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的烟121 作品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放手

随着陈玄礼的一声令下,副将马上带了几个禁军,然后找来一张紫褥将杨玉环的尸体包裹,最后找来了一些工具,抬着对方的尸体就去马嵬驿外围找地方埋葬去了。

而就在这些人离开之时,高力士也已经匆匆的回到了李隆基的房间里,再次见到了满脸焦急的皇帝陛下。

“力士,外面是怎么回事?为何禁军又开始了大声喧哗?难道你没有按照朕的吩咐去办么?!”

李隆基这时面色凝重,满脸狐疑地对着高力士问道。

他适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要让对方按照禁军的要求,处死自己的爱妃,按道理来说,高力士应该不能会错意才对。

可若非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那么禁军这会儿又是在喊些什么呢?

“陛下,老奴已经按照陛下的意思,送贵妃娘娘离开了。”

高力士这时也顾不得什么忌讳,很是干脆地实话实说道。

“既然如此,那禁军现在又在喊什么?难道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么?!”

听到高力士的回答,李隆基不禁瞪大了双眼,一脸愤怒地大声咆哮道。

这一刻,他对于爱妃身死之事已经毫不在意,只想搞清楚禁军到底还想怎么样,是否会威胁到他的人身安全。

“陛下,事情怕是有些变数,有一部分禁军认为杨国忠已死,安禄山的叛变已经没有了借口,所以提议陛下就地组织反抗,去跟安禄山决一死战!”

高力士这时也不迟疑,赶忙就把禁军们的想法转达给了对方,至于对方要如何决断,那就让对方自己头疼去吧!

时至今日,他也明白这位老皇帝的气数基本上已经到头了,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偏安一隅,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继续争霸天下么,几乎已经不太现实。

“什么?!让朕组织人手去跟安禄山决一死战?他们怎么敢说出这种话来的?!”

听到高力士的禀报,李隆基猛地从床上站了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这逃亡逃得好好的,中途被人干掉了宰相和贵妃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还要让他去跟叛军拼命?这是盼着他赶紧去死呢吧?

虽然安禄山反叛的借口确实是诛杀杨国忠,可傻子都明白,借口终究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就算他们真的杀了杨国忠,安禄山的叛军也绝对不可能停下来的。

“陛下,此刻军士们群情激奋,如果陛下不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回应,老奴担心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所以还望陛下早做决断,想一个万全之策出来啊!”

高力士目光闪烁,略作沉吟之后,便是赶忙对着李隆基施加压力道。

“这这这…………你让朕想什么主意?难道真的要让朕这把老骨头披上盔甲,拿上长刀上阵杀敌么?!”

李隆基的脸皮一阵抖动,一时之间根本想不出好的主意来,只能是干着急。

“陛下,您虽然年纪大了,可陛下还有儿子啊,陛下拿不动刀剑,可太子和皇子们正值年富力强,陛下不妨把这一重任交由他们中的一人,至少也能堵住悠悠众口………”

眼看着李隆基一时之间已经彻底乱了分寸,高力士猛地一咬牙,随后硬着头皮从旁提醒道。

事已至此,他同样已经没有了其它选择,与其让事情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局面,倒不如用一种相对平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一来,至少大家都是安全的,而且面子上也说得过去。

“嗯?你的意思是?!”

听到高力士的提醒,李隆基顿时神情一震,原本混乱的思绪,这一刻也终于恢复了一丝清明。

“陛下,雏鹰终有展翅翱翔的时候,陛下不妨试着放手,让那雏鹰尽情地去展翅翱翔。”

高力士轻舒一口气,这便越发清晰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也算是间接告诉了对方,此番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试着放手?这…………”

李隆基听懂了,高力士已经把话说得如此直白,如果他还听不懂的话,那也就不配做这个皇帝几十年。

可听懂归听懂,若是让他真的去做的话,他一时之间还真有那么一些迟疑。

“报!!启奏陛下,太子殿下在门外求见!!”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小太监的禀报,却是太子李亨已经忍不住,主动前来面圣了。

“这…………”

听到小太监的汇报,李隆基的嘴角抽了抽,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就到,看来,他适才的猜测应该是对的,这次的事件,果然也有太子的影子在里面。

“陛下,太子殿下是大唐的储君,也是陛下钦定的接班人,有些事让太子殿下去做,实则再合适不过了,陛下认为呢?”

高力士没想到太子来得竟然这么快,不过这也有情可原,毕竟,戏台子都已经搭好,如果主角这时再不出现,那这场戏可就唱不下去了。

“力士啊,你觉得朕还有其它的选择么?!”

李隆基苦笑着摇了摇头,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掌控一切的能力,而这个时候放手,其实也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太子,他一直比较满意,否则也不可能让其在这个位子上十几年都没有换掉,虽然他对皇位依旧充满眷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皇位终究是要传给对方的。

尤其是眼下朝廷动荡,这个皇位是否能坐得稳都还不好说,这个时候让太子亲自去守护这个位子,其实也算是一种考验。

如果考验通过了,那么他就算退居幕后又能如何呢?

