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还生 作品

第 50 章 失踪

“那大概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吧,两个土匪找上了门,当时据他们说是落了单,两个人都受伤,躲到了我们家来的,威胁我们好吃好喝招待他们,不然等头领来了就把我们统统杀光,

阿爹不想招惹大祸,就乖乖照他们说的办了,幸好他们还算讲信用,后来他们头领来了,就把人领走了,我们也安然无恙。爹爹觉得这件事传出去不好,就不许我们再提起。”

崔妩没有撒谎骗人,那年方镇山横扫杭州的时候,晋丑和祝寅就住在崔家。

不过受伤只是借口罢了,实际是为了方便崔妩和方镇山传递消息。

谢宥问:“可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

崔妩努力回想:“一个看起来像是个读书人,文文弱弱的,一个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膀大腰圆,爹爹说那读书的应该是那伙土匪的军师,另一个才是正经土匪,他们住在家中时,土匪为了吓唬我们,就说起他们当土匪的事,杀人越货,剜心剖肚,读书的也不好惹,说的话更吓人。

后来那伙人的头领抢劫了几十家巨贾,就来崔家把人带走了……当时我都是躲在门缝里偷看,其实记得不真切,许多话都是妙青枫红学给我听的,这件事你想知道多一点,还得问我阿爹呢。”

她照着晋丑和祝寅的样子给谢宥描述。

谢宥查过那年杭州的卷宗记载,漆云寨除了抢劫了几十家巨贾,确实没有闯入寻常百姓之家烧杀抢掠之举,既然岳父也知道,这件事就不会有假。

“阿宥,我瞒着你这件事,你不会怪我吧?”崔妩忐忑问道。

谢宥握紧她的手:“不会,只是庆幸,你不是一无所知,这份阅历在六年之后帮你逃出生天。”

崔家为求自保不愿意说这件事,也没什么奇怪的。

阿妩的解释完美无瑕,但……还有一些解释不清的事,譬如那个后来出现的头领奇怪的态度,还有那对俘虏来过过分优待的两碗肉汤、牛肉饼……

不过疑问太小,谢宥选择按下不表。

这时崔妩忽然踮脚抱住他的脖子。

“怎么了?”

即使觉得不好,谢宥仍旧没有推开她,这处很暗,该是不会有人看见的吧。

崔妩又抱紧了一点:“突然觉得……嫁给你真好。”

“怎么突然这么说?”

“之前我没和你说,不只是爹爹的嘱咐,我以为你虽不介怀,至少心里也会不高兴,但我从未想过你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没想过你会感谢我有这段经历。

这证明在名声体面之前,你最在意的是我的安危,我出身不好,性子也不好,但眼光真好,能嫁给你,能有你这样的官人!”

她带着笑意的声音清甜得和梨子一样,缓缓沁到了谢宥心里去。

“阿妩,万事不妨,我只要你平安。”

崔妩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眨了眨眼睛,脑袋稍微离开一点,亲在他脸上。

“阿妩——”他拉长的声音稠得像蜜,“这是在外边呢。”

“好了好了,我知道,天色也晚了,咱们回家去吧。”崔妩松开手。

“不行,还没陪你去看傀儡戏。”谢宥将她手握紧,对这件事很坚持。

“不看也可以的,还是说,你想看?”

谢宥深吸了一口气:“我想陪你去看。”错过了这次,再想陪她出来就遥遥无期。

“那走吧,那处可热闹呢,去晚了只怕寻不到位置。”

然而事与愿违,夫妻俩正走着,就看到一个穿着谢府下人衣服的年轻娘子冲过来,差点撞到他们。

谢宥问道:“你瞧着是谢府的,走这么急是发生什么事了?”

丫鬟见着谢宥,赶忙行礼:“三郎君,奴婢是栖云馆的知莲,筱哥儿不见了,奴婢要去琼楼知会娘子。”

琼楼上。

崔妩离席了,宴会还是要继续的。

高氏知道这阵子崔妩很得荣贵妃喜欢,再三被召入宫,她思来想去,只能是因为谢家。

谢家二谢,谢浦谢宥,荣贵妃最好是能拉拢云氏,拉拢一个崔妩做什么?

