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110

桐桐得去南边一趟,她觉得这个人在深城。

这是一个跟钱组长他们完全不一样的途径,钱组长承认桐桐说的有道理,“但是,办案不能在没有任何佐证的情况下,无目的的寻找这个疑似的嫌疑人。”

桐桐知道这一点,正因为知道这一点,她才选择另一个方向:“记者调查,调查而已,不能说明谁有罪。我会做好我的工作,在调查的过程中,不过线不踩线,合法合规,这一点您放心……”

“我是提醒你,千万小心。”

“明白!小心!非常小心。”

然后桐桐带着李娜和摄制组启程去了深城,钱组长说的对,这有些像是大海捞针。

卢艳问说:“有目标吗?”拍谁呀?这要是不确定是谁,没有跟当地有关部门的介入,咱们拍摄也是犯法的。

桐桐看了对方一眼:“不着急!急啥呀。先住下,休息一下……明儿再说。”

也是!急什么。

安顿下了,桐桐又叫了李娜:“你招呼卢姐他们,我出门一趟。”

李娜指了指自己:“不带我,你自己走?”

桐桐找了个借口:“我们家在这边有厂子,我去见一下公司的负责人。”

李娜:“……”我是私人助理,又不是你们单位的人,挤奶都不避开我,见个人要避开我妈?

她给金总发消息:老板要单独出门。

“没事!有人跟着。”四爷是这么回复的。

李娜:“……”那要是这样的话请随意,“那我带卢姐他们去海边溜达,顺带吃海鲜了。”

“安排的好!好吃好喝,别吝啬,替我请的。”然后桐桐棒球帽一戴,帽檐往下一拉,走人了。

车库里确实有一辆车,四爷叫人送过来的,钥匙放在前台,她去拿了钥匙,开着车就能走。

锁定了这个人,一定能查到的。

胡卫东是一张明牌,经手这个案子的都知道这个人八成是有问题的,但是查不到人家的罪证,你就不能把人家怎么样。

但他既然是明牌,那就是个活靶子。我就盯着他,没道理查不到。

他是做海鲜生意的,而他是有自己的捕捞船呢?还是每天定期在海边收货呢?但桐桐估摸着,这个人不仅有船,还会定期收获。

海船是个好东西呀,它能清除掉很多痕迹。有什么东西只要放到船上,然后拉出海去,想让它消失,那它一定能消失的干干净净。

如果说胡卫东在明面上跟张潮生的生意没有半点关系,那么,这中间一定是需要有一个联络人的。这个人必须定期接触胡卫东。

只要有接触,必然能联系上。

钱主任也说了,这边的同行盯了胡卫东好几个月了。也不能说这个人的活动规律规矩,但是从不出格。

跟生意伙伴吃饭应酬呀,忙一忙生意上的事,而接触过的人都是普通的生意人。不全都循规蹈矩吧,但玩的都是生意场的心眼,有些还踩线。但这才更真实,这就是胡卫东,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有什么太大出息的一个海鲜商人。

她先到胡卫东的公司附近,等着胡卫东下班。

胡卫东下班了,上了车,司机开车并不是回家,而是顺路去接孩子。

似得,胡卫东有儿子,孩子读高中了,在老师家补课。钱组长也提过,说胡卫东的妻子孩子都在国内,并没有走。他也很尽责,在外面没有花花事,对孩子也很尽心。

她开车跟着,在对方拐进一个小区之后,她继续走他的。那辆车的司机朝后看了一眼,放心了。

胡卫东睁开眼,问说:“有事?”

“没事!”

桐桐在前面把车停下来了,自己下了车,搭了出租车往里走:“师傅,进这个小区。”

这个小区管理并不严,没有人拦着,进去也就进去了。小区里有个广场,桐桐在这里下了,叫出租车走了。

这个是进出这个小区的必经之路!

桐桐看了看时间,现在是六点五十二分。刚才胡卫东的车进小区的时间是六点四十三分。中间有九分钟的时间差。要是接孩子的时间刚刚好,这个时间他的车已经出了小区了。

但应该还没有!一般上课,为了方便计算时间,老师掐的时间点一般都是整点或是半点。

比如,四点半来上课,六点半来接。或者是,五点来上课,七点来接。

高中一般是在学校上课到很晚,但是艺考生和差生,或是家里能请的起名师的孩子除外,他们可以请假在外面上课。

所以,这个孩子应该是这种情况才对!要不然,这个补课就很不合理。

等到七点零四分,看见胡卫东的车开了出来,然后开出了小区。

也就是说,孩子是七点下课。

胡卫东是六点四十三分进到小区,六点四十五能到老师楼下。七点孩子从上面下来,也就是说他在老师门口等待的时间至少都在十五分钟左右。

而他的公司距离老师家,路上的时间是十一分钟。

等待的时间比路上的时间都长。

怕堵车?提前出发?