“让太子进来说话吧!”

想通了这些,他的脸上不禁露出一抹释然之色,随后对着门外吩咐道。

“奴才遵旨!”

小太监赶忙恭声应是,随后便是下去宣太子觐见了。

时间不长,太子李亨迈着四平八稳的步伐,悠悠的来到了李隆基面前。

“儿臣参见父皇!!!”

在李隆基面前站定,太子李亨一改往日谦卑怯懦的姿态,整个人都是精神奕奕的,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显然,杨国忠以及杨氏家族的覆灭,让他身上的枷锁一下子减轻了不少,毕竟,杨家全都是听命于老皇帝的,对他一直不怎么支持。

如今没有了杨家这枚棋子,自己这个老爹在棋盘上的力量,完全可以用大打折扣来形容,他怎么看都感觉舒服。

“太子免礼吧!”

李隆基自然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太子李亨的变化,而对于对方的这种变化,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只能说是十分复杂。

“多谢父皇。”

李亨对着皇帝淡淡的说了声谢,又看了一眼旁边的高力士,同时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也算是给足了这位高总管面子。

“父皇,儿臣听到禁军请求父皇与安禄山决一死战,不知父皇对此有什么看法?”

稳了稳心神,李亨连迟疑都没有迟疑,直接就是对着自己的父亲开门见山道,至于禁军哗变,覆灭杨氏一族之事,他连提都没有提。

事情都已经摆到了明面上,完全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而且他也相信,自己的父亲肯定能够做出最最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像当年那样,做出一些无脑的糊涂事来。

“太子来的正是时候,朕老了,就算有心上阵杀敌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朕已经决定,就由太子代替朕,整顿各地的兵马,彻底剿灭安禄山那个逆贼!”

李隆基微微一笑,同样是没有任何的迟疑,这便给出了对方最想得到的答案。

如果是换成年轻之时,他可能会对太子此举甚为恼怒,就算是跟当初一样,再次弄死一个儿子也说不定。

可如今的他都已经半只脚踏进地府了,自然不可能再做出自断后路这种事来。

“多谢父皇对儿臣的信任,儿臣定会不辱使命,将安禄山等叛贼一一诛杀,届时夺回长安,迎接父皇回归!”

眼看着自己的老爹竟然如此上道,太子李亨顿时面露喜色,随后大声地保证道。

只不过,他的这个保证只说了将对方迎回长安,但却并没有做出其它承诺,可见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的。

“朕相信你,去吧,去见一见陈玄礼,该如何安排,你自己拿主意就好!”

李隆基这时不想再多说什么,他压制这个儿子这么多年,使其束手束脚的得不到施展,如今彻底放手,最终的结果已经是可以预见。

“儿臣这就去见陈玄礼,父皇抓紧时间休息吧,等下还要继续赶路呢!儿臣告退!”

李亨的心情一片大好,嘴角根本压都压不住。

他做了十几年太子,早就对皇位垂涎已久了,只可惜有自己的老爹捆绑,他根本没有任何的机会。

可眼下主动权终于掌握在了他的手中,他终于可以脱离对方的掌控,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了!

虽说眼下的局面对他来说多多少少有些不利,但说到底,他现在都是正统,这个不利的局面,终究是可以扭转过来的。

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这便开开心心地离开了房间,然后直奔大门口。

“力士啊,你说太子他能成功么?”

李隆基目送着自己的儿子越走越远,突然感觉到原本攥在自己手里的那根风筝线,这一刻已经彻底断开了。

从今以后,无论对方做什么,他都已经没能力过问,人家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能,太子殿下乃是陛下的儿子,陛下当年能做到的事情,太子殿下同样能够做到,因为太子也姓李!”

高力士用力地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回应道。

以他对局势的判断,很相信李亨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毕竟,大唐如今根基尚在,只不过就是缺少了一股凝聚力罢了。

以太子的身份来说,只要其振臂一呼,支持者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的。

“是啊,我李家的子孙,从来没有孬种,岂会有失败的可能?!”

听到高力士之言,李隆基幽幽一叹,随后苦涩地摇了摇头道。

他的心情比较复杂,一方面,他真心希望李亨能够战胜叛军,重现大唐军队的荣光,稳固大唐的政权。

可另一方面,他又稍稍有些舍不得这个皇位,毕竟,一旦李亨成功了,那么这个皇位自然而然就是对方的,他到时候就算想反对都不成了。

“陛下,老奴伺候陛下梳洗吧,这马嵬驿已经不适合继续呆下去,还是趁早离开的好。”

高力士自然能够理解李隆基的心情,不过这个时候再多的安慰都没用,也只有对方自己想通了,才能彻底摆正心态,其他人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