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本来不打算看《出川》,结果现在看完第一章,想看第二章,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了期待,都想知道死伤至此,如何继续?

"血肉筑成的太平啊!”有个老先生看完后,拿下雾蒙蒙的眼镜,拽着衣襟擦了擦镜片,“我以为知微只会写一些天马行空的武侠小说,没想到竟有这样的笔力。虽然只有短短一章,但写尽沙场的残酷和敌军的卑劣,天府军的悍不畏死更是催人泪下。"

越是年纪大,越是经历过乱世,越懂得珍惜当下,拿着报纸不肯放下。

年轻人为追看知微小说而买《明珠日报》,结果被家中老人抢过去,“你们这些年轻人光知道看风花雪月,哪里知道《出川》写得最好。"

看完后,当即铺开信纸,拿出钢笔,要给知微写信。

“他一定是为悲天悯人的老先生。”他们道。

连见不到大孙子而感到无聊的陆老太太都拿着报纸看《出川》,"知微就是知微,写得让人身临其境,很可能是经历过天府军打仗的人,不然不会描写得入木三分。"

阿红不懂,陪笑道:“您说得对。”

陆父坐在客厅里,低头看报,默不作声。真没想到老太太居然是小女儿的读者,连报纸都订了十份。他还看到书架上有小女儿的出版书。

“就是报纸名字起得不好。”陆老太太看着“明珠日报”四字题头就觉得碍眼,恨不得用手指抠下来,"黄和干嘛给这样的报纸题字?不能改个名字?叫明天日报也行,明月日报也行,非叫什么明珠日报?明珠有什么好的?"

看看陆父,阿红抿嘴一笑,"是八小姐的报社吧?我听人说过。"陆老太太瞪大眼:“陆明珠的?”

“嗯!”阿红点头,"大家都说,只要带‘明珠’两个字的肯定和八小姐有关,这家报纸就是属于明珠报业集团,咱家的明珠金钻行、明珠纺织厂,孙少爷的明珠投资公司,八小姐开的明珠小食铺、明珠炸鸡店和明珠绣庄,还有一个明珠工艺品店也即将开业。"

“停停停!”陆老太太听到这个名字就头疼,"别跟我提她!"

烦!

她竟然有那么多产业,难怪仗着钱多,让大孙子给她打工。可怜的大孙子,他在国

外肯定没吃上年夜饭。

虽然他在给自己寄来的信中说他自己一切安好,但陆老太太依旧心疼得不行,抖了抖手里的报纸,"知微只是个作家,和这家破报纸没关系,我不仅要给他写信,还要给他寄东西。"

阿红愕然:"寄东西?"

陆父眨了眨眼,突然乐了。

陆老太太叹道:“穷人才靠写文谋生,他是要不穷,能一连写好几部小说?别看香江是乡下地方,地皮可不便宜,恐怕连自己的楼都买不起。就是他没什么眼光,《香江日报》有什么不好?居然改投这家破报纸,能多给几个稿费?"

阿红想了想,想起自己买出版书时听到的话,“据说《明珠日报》给的稿费比《香江日报》多一点,不少名人都给《明珠日报》投稿。"

陆老太太撇撇嘴:“陆明珠有钱,可不烧得慌吗?”

她放下报纸,对阿红说:“你把别人以前送给老太爷的钢笔找几支出来,找没用过的,再找一套文房四宝,再准备几张英镑的纸钞,大面额的,一起寄到报社,收件人写知微的名字,别留咱们家的地址,免得被退回来。"

"您寄给那么多东西给他?"阿红不太赞同。

陆老太太昂着头:"怎么?我连点东西都不能寄给我喜欢的作家了?"

阿红笑道:"省下来给大少爷花呀!"

“没事儿,他老子有钱,等长生回来,我再问他老子要,反正不缺长生的零花钱。”陆老太太打定主意让她儿子养她老,顺便再养她大孙子,"知微这样的作家难得,写风花雪月的多,却没几篇写英雄的付出。"

想到陆长生离家出走那些年,陆老太太长长地叹口气。不知他是否经历过同样的惨烈?

也这样死里逃生的话,不是挖了她的心?

再看坐在沙发上的陆父,陆老太太气不打一处来,“昨儿除夕,你出了一趟门,是去山顶了吧?给你宝贝女儿送压岁钱?怎么没给我大孙子?"