她没着急走,而是顺着车行驶来的方向找了过去。看看小区的环境,他的车能朝哪边拐。

然后跟外面的人搭话,“叔叔,我想请问一下,咱们这里有闲置的房子出租吗?”

“租房?租房找中介呀!”

“中介问了几家,都没合适的房源。我想看看小区里面有没有中介,或是物业负责不负责往出租房……”

“物业不管这个事!咱们这里是老小区了,是援建工程单位自己的小区,周边的学校都是很好的,学区好,租金也贵。现在要租,不好找。等到六月……高考完了,肯定有房子腾出来。”

“对对对!我就是给我弟弟找个房子,合租也行!听说住的老师也多,还想就近找老师给补课,想着这里更方便,贵点是没有关系的。”

“那你得看谁家住的高三的学生,你跟他们提前说好,他们退租,你续租……”

“也是个法子!”桐桐说着,就跟人家道别:“谢谢您了。”

不谢。

桐桐回到车里,想了想还是没再继续跟。

回去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打开电脑看上传到电脑上的照片,就这三张脸,她就这么一直盯着。

一张浓妆艳抹,一张面无表情,一张楚楚可怜。

桐桐将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放大,然后慢慢的关上。

第二天卢艳又问去哪,桐桐说:“我去跟当地的有关部门通个气,您难得出来,再转一转。”说完,人又走了。

卢艳:“……”这是啥意思?

李娜就笑:“我安排,咱今儿出海转转,坐游轮去。”

卢艳:“……”这个小林,有啥想法都不言语。

问题是桐桐只有猜测,不验证,跟谁说都没用。

她今天白天,跟了胡卫东的老婆和保姆一天。他家那老婆容貌是不错的,带着保姆就是逛商场,看见喜欢的就买。

但是从衣着搭配和自身的气质来说,像个暴发户媳妇。这是符合胡卫东的出身的!好像一切都很正常!

保姆全程跟着,帮着拎包。

逛了一天,她给她自己买了三身衣裳一双鞋一个小挎包,一条项链。逛了那么多店,遇到店铺就进去,但是,她没给她丈夫买一件,也没给她儿子买一件。

其实,一个女人结婚有孩子之后,多数情况下考虑自己考虑的最少。

往往是先紧着孩子,再给老人看看换季添两件。再斟酌考虑两口子的需要。

如果不是非换季给老人买,不给丈夫买,但很难忍住不给孩子买的。看到了,觉得好看,就会想着给孩子添一件吧。

事实上,现在这天气,这边也确实该换季了。

这个妈妈在家里很富裕的情况下,没有给孩子添任何一件衣裳。当然了,也许之前刚买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只是这个点却留在了她的心里,这是一个把自己养的很好的富太太,什么都不操心,甚至包括孩子。

这位带着保姆去吃了西餐,桐桐也跟着吃了西餐。吃完西餐又去美容,一套下来,又该晚饭了。

桐桐看了看时间,先走了。她提前到昨天那个小区,在胡卫东拐进去的那里等着,看他到底停在那里。

结果车是六点四十二到的,比昨天还早了一点。距离七点还有十八分钟!

然后胡卫东下车了,进了一栋单元。司机下车,靠在车上抽烟,四处看了看,就那么站着了。

桐桐蹲在边上,假装在跟谁发消息,余光却瞥着那边。

这一等就到了七点零三,胡卫东带着一个又瘦又高的男孩出来了,两人上了车,走人了。

等孩子上完课,难道不是应该等在车里吗?上去不会打搅老师上课吗?孩子的心不会乱吗?

这也不是外面的辅导班,这是老师的家。

老师家里没人的话,是不是不方便,还得等老师来开门。

老师家里有人的花,岂不是天天得陪着聊。

安安静静的等着车上,不好吗?或是干脆迟十分钟再出发,问题不大吧。就算是堵车,孩子在老师家多等三两分钟,都比大人干巴巴的等着好吧。

桐桐朝那个单元看了一眼:所以,这个老师有问题吧。

再去想那张面无表情的脸,那是不是老师板起脸来的样子呢?那副画里,其实指出了这个人的一个身份,她是一个老师。

虽然不知道是哪种老师,教什么的老师,甚至都不知道她是不是正规学校里的老师。

她没动,就在这里呆着。单元里总有人进进出出的,直到一个小时之后,有一个穿着套裙的女人出来了,她板着一张面孔,十分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