她真想提点贵妃一句,崔妩在谢家根本立不住。

就算她夫君是谢宥,来日的主母也注定不会是崔妩,毕竟一个伤了身子的,不出两年,三郎碍于孝道只能跟她和离,贵妃还给她诰命这么大的体面,真是浪费了。

“将谢家二房大娘子的桌子挪到本宫身侧来吧。”

荣贵妃想问些崔妩在谢家的事。

猛然听到贵妃娘娘请她近前去,高氏立刻振奋了精神。

果然,她也是谢家的息妇,身后还有百年高家,合该比崔妩更得体面,更值得贵妃拉拢。

“多谢娘娘恩典。”高氏挪到屏风之外,恭敬行礼。

“本宫知道你是谢家二房息妇,平日和崔二娘子同居后宅,朝夕相对……”荣贵妃声音轻柔,离得远些娘子根本听不到她在说什么。

“不知崔二娘子在谢家过得如何?”

高氏得了机会,怎么会不告状呢,“崔氏出身不好,平日行事与谢家门庭很不相称,这都快两年了,舅姑还是对她不甚满意。”

浑然不提崔妩侍奉舅姑,将谢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功劳。

贵妃问:“云大娘子对她不满意?”

“是啊,娘娘你也看到,崔氏刚得的诰命,就已有几分自命不凡,往后……还不知道怎样呢,这样浅薄的性子,舅姑最看重三郎君,自己又是书香门第里规行矩步的大娘子,怎么会满意呢。”

高氏的话也不难听,不过是话里话外暗自贬低。

荣贵妃了然,这人和她女儿很不对付。

“谢三郎一向是好眼光,娶的娘子虽不拘小节些,想来本性是个好的,本宫也听说过她聪慧能干,家事都打理得不错。”

“谢家是清贵良善之家,崔氏是自家息妇,怎会让恶言外传呢,”高氏索性跟她暗示,“娘娘是有福之人,万不能凑近崔氏,折损了您自己的福分啊。”

“大娘子何出此言?”

这一句问得已经藏了怒气。

高氏听不出来,压低了声音,有些遗憾道:“说来也是崔氏自己可怜,她受人戕害,往后难有身孕,舅姑想让,正为这事伤神呢。”

高氏自认不是什么长舌妇,她当着贵妃的面说这些,只是为了报崔妩去存寿堂告状的仇罢了。

她就是要让荣贵妃知道,崔妩毫无价值,她已经没几年好日子过了,不如来亲近自己。

荣贵妃的指甲扣紧扶手,“你可知谁害的她?”

“害她的人已经被处置了,也不知是不是这件事让她越发移了性情,今日敢连规矩都不顾了,虽未迟到,但戴的冠子分明逾制,更是早早告退,连娘娘您的宴席都敢轻慢……”

高氏喋喋不休:“娘娘您怕是不知道,她是几年前从杭州乡野之地来的,不过凭着皮相让三郎君迎娶进了门,这一年多来没有养出半点气度,如今心里有怨气,做出这样的举动半点也不奇怪……”

荣贵妃笑了笑,她原是想给高氏些体面,让她在谢家也多照应些自己女儿,幸好她自己犯蠢,不然就要让这欺负女儿的“恶妯娌”逃过了。

“你是觉得以崔氏的出身,配不上这凤阳郡君的身份?”

“没有,臣妇只是觉得崔氏这诰命来得太轻易,她根底浅,今夜看来也确实恃宠生骄了。”

荣贵妃不容她狡辩:“那本宫亦出身乡野,你是不是也觉得本宫忝居在这妃位上了?”

这一句声调不低,宴中窸窣的说话声顿时停了下来,娘子们的视线汇聚在高氏身上。

厅中突然安静下来,高氏如坐针毡,额头立刻开始冒汗。

荣贵妃的出身虽不是秘辛,但知道的人极少。

她在后宫一向尊荣无匹,高氏如何能知道贵妃竟是官家从民间带回来的,虽未听闻过,但理所当然地以为贵妃是官宦之后。

此刻听她自言出身乡野,高氏慌忙离席,跪在桌边求饶:“娘娘明鉴,臣妇、臣妇只是说些崔氏不懂规矩的话,您是凤凰还巢,与她天壤之别!”