“长生儿女双全的人了,他要什么压岁钱?”陆父没准备,连陆平安和陆宁都没有。不在跟前,想给都没法给。

倒是陆长龄等人携家带

口地来给老太太拜年,他一人给了一串铜钱,而老太太以没钱发放压岁钱为借口,问他要了一大笔英镑。

受了孙辈、重孙辈磕的头,结果一人赏一张最大面额的港币。真是老太太能干出来的事儿。

幸而大家都知道她的私房给陆长生了,陆长生用来买了一家粮油公司,且大家不差老太太的压岁钱,所以拜完年就走了,没放在心上,只觉得好笑。

陆明珠不管他们如何过年,反正她挺快乐的。

贺云纵容她,贺萱和明玥都好相处,谢君巉离得近,时不时地偷溜过来凑热闹,见她和贺云、贺萱、明玥打麻将,坐在一旁帮她收钱。

陆明珠的手气就是好,只赢不输。越打越上头,神采飞扬,"和了!"

见状,贺云从保险柜里拿出几袋宝石、钻石当筹码,“看谁赢得多,谁赢得多,谁今天就下厨给大家做饭。"

陆明珠这下犹豫了,“我是赢呢?还是输呢?”赢了彩头但得干活,输了反而等着吃饭。

明玥就笑:“当然是赢啊,做饭有厨师,就算你把他切好的菜扔进锅里让他炒熟也算是你做的饭,多容易。"

她想赢,赢外公的宝石和钻石。

虽然装在廉价的丝绒袋子里,但倒出来堆在麻将桌上,一颗颗全是好成色,个头又大,没有低于5克拉的,最大的蓝宝石足有拇指头儿一般,可以镶在项链上。

陆明珠也道:“赢得好,做饭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开始大杀四方了!

他们家其乐融融,但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过年的气氛。

譬如,难民营。

香江有很多败退下来的残兵败将,因为械斗伤及无辜,再加上他们总是游荡于大街小巷影响居民生活,最终有很大一部分人被当局安置在调景岭难民营。

一个荒凉的、偏僻的角落,以前叫吊颈岭。

成立难民营后,改为调景岭。

无论曾经多么风光显赫,在这里,人人都是难民,全靠拳头说话,以至于调景岭变成一个弱肉强食、腥风血雨的世界。

优胜劣汰,人之常情。

有些人不服输,集合骨干精英,仗着骨子里的狠劲儿,打下自己的地盘,成立地下社

团,从事各种不法行为,令当局十分头痛。

在一座木板屋前,拿着《明珠日报》,识字的读给不识字的听,惹得一个青年抹眼泪。

"没想到会有人写我们的故事。"他是幸存的天府军,不是第一批,辗转待过好几个部队,经历过大大小小十数个战事,但现在却回不了家了。

和他来自同一个省份的,极少。

湘籍最多,鄂籍次之,接着是粤、苏等地的人。

抱膝坐着听人继续读报纸,声音抑扬顿挫,"日寇不灭,绝不返乡!"

天府籍的青年哇一声哭出来:“我想家!想我家的柿子树!想我家的老黄狗!也不知道送我们五兄弟入伍的爹娘祖母还在不在!"

鬼子已被赶出去,他为什么流落到这里难以回家?

一个老人朝他招手,把他叫到一边。

“七叔,你叫我干什么?”青年用着不纯正的国语问他。

七叔小声说:“你不是想家吗?你去大明电影公司,就是拍《杨贵妃》和《刀客》的那个电影公司,我听说那个电影公司找了好几个你们那边的老兵讲述经历,教他们的演员编草鞋、编斗笠,准备去内地取景拍电影,就是拍《出川》。你去求一求,看他们能不能把你捎回家乡。大明电影公司的老板叫陆明珠,就是这家《明珠日报》的老板,很有来头,和内地关系好,你看她写《出川》的小说,拍《出川》的电影都没人阻拦。"

青年擦了擦眼泪,"真的?"

七叔点点头,"像我这样的肯定是回不去了,注定做孤魂野鬼,你还年轻,才三十出头,家里父母都盼着你回去,能回去就回去吧!虽然你和我们一样逃到这里,但法不责众,我听说不少都能回家乡,问你你就说你是被逼的,没伤过好人,不是自愿跟来的。"

他教青年回去后怎么面对盘问,“大部队撤退,本来就是上头的命令,和你们这些小兵没有关系,就是回去后的未来会过得怎么样,要不要接受改造,我现在不能保证。"

