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66

“陇右薛举,其人凶悍,善骑射,骁勇绝伦,家资巨万,结交豪猾……”

长安秦王府内,刘文静袖手,谈及的亦是平定陇右之事,“……其势力朝秦北蔓延,甚至蔓延至长安以西,此贼不平,长安危矣。”

李世民点头,他起身:“薛举拥兵十三万,然治民不善,后勤必不足!此战要胜,只八个字——坚壁不战,待敌疲惫!以数倍的兵力围而不攻,时日越久越好!待到粮草不足,人心乱,再攻,必克之!”

将子时了,人才散了。

人散了,李世民对着舆图继续推演!

长孙氏看着更漏,起身进去,将衣裳给披上:“不早了,该歇息了。”

李世民看了长孙氏一眼,“你早些歇息!此战打的是补给!”补给由朝廷供给,可其实是掌控在关陇之手,“此事万万不能有差错,故而……需得我一一核查,方可安心。”

长孙氏:“……”她慢慢的退出去了,心中不无忧虑。他已有十数日未曾歇过整觉了。

大军将出发,李世民病倒了。来势汹汹,眩晕不止,太医令说:“劳累过度,需得静养安神。”

李建成认为:“该换主将,秦王此次无法出征。”

李渊:“……”还未册封你为太子,此时因病夺了你弟弟的军权,这般做是否合适?

他沉吟再三,还是道:“临时换将,军心涣散。此事交给秦王自行处置便是。”他觉得指挥权给谁,那就给谁?

李建成已有不悦,沉默着只不言语。

李渊反而问了李建成:“而今你岁数不小,该有子嗣了。”

李建成便知父亲心意已决,不可更改。

李智云在偏殿听见了,万贵妃‘嘘’了一声,不许他言语。直到李建成出去,万贵妃才指了指一边的偏门,叫李智云从那里出去。

李智云便去看望了李世民,长孙氏以病体昏沉拒绝了,陪着这个小叔子,“才吃了药,睡下了。”

李智云:“……”明明看见三兄的座驾在马厩了,那三兄在何处?必是陪着二兄。

他笑的腼腆,低声道:“出宫前去请示父皇,母妃将我打发了,说大兄在父皇处,为出兵的事跟父皇争执了起来……是要换将还是要如何?这么说,二兄此次病的当真不巧。”

长孙氏耐心的陪着,脸上的笑意从未变化,“是么?倒是不曾听说!父兄之意,便是旨意!为人臣者,从命便是!怎么都好!你二兄常说,幸而家中有长兄,才容他肆意。”

说着,便喊了近侍:“幸而五郎来了,提及了世子,就说呢,今儿有什么事未办。”跟这边说完,又扭脸跟李智云说:“今儿才得了好菊花,早起才说选好的赠世子妃!你二兄一用药,我竟是忘了。”

近侍应了,忙从花园里挑了品相尚可的画花,叫人赶紧擦了花盆上的泥点子,装饰一番,亲自送到世子府。

郑观音看着眼前的菊花,实瞧不出甚出奇之处。

只静静的听着着近侍回话,近侍把来龙去脉说了,谁去了,说了什么,怎么给耽搁了,为何如今才送来云云,听着听着便听出意思了。

秦王妃这是叫人来告知一声:有人要使坏!

这分明就是想在世子与秦王之间挑拨!

郑观音出自世家大族,族大了,什么样的事情未曾见过?这般之事,当真是一点也不稀奇。

但家族中遇到这样的事,难免叫人生厌!

她叫人取了一枚黄玉做的菊花簪子,“秦王妃爱菊,此物王妃佩戴正好,给你们王妃捎回去吧。”

“喏!”人一走,郑观音就一拍案几:岂有此理!

她先吩咐人:“花是好的,请世子回来赏花。”

“喏!”

李建成得知秦王府派了人来送花,妻子马上请他回来,便也未耽搁。

郑观音叫服侍之人尽皆退下,这才将事情说了一遍:“……这是五郎之意?还是万贵妃之意?您与秦王一母同胞,此番作为,何意?”

李建成皱眉:怎生将万贵妃安置那般近?

他说:“此时我知晓了。宫中该进人了,多子多福嘛!”

郑观音‘嗯’了一声,“那妾便甄选各家女子,送入宫中。”美貌的姬妾多了,万贵妃之流又算什么?多生几个庶子,你五郎又是何身份?