事到如今,高氏还以为荣贵妃是为那句“出身”发火。

“本宫今日就告诉你,崔二娘子头上戴的冠子,是本宫赏的,也是本宫亲自戴在她头上,要说不懂规矩,那是本宫的过失。

原以为你们妯娌和睦,召你上前说两句话,没想到你刻薄尖酸,面甜心苦,崔二娘子遇着难事,你未帮着说话也还罢了,倒是上赶着落井下石,半点不为她心疼,席上更屡屡挑衅中伤,本宫看你行事刁钻小气,实在不像高家门第里出来的女儿!就是寻常百姓之女,都要比你要大方得体。”

这话人人都听清楚了,而且在场面上已经算很难听的。

荣贵妃的话分量仅次于官家,她直接贬损高氏的为人,高氏的名声必不再有挽回的余地。

人人都知道她是贵妃厌恶之人,往后各家娘子为了不被迁怒,怕是多要避着她走。

高氏被贵妃说得面红耳赤,哪敢辩驳,低下的头久久不敢抬起来,心气整个溃败。

荣贵妃说完这句话就起驾离开。

高氏耳边都是窃窃私语,不用想也知道她们在说什么,她给高家和谢家丢了大脸,以后还怎么见人啊……

后来高氏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坐到宴散的,平日里交情颇好的娘子,一个过来安慰她的都没有。

宴散,高氏失魂落魄下了琼楼,府里的丫鬟就焦急迎了上来,“娘子,筱哥儿不见了!”

“你说什么?”她回过神来。

丫鬟焦急地说:“整个园子都找了,就是找不到筱哥儿,不知道他到底躲哪里去了。”

“快去找!快回去!”

高氏再顾不得宴上丢的脸,火烧火燎地回家去,路上还在问:“他好好在读书,天天有人守在一边,到底为什么会不见了!”

丫鬟无辜道:“奴婢,奴婢也不知道。”

她只是来传话的。

崔妩和谢宥归家时,家中的下人全都提着灯笼出去找人了,府中所有的主子都在青霭堂里坐着,崔妩卸下花冠才过来。

寂静的厅堂里,栖云馆的下人跪了一地,没有遗漏。

照他们的口供,也没有生人进过栖云馆,那谢筱大概不是被人拐走,而是自己偷偷跑出去的。

老人最着急孙子,云氏急得直揪心口,谢溥拍打着膝头问:“他好好的,这么黑的天为什么会自己跑出去?”

有人小心回答:“筱哥儿大概是……不想读书吧。”

这是阖院下人心照不宣的事。

“读书?为何还要他读书?这都几更天了!”谢溥记得他分明派人提过不许给谢筱开蒙,怎么这个时间孩子还会在读书。

“这是娘子吩咐的……”

谢溥气得都站起来了:“她还让筱哥儿读书?”

正说着,高氏火烧火燎地闯进青霭堂:“筱哥儿!我的筱哥儿呢!”

“你个毒妇!你还敢回来!”

云氏指着她大骂,“要给孩子开蒙,府里的爷们儿不比你懂,现在把孩子胆子都吓破了,他要是跑了,要是回不来,我要你的命!”

闵氏赶紧上前为她顺气:“舅姑您小心着身子。”

高氏孤零零在那站着:“什么、什么意思?”

云氏更生气:“你摆这副样子给谁看?”

谢宸冷硬地说:“你逼筱哥儿读书,把他吓得偷偷跑了!他才多大啊,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利索,你这个做阿娘的怎么会这么狠心?”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去找他啊!快去啊!”高氏转身轰人。

她没法待在这儿等,也跟着跑了出去。

闵氏问:“舅姑,要二嫂就这样跑出去不好吧?”

“不用,她自己做的孽自己去赎,筱儿要是找不回来,她也不用在这府里待了!”

高氏走后,堂中又恢复了安静,滴漏一滴一滴细数着熬过的时间。

回来了两拨报信的人,都说没找到。

谢念心疼年迈的爹娘,说道:“阿爹阿娘先去休息吧,小辈们在这儿守着,等找到了人马上知会你们。”

崔妩和闵氏也接连地劝。

等二老回去了,堂中重新安静下来。

崔妩忍不住问:“府中当真都找过了吗?”

