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当年一句卦言,便能让二皇子对宋家耿耿于怀。
他们一家留在玉山州的事,京城迟早会知道。
玉山州的城建和兵力扩张,就不得不马上开始了。
“官衙外的百姓恐怕还有许多未曾离开,现在也还来得及。”
两人想法一拍即合,迅速让人开始放行。
官衙重新开放,这件事很快传遍了玉山州。
第一梯队,由杨记带队,统共三百人。
紧接着,便是沈玉安和陈康林,总共五千人。
而他们从西山带来的士兵,以及沈家和宋家的侍卫,则是与玉山州的官差一并,总合为新的巡城营。
巡城营负责城墙守卫,而新编军营,则是负责外围工作。
除了扩建城墙,每日还需要练兵。
戚元月则是管着所谓的“粮仓”,由宋子川协助她。
段浅从前在家中负责掌管铺子,如今玉山州也不适合经营。
戚元月便做主,让她负责带着流放队伍的女眷,清点玉山州官府还有多少布匹和棉絮等防寒物。
宋老夫人从厨房出来,看着他们忙活,便也不甘示弱。
“祖母年纪虽大了,但也不是做不动,可别让祖母自己留在府上!”
戚元月笑着拉过她的手,“祖母,您的责任可大着呢!这几千士兵,
以及在城内忙活的百姓和巡城营,哪一个不用吃饭?
这内务,不都是得有人管着?祖母该不会打算让孙媳一人忙活吧?”
宋老夫人顿时来了兴致,将旁边的李华兰拉了过来。
“从前在府上,你婆母协理祖母管着内务,做得是极好,这样,
衣物被褥这些住的便交给你二婶和七嫂,我与你婆母,便管着吃食,
三嫂月份越来越大了,便跟着我们在府里,至于淑敏,
这些天也乖了不少,你二婶能治得住她,便让她跟着你二婶,九安他表婶也一并这么安排了,如何?”
宋家人都动起来了,李淑敏被折了的胳膊也好得差不多,总不能让她歇着。
戚元月安排人,免得落人口舌,宋老夫人便做主,亲自安排。
说罢,她转头看向林沫舒。
“老婆子这么安排,九安他表婶,没意见吧?”
林沫舒顿时大气不敢出,连忙低头应是。
“一切听从老夫人安排!”
李淑敏更是将身体不停地往母亲身边躲,生怕戚元月想起她,又给她折了胳膊。
看着这嚣张的表妹越发胆小,戚元月甚是满意。
段浅为人泼辣,自然不会对李淑敏手下留情。
“府中有祖母在,元月自是放心的,至于我五师兄,他医术高明,
我打算劝他留在玉山州,届时三嫂分娩,有他在,也多几分安心,
若我有照顾不到的,他也好帮三嫂调理身体,您看如何?”
戚元月忙里忙外,那些“仓库”里的东西都在她空间里,她不可能一直留在府上。
但小五始终是外男,没有老夫人应允,总不好给柳琴看病。
“好,我让张嬷嬷照顾和她一起,如此一来也方便些。”
有老夫人开口,又有张嬷嬷在旁,谁也不敢多说一句不好。
“那元月就先谢过祖母了!”
戚元月顿时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