土修士,都已经在赶来南婆娑洲的路上。”
酡颜夫人讥讽道:“来这里看戏吗,怎么不学那周神芝,直接去扶摇洲山水窟守着。”
邵云岩不再言语。
闭目养神的高瘦女子大剑仙,突然睁开眼睛,微微点头。原来是陈淳安收起法相,出现在他们身边。
方才还在冷嘲热讽的酡颜夫人噤若寒蝉。她对于浩然天下本就没什么好感,跟随陆芝之后,酡颜夫人更是喜欢以半个剑气长城人氏自居。
只是身边这位醇儒,实在太过让她敬畏了。
浩然天下终究还是有些读书人,好像他们身在何地,道理就在何处。
招惹他们,比招惹什么的桀骜不驯的飞升境,反而更可怕。
陈淳安笑着与众人致礼招呼后,眺望大海,肩头各有日月,只是那轮明月,出现了一线裂缝。
陈淳安和陆芝几乎同时会心一笑。
浩然天下有声势惊人的九条武运,浩浩荡荡涌入蛮荒天下的半座剑气长城。
蛮荒天下亦是如此,一份磅礴武运再次涌向剑气长城。
剑气长城断崖处,龙君啧啧笑道:“疯狗。”
有个脑子有病的练气士,原来根本就没想着一鼓作气跻身什么元婴剑修,竟然故意以反复碎丹一事,搅烂魂魄一次次,再凭借与剑气长城合道,以此重塑肉身、恢复魂魄,用这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式,淬炼武夫体魄,跻身了纯粹武夫山巅境。
剑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