谢府占地广大,怪石假山颇多,哪个犄角旮旯里要藏个小孩再轻易不过。

谢念也点头:“是啊,孩子那么小,身子一缩就能躲到假山的石洞里去……”

谢宸立刻带着人又把阖府上下搜了一通,连水榭回廊下的缝隙都没有放过。

有下人小心翼翼地说:“就连府中的池子都捞过,还是没有人。”

高氏一直跟着找,闻言脑子轰隆隆地响。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孩子怎么也找不到,眼看没一个时辰就要天亮了,她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上,平日疼爱她的谢宸冷冷看了她一眼,大步往外走。

天就快亮了,崔妩困得不行,但整个存寿厅的人都在,没人提一句要走。

她受不了了,直接站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着她。

崔妩道:“咱们在这儿干坐着也没用,不如一块儿在府中找吧。”

她正好偷空回去睡觉!

谢寓点头:“也好,大家在这儿干坐着也不是个事儿,走吧。”

谢念道:“大家也在自己的院子找一找,不要遗漏了什么地方。”

看来谁都坐不住了,大家呼啦啦出了青霭堂。

“阿宥,你觉得一个小孩儿会跑到哪儿去呢?”崔妩困得都不看路了。

谢宥也不知道:“筱哥儿平日喜欢去的地方都找过了,还是没有见到,怕不是跑出去了。”

她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管他跑哪儿去了,她的魂儿是跑到床上去了,崔妩连走路都是闭着眼睛的,答着谢宥的肩膀闭眼走路。

“你先回去睡下吧,我不会让别人知道的。”

“嗯……”

一进了屋子,谢宥就察觉到不对,循着脚印一路走到床边,撩开了床帐。

“阿妩,筱哥儿在这儿。”

崔妩一下清醒了。

斗窗照进熹微的晨光,床榻上一团小小的人,跟一朵蘑菇一样缩在那里。

“筱哥儿?”她试着喊了一声。

那团小小的东西动了动,从膝上抬起脑袋来,眼睛肿得跟核桃一样,半点没了从前嚣张的样子。

谢筱的衣服上沾了青苔和砂石,看来先藏在假山里,又跑到了夫妻俩的床榻上来。

昨夜藻园的下人都出门帮着找了,守夜的丫头估计也没注意,才让这个小孩摸了进来。

谢筱开口第一句就是:“三婶,我饿……”

“……”

“你这小孩!怎么躲在床上呢。”

果然是谁也没想到的地方。

谢宥想去抱他出来,结果他缩进了更里面去。

谢筱蹬着腿:“我不要!我不要出去!”

崔妩从荷包里取出在街面上买的糕点,哄道:“筱哥儿,咱们不回去,到三婶这儿吃糕点好不好?”

躲了一晚上又累又饿,谢筱看着糕点吞了吞口水。

“过来,三婶就给你吃,不告诉别人。”

他蠢蠢欲动,终于爬了出来,接过糕点,崔妩把谢筱抱到桌子边坐着吃,还给他倒了茶。

谢宥出门吩咐道:“快去告诉二房,孩子找到了。”

下人匆匆出了藻园。

“筱哥儿怎么不待在家里呀,是出来抓坏人了吗?”崔妩问道。

“我……我出来抓坏人呢,然后那个坏人、几下、哐锵——就被我打跑了。”他语无伦次地说道。

果然是一个小孩子,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小孩不会撒谎,小孩子只是胡言乱语。

崔妩赞叹道:“好厉害!那你一定很累,才来这儿休息一会儿的对不对?”

“是啊。”

“天亮之后我们才发现坏人被打跑了呢,筱哥儿真厉害!等吃饱了,咱们去告诉大爹爹好不好?”

“那我告诉大爹爹,他会生气吗?”

“当然不会,大爹爹都怕那坏人呢,筱哥儿把人赶跑了是救了大爹爹,他可高兴了,筱哥儿将来是当大将军还是当大状元啊?”

“我要当大将军!”

谢宥坐在一边,听得比谢筱都要认真几分。

丫鬟进来说道:“娘子,二嫂子过来了。”

一听到他娘来了,谢筱突然把糕点扔了,抱紧崔妩的脖子:“不要!我不要!”

回去就有读不完的书,还有跟厉鬼一样的阿娘,他不想回去!

谢筱抱着她的脖子呜呜地哭:“三婶,你没有儿子,我给你当儿子吧,我不要当阿娘的儿子了!”

“谢筱,你在干什么!”

收到消息的高氏匆匆走进屋子,声音跟雷劈一样。

崔妩立刻察觉到谢筱小小的身子都僵住了。

转头看去,是高氏一夜没睡的脸,配着狰狞的神情,实在有点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