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天玺 作品

第32章 玉石魅力

夜幕将整片牧场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星光璀璨的夜空,宁静而又壮丽。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毡房里面充斥着拉面、烤肉、拌面和羊肉汤等食物的香气,卡合热曼将圆桌拿了出来,昏黄的灯光洒在美酒佳肴上,毡房里面一片暖意和温馨。

巴哈尔迪力从喀什的叶城县风尘仆仆赶回来,一大早,他就去了叶城县,寻找内地人常说的叶城料。最近那帮收玉石的人,一直在向他寻叶城料。

叶城县位于喀什市东南部,河流平缓,玉石资源丰富,尤其盛产叶城料,不过叶城县距离这片牧场很远。为了来年到“牛羊巴扎”牲畜交易集市上买牛、买羊,巴哈尔迪力决定多攒点钱。

“吁——”

巴哈尔迪力从马上下来,听见毡房里面一片人声。走进去,看见里面都是人,阿依别克正在小猫似的盯着一盘冷切羊肉,突然小手似猫爪子一般迅速,将那块羊肉塞进了自己的嘴巴。

桌上摆了一桌子的菜肴,都是新疆当地的特色菜,两瓶伊力特白酒立在一旁。

伊克山正在和唐警官、夏医生聊天,扭头看见了父亲那张黑沉沉的脸,顿时笑容定格住了。

“阿爸,我以为您今天就住在莎车县了。”

巴哈尔迪力冷哼了一声。

“阿爸,介绍一下,这位是喀什市公安局的唐警官,这位就是老爷子的孙女顾喜宝。”

巴哈尔迪力点头“嗯”了一声:“老爷子醒了吗?”

“醒了一次,又睡着了。阿爸,您去洗手吧,马上准备吃饭。”

“等老爷子醒了,让他们尽快离开这里。我困了,你们吃吧!”

巴哈尔迪力转身准备休息,夏医生叫住了他:“巴哈尔迪力,别这么扫兴嘛,你是一家之主,有远道而来的阿达西,你怎么好不上桌吃饭呢!”

见巴哈尔迪力不吭声,夏医生逗趣道:“你要是不上桌吃饭,我待会儿坐在那边,人家说不定以为我是卡合热曼的丈夫。”

巴哈尔迪力目光从夏医生脸上扫过,眼眸中射出一抹寒光,说了一句唐小进和顾喜宝听不懂的维吾尔族语言。

伊克山和夏医生都有些尴尬,两人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

阿依别克突然探出一颗小脑袋,笑眯眯地翻译道:“巴哈尔迪力大叔刚才问,夏医生是不是想送他一顶绿色的毡帽。”

唐小进一脸尴尬,赶紧打马虎眼,上前自我介绍。

“阿达西,我是伊克山的朋友,唐小进。我听说你今天去叶城县捡玉了,这一天有收获吗?”

喜宝在一旁听见了唐小进的话,没想到这对父子除了放羊、放牛,平日里还会捡玉。一时间,她不得不佩服爷爷,连救命恩人都选了一个跟玉石有关的,这运气是不是太好了?

“你好!”巴哈尔迪力看似没有交流的欲望,自顾自把玩着手里捡来的叶城料。

叶城料是和田玉的一种,产自新疆和田地区叶城县境内的矿山。

喜宝知道这叶城料,质地非常细腻结构紧密,油性好,光泽柔和,不禁多看了几眼。从事玉雕事业这些年头,她经常听说叶城料是和田玉中的上品,在和田玉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地位。

这类细腻的质地使得叶城料,玉雕师们在雕刻时更容易展现细节。可以这么说,叶城料可以为雕刻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您好,请问您手里那块玉石原料是叶城料吗?”

巴哈尔迪力听到顾喜宝的普通话,作为经常和内地收玉人打交道的捡玉人,他听出她是长三角地区的女人。听到她问自己手中的玉石是不是叶城料,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转头看向顾喜宝。

“你是懂行的,叶城料与且末糖料、若羌糖料、俄料青花、籽料青花在颜色和外观上相似,需要通过结构、油润度等特征进行区分。小姑娘,你是捡玉人还是收玉人?”

“我是扬派玉雕的传承人,跟我爷爷一样从事玉雕作品创作。”

巴哈尔迪力一听,眼神中刮目相看了几分,“你会玉雕?你们祖孙都是玉雕手艺人?”

“是啊,我刚才听说了,您是一位捡玉人,伊克山是捡玉传承人。”

巴哈尔迪力手里握着一块刚刚从河床里捡来的玉石,粗糙的外皮下隐约透出一抹温润的光泽。听见喜宝说他们祖孙都是玉雕手艺人,巴哈尔迪力放下手中的玉石,仔细打量着喜宝。

她看起来年轻而文静,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和灵性。

“你们真的都是玉雕手艺人?”

“是的,千真万确,我们家族世代都以雕刻玉石为生。”

巴哈尔迪力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笑了起来:“真是缘分啊!我们捡玉人和你们玉雕手艺人,其实是分不开的。虽然你们赋予了玉石更多的市场价值,但如果没有我们捡玉人的一双慧眼,这些玉石可能永远埋没在河床里,无人知晓。”

“您说得对!每一块玉石的发现,都离不开捡玉人的辛勤和智慧。我们雕刻的每一件作品,其实都是从你们的慧眼中诞生的。”

巴哈尔

迪力拿起手中那块玉石,递给喜宝:“你看看这块玉,觉得怎么样?”

喜宝接过玉石,仔细看了一会儿,手指轻轻抚过玉石的表面,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这块玉的外皮虽然粗糙,但里面的质地非常细腻,光泽温润,是上好的和田玉料。如果雕刻得当,一定能成为一件精美的作品。”

“果然是好眼力,不愧是玉雕手艺人。这块玉是我今天早上刚从河床里捡到的,没想到你一眼就看出了它的价值。小姑娘,你想亲眼看看玉石的原生环境,了解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好啊,如果有时间,我也挺想亲眼看看玉石的原生环境。”

“捡玉人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眼力,有时候一块玉石可能就藏在最不起眼的石头下面,只有用心去看,才能发现它的价值。”

喜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捡玉人和玉雕手艺人,其实是玉石生命的两端。你们发现了它们,我们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这就是玉石的魅力,也是我们共同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