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范府,月色如水,却照不亮人心深处的阴霾。
夜风穿堂而过,带着几分凉意,吹动着院落里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显寂寥。
厨房内,几个厨娘围坐在一起,一边择着菜,一边窃窃私语。
“你们说,外头传的那些事儿,是真的吗?”一个年轻的厨娘小心翼翼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不安。
“谁知道呢?”一个年长的厨娘叹了口气,脸上布满了愁容,“说是大人通敌叛国,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可大人平日里待我们不薄啊,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另一个厨娘有些不相信。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年长的厨娘摇了摇头,“这朝堂上的事,哪里是我们这些小人物能懂的。”
“唉,要是大人真的倒了,我们这些下人可怎么办啊?”年轻的厨娘忧心忡忡地说道。
“还能怎么办?树倒猢狲散呗。”年长的厨娘无奈地说道。
她们的声音很低,生怕被别人听见,但话语中的担忧和恐惧却如同蔓延的藤蔓,在范府的下人之间悄然滋生。
柴房里,几个粗壮的仆役也在低声议论着。
“听说御史台都上奏了,这事儿怕是小不了。”一个仆役压低声音说道。
“是啊,这范大人平日里看着风光,没想到……”另一个仆役欲言又止,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咱们还是小心点吧,别惹祸上身。”一个老仆役沉声说道,“这墙头草可不好当。”
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原本团结一心的范府,此刻却如同被撕裂了一道口子,人心惶惶,暗流涌动。
就连范府的管家,平日里对范闲忠心耿耿的老人,此刻也眉头紧锁,寝食难安。
他站在书房外,望着紧闭的房门,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范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他,却无能为力。
范府的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漫长,都要沉重。
每个人都在自已的心中打着算盘,都在为自已的未来谋划着出路。
而这一切,范闲却还被蒙在鼓里。
南庆都城,一处隐秘的宅院内,灯火昏暗,气氛压抑。
几个身着官服的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正是朝中对范闲不满的官员。
“诸位,如今范闲身陷囹圄,正是我们除掉他的大好时机!”一个身材肥胖的官员沉声说道,眼中闪烁着阴狠的光芒。
“不错,这次御史台率先发难,民间的舆论也对范闲不利,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可是,范闲毕竟是庆帝的宠臣,虽然他已经死了,但是我们这样做,会不会……”一个较为谨慎的官员有些担忧地说道。
“怕什么?”肥胖官员冷笑一声,“顾辞如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已经开始怀疑范闲了!只要我们做得干净利落,陛下也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我们背后还有……”他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神秘,“那位大人的支持,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听到“那位大人”四个字,其他官员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敬畏的光芒。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放手一搏!”一个官员咬了咬牙,下定决心。
“好!我们先散布更多的谣言,彻底搞臭范闲的名声!”肥胖官员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然后,再联合朝中其他势力,一起向陛下施压,务必将范闲置于死地!”
“至于范府那边……”一个官员阴险地笑了笑,“我们可以派人渗透进去,制造混乱,让他们自顾不暇。”
“好主意!”其他官员纷纷点头赞同。
他们密谋着,策划着,每一个字都充满了阴谋和杀机。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而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将范闲彻底铲除。
夜色更深了,宅院内的灯火依旧闪烁着,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南庆都城,一处不起眼的客栈内。
顾辞的亲信,一个名叫李默的精干男子,正与几位朝中官员秘密会面。
“诸位大人,我家主公对范闲早有不满,这次他身陷囹圄,正是我们除掉他的天赐良机。”李默开门见山地说道。
“李先生,我家大人也对范闲颇有微词,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一个官员说道。
“现在机会来了。”李默微微一笑,“我家主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诸位大人愿意配合,我们定能将范闲彻底扳倒。”
“哦?愿闻其详。”另一个官员好奇地问道。
“首先,我们需要在朝堂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共同向陛下施压,向朝廷上的文武百官施压,这样才能完美的除掉范闲”李默说道,“其次,我们要利用民间的舆论,彻底搞臭范闲的名声。”
“最后……”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如果必要的话,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听到李默的话,几个官员面面相觑,眼中都闪过一丝犹
豫。
他们虽然对范闲不满,但也不敢轻易冒险。
“诸位大人不必担心,我家主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算事情败露,也不会牵连到诸位。”李默看出了他们的顾虑,连忙说道。
“更何况,事成之后,我家主公必有重谢。”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听到“重谢”二字,几个官员的眼中都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
他们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决定与顾辞合作。
“好,既然如此,我们就与李先生合作,共同对付范闲!”一个官员咬牙说道。
“很好,有诸位大人的支持,大事可成!”李默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们开始商讨具体的合作细节,包括如何散布谣言,如何收买朝臣,如何制造混乱等等。
他们密谋着,计划着,每一个字都充满了阴谋和算计。
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危险的游戏,但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皇宫深处,一间密室之内。
烛光摇曳,映照着庆帝那张苍白而威严的脸庞。
“陛下,您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身着黑衣的心腹太监,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问道。
“朕不得不这么做。”庆帝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几分无奈,“如今朝堂内外,暗流涌动,朕必须用这种方式,才能看清谁是忠臣,谁是奸佞。”
“可是,陛下,这样做太冒险了。”太监担忧地说道,“万一……”
“没有万一。”庆帝打断了他的话,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朕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不会有事的。”
“陛下,您这样做,范大人他……”太监欲言又止。
“范闲……”庆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他能应付这一切。”
“更何况,朕这样做,也是为了他好。”他喃喃自语道,仿佛在安慰自已,又仿佛在解释着什么。
“陛下,奴才明白了。”太监低下头,不敢再多问。
“记住,这件事,除了你我之外,绝不能让第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