“能回去就行,我做梦都想回去。”小青年咬咬牙,决定试一试。

在七叔的帮助下,他花两天时间做准备,悄悄离开难民营,用仅有的几毫钱坐巴士、乘天星小轮渡海

到港岛,一路打听到大明电影公司。

他不敢找别人,就说找陆明珠。

见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口音却是天府籍,门口的保安没敢驱逐他,反而上报。他也在报纸上看了《出川》,对天府兵极有好感。陆明珠接到消息后赶过来,在王涛的办公室里见他,"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见她面容美丽,语调亲切,青年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回家,您能帮我回家吗?我家就在天府之国,我也是天府兵,你们拍电影,我可以帮忙!我只想回家。"

陆明珠一愣,"您别急,您慢慢说,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青年低着头,“我叫王五柱,和四个哥哥一同入伍出川,编在不同的部队中,我也不知道他们是生是死,反正和我同一批出来的战友都死了,我经历过十几次战事,并肩作战的战友死后我就被编入另一支队伍,辗转到最后,剩下没几个人又被收编,后来两军对垒,我被裹挟到这里,已经在难民营里生活好几年了,我做梦都想回家。"

虽然没说得太明白,陆明珠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她目光柔和:"你先在公司里住下,等他们北上内地的时候你和他们一起出发。"

王五柱眼里迸发出明亮的光芒,"真的吗?"

他不敢相信。

他还没怎么恳求,陆明珠她就答应送自己回家了?

陆明珠轻声道:“只要你是身不由己,又在抗战中立过功,你就可以回家,但是你回去后可能会面对一些调查,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知道,我明白,我不怕被查。”像王五柱这样的真不在少数。

陆明珠嗯了一声,招手叫人安排他到宿舍住下,“和契爷找来的几个老兵一起,先发身衣服鞋袜和一套生活用品。"

"好的,陆小姐。"公司的员工习以为常。

看向王五柱的时候,眼含尊敬。

他也是出川的壮士。

陆明珠离开公司后就找贺云,请他帮忙查一查王五柱的情况,确认属实,带回去送他回乡就没问题,就是得跟章振兴打声招呼。

抗战期间不分彼此,都在血战,功劳从来没有被抹杀过,而

像王五柱这样的被裹挟的、被抓壮丁的、参加抗战后被编入的,只要没犯下滔天罪恶,上面都是予以宽大处理,很多直接被放回家乡了。

贺云派人查了一番,没查出毛病,陆明珠决定让他跟剧组北上,然后回家。

大明电影公司准备拍摄《出川》的电影,春节前就决定过完年离开香江,到内地取景,肯定会去天府之国一趟,算是顺路。

见王五柱得偿所愿,其他几名老兵也都求到陆明珠跟前,想跟着回去。

他们当初就是贺云调查后没毛病才送到公司的,陆明珠同意了,记下他们的信息,写下来寄给章振兴,后续让他多注意。

傅玉麟亦是此次北上中的剧组一员。皮肤晒成古铜色,眼神锐利,身形劲瘦。

过年时,陆明珠来叫他和自己回家,但他不愿意,他要在公司和洪师傅、武术老师、老兵以及无家可归的演员和学员们一起过年,顺便学习。

跟着前辈,学到很多东西。

傅玉麟很懂得抓住机会。

陆明珠拗不过他,只能在除夕、春节两天叫酒店给他们送席面,把他们乐坏了。

此时,傅玉麟头上戴着半旧的斗笠,背着半旧的行军囊,赤脚穿草鞋,拎着水壶,身上穿着打补丁的单衣,活脱脱就是川军模样儿。

见到来送他们的陆明珠,傅玉麟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姨嫔!"

然后他用天府方言和陆明珠说话,奈何陆明珠不是很能听懂,拍他肩膀一下,瞪着眼睛说道:"好好地跟我说话,别搞这些。"

傅玉麟这才改用国语:"姑姑,我看到报纸上正连载的《出川》了,真是感人泪下。"因此,他猜测知微就是他姑姑。

要不是急着出门拍戏,他真想让他姑姑在《刀客》、《昆仑剑侠传》和《江湖风云录》上面给他签名。

他也是知微的读者。

陆明珠瞅他一眼,"穿得这样单薄,不怕冻坏了?"

正值正月,香江仍有几分寒意,并不温暖。

傅玉麟笑笑,“姑姑,您别担心,我带厚衣服了,行李都在船上,我就是重复他们的经历,感受一下。"

陆明珠嗯了一声

,对带队制片人和导演老谭说:“此次北上就辛苦各位了。”

老谭摆摆手:"不辛苦,应该的。"

“祝你们一路顺风。”陆明珠目送他们登船离岸,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