长孙氏等着,等着有递牌子的人来。

可惜,世子府一直未递牌子,不敢想世子亲自来一趟,甚至于未曾打发亲近之人送一封书信来。

时间到了,她捧了汤药进去。

李世民靠在榻上,一边咳嗽,一边说话,“……此次,万万不可心急!记住——坚壁不战,待敌疲惫。”

刘文静和殷开山应着,脸上尽皆胜券在握。

四爷在边上,把长孙氏端来的汤药递给李世民,这才插了一句话:“若一战不胜,怕是林公要出兵的。故而,此战只能胜不能败了。万万不可仗着兵多将广,心有怠敌之意。”

刘文静何殷开山嘴上应着,但出兵三十万,对阵总兵力不过十三万的薛举,何至于如此的小心谨慎。

四爷看着两人:“……”刘文静此人狂傲的过了一些,很是有些不恭!知道提醒你也是无用,但我说了,对我是有好处的。

真出事了,你自己担着吧!

历史上,李世民病了,将指挥权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可这两人真的没将薛举放在眼里,也把李世民战前安排好的战术给忘的一干二净了。

李世民说,只围不打,那父子俩的德行,群众基础不好,大家不支持,他们的后勤跟不上。咱们的家底厚实,背靠关陇,耗一天,赢的概率就大一点。

结果这俩压根没往心里放,贸然出兵,而后兵败!

大唐开国第一战,被这俩打的,没法见人了!好些刚投靠李唐甚至于准备投靠李唐的,都慌了,心说:完了!又压错宝,站错队了。

按说,这对李世民的打击是巨大的!可是,李世民就该是主角,他的运气好到爆棚。薛举打了大胜仗,还是打败了李唐,他像是看见了平定天下,九五之尊的位置在向他招手。于是,心情难免高兴,高兴的太过了,又难免乐极生悲。

因为太过于高兴兴奋,暴毙而亡!

薛举册立的太子就是那个残暴的薛仁杲,这家伙比他爹好对付多了。李世民披挂上阵,知道这个人心浮气躁,于是,没事就围着挑衅,把对方挑的脾气来了,他又坚守不出,不正面对打。时间一长,对方果然后勤补给跟不上。

军中缺粮,将士离心,而后就有人脱逃投诚。李世民这才亲率两千骑兵,突袭对方侧翼,一战而胜!薛仁杲被迫而降。

于是,大唐得甘肃大部和青海全部。

但而今,桐桐距离薛举父子太近了,她要是整天盯着舆图看,会忍不住插手的。一旦她插手,刚好又是在李世民病了,刘文静和殷开山轻敌战败的情况下,她会拿的心安理得的。

但是,刘文静出去之后便笑了:“咱们这位三公子,当真是位‘口舌谋臣’!”

作为撺掇李渊造反的元勋功臣,嗤笑起李唐皇子毫不手软。

他还说:“听闻,林公遣媒联姻,选的便是这位。”一起喝酒的都大笑出声,于是,联姻之事在上层中隐隐有所传。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李世民能知道的。

四爷被此人轻慢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他不急,越是轻慢他,他的劝告份量就越重,会压死他的。

人家走了,四爷也起身告辞。

长孙氏忙道:“三郎稍候。”

四爷便站住脚,长孙氏这才说了五郎的事,将她如何处置的,世子那边又是何反应,都说了。

按理说,那边该来一趟的。便是不来,也是该打发人送信,芥蒂嘛,交心谈一谈就过去了。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起身,“三郎,随我去见大兄。”

四爷看着李世民起身直晃悠,但还是未说出不叫他去的话。

李建成知道李世民不逊,他要硬押着李世民低这个头。不是跟关陇势力低头,是跟他的兄长低这个头。

四爷抬手扶住,未走出寝室,李世民身形晃的厉害,直往下倒。

他抬手一捞,把人扶住,抱上榻:“传太医令——快——”这不是装的!是真的气怒交加,晕厥了。

针灸扎入人中,人醒来!

李世民一把抓住三郎的手:“封口!莫要传出去。你不可一人去见大兄……不可替我去……大兄必不信……以为我推脱……此事容后……我去解释……”

好!知道了,你安心歇着。

李建成守着灯,不时的看看灯捻,而后抬手剪掉。

灯烛换了一茬,李建成看看更漏,问说:“还未有人来报。”

是!

李建成起身,看着外面的夜色:二郎未曾过来,三郎亦未出二郎府邸。父皇说,林公欲联姻三郎。

这二人一起,在商议什么?

若是联合林公之力,又想做什么?

那近侍看着世子今夜不眠,第二日便传了信儿出去:世子似是对秦王不逊颇为不满。

而后,出征的行伍中就听到流言,说是哪里遇灾,粮草怕是难足量按时供应。

是的!粮草没耽搁,总是按时到,质量一次差于一次,从来没有余量。

殷开山将此情况告知刘文静:“您拿主意,此事当如何决断?”

刘文静叹气:“既然如此,我们又兵多将广,未必不能速战速决。”

在四爷难得的相信了史书上简短的记载之后,事件居然是这样的发生了。结果跟史书上一样,但过程……谁能预料?

桐桐等着斥候来报,得到消息的时候她愣了一下:竟然是这样的!

那就对不住了,此地我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