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绣耐着性子等了几日,沈淮之也没来明竹轩找她。
听问月说,圣上病了,连公主都住进了宫里,一直没能回来。
林绣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生是非,只能耐心等待,不过夜里入睡,她都长了个心眼,等绿薇睡熟,她就起来把窗户打开。
早上再提前把窗户关好。
尽量少吸入一些香。
这般下来,等出了正月,林绣果然觉得没那么疲惫,有了精神头,也有了胃口,不过她仍旧装作没精打采,昏昏欲睡。
省得被绿薇看出什么端倪。
这日,林绣在院中透气,就见问月慌慌张张从外面进来,脸色也不好,像是出了什么大事。
林绣心里一揪,忙问:“这是怎么了?什么事急成这样?”
问月缓了缓,凑到林绣耳边低声道:“姑娘,大事,太子......被废了!”
“二皇子殿下因为调查有功,被封为安亲王!”
林绣一惊,她虽然不懂朝政,但也知道太子的重要性,好端端怎么被废了?做了什么错事不成?
问月在府里认识的人多,她也是从前院听来的,这事情不是秘密,圣上为了平悠悠之口,狠狠责骂了太子。
“说是太子殿下参与了盐税贪污案,证据确凿......”
林绣眼睛睁大,这个案子,不就是沈淮之在温陵时所办的?
原来是太子所为,她总听沈淮之提,一直都以为二皇子才是幕后主使。
林绣想不明白,所幸继续听下去。
问月还拍了拍心口:“这就罢了,听闻太子殿下为了笼络文臣学子之心,还抢夺了别人所著典籍,并且为了灭口,将顾氏一家百人,尽数都给杀了!”
林绣听完,更是不可置信,这些权贵都不将人的性命放在眼中吗?
如此心狠手辣,不择手段,怎么配当太子。
“姑娘,您不知道,现在都说二皇子,不对,是安王爷继位的可能性最大!”问月跟林绣咬耳朵,说了些大不敬的话。
林绣抿唇,二皇子做这么多事,应当就是为了当皇上吧?
他要是当了皇上,沈淮之他们该怎么办?
林绣悄声问道:“问月,二皇子,安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问月也只知道些表面,捡着能说的说给林绣听。
这二皇子的生母李美人,原来是皇后身边的一名婢女,长相貌美,极为出挑,但据闻她心思不正,竟然妄图勾引圣上。
皇后不喜,贬了李美人去倒夜香,却没想到还是被她得手,勾着圣上大白日里就在御花园与她苟合。
不过没多久,李美人就失了盛宠,据说是李美人身上,突然遍布红斑,丑陋不堪,太医来看,也说不是病,是天生的。
又在这个时候,太后病了,一直不见好转,长公主便从宫外带了个得道高僧回来。
那高僧断言,李美人身上这红斑,是因为沾染了龙气才会出现,这是不祥之兆,会祸乱前朝后宫,太后的病也是她克的。
圣上之所以没事,是因为真龙天子,自然不怕。
李美人因为此事被打入冷宫,本该处死的,却偏偏查出了身孕。
毕竟是圣上的骨肉,太后的病也渐渐好了,便留了这母子俩一命,但从此也是幽禁冷宫,任其自生自灭。
二皇子五岁时,李美人病逝,那高僧又说,此等妖孽必须烧了才能彻底了断尘缘。
可怜李美人到死,也没能留个全尸,骨灰去了哪,也无人知晓。
留下二皇子孤零零一个,圣上不喜,太后不爱,只剩一个妖孽之子的名声,人人都觉得他不祥,连宫里最不起眼的小太监,都能随意欺辱他。
其中艰辛苦涩,不说,林绣也能体会得到。
赵则虽贵为皇子,可比她这个青楼出身的渔女,也没能好到哪去。
林绣心底叹息一声,有些复杂。
如果她是二皇子,也压不下这口气,势必要为了这些欺辱报仇不可。
难怪赏梅宴那次,她讲的故事会让二皇子念念不忘。
也许是执念吧。
而此时京城一条不起眼的巷子,一辆青帐顶的马车缓缓停下,从里面缓缓现出一人。
修长手指执着扇,玉质的扇骨敲了敲手心,进了这座才二进大小的宅子。
赵则绕过影壁,进了正屋,身旁近侍刘福转动博物架上的花瓶,墙面便是一动,赵则顺着台阶向下,愈走,愈开阔。
这里是他与心腹交谈正事之地,隐于闹市,不易被人察觉。
赵则目不斜视,径自到主位上坐好,下首已坐了几人,皆是他信得过的心腹。
为首的,若太子一党或沈淮之等人在场,定然大吃一惊。
不是别人,竟是秦太傅秦正荣。
“见过王爷!”秦正荣带头起身行礼。
赵则刚刚封王,听到这称呼只是一笑,安王,安字,赵景轩什么意思,他这个当儿子的最清楚。
不是安定安乐,是警告他安分守己。
看来太子被废,还是远远不够。
赵则示意众人落座,直接进了主题:“本王今日叫大家来,是有一事相商。”
太子虽暂时被废,但未必没有复起之日,赵则不想养虎为患,想乘胜追击。
若想让赵景轩对太子彻底失望,仅仅两桩不大不小的案子,远远不够。
秦正荣思忖道:“王爷的意思,是想让赵煜反?”
“赵煜此人中庸之才,性格并不激进,王爷怎料定他一定会造反呢?”有人疑问。
赵则淡笑:“不是料定,是逼他不得不反。”
昔日太子,高高摔下,尝尽了冷暖滋味,定然会主动寻求出路。
就算不反,也要让世人以为他会反。
既然主子主意已定,那追随者自当听命。
赵则又嘱咐一些事宜,才让众人散了,唯独留下秦正荣。
秦正荣猜到什么,主动道:“王爷自当放心,小女与沈家的婚事,臣会一力促成。”
赵则笑笑:“秦大人先前提议,本王回去想了,将秦姑娘嫁给沈淮之,虽是一步好棋,但对秦姑娘来说,未免太不公平。”
世人都以为秦家中立,实际上早就投效了赵则,赵则也料到,沈家为了兵权,迟早会选择太子。
而沈家也一定会选择秦家结亲,为太子拉拢文臣。
可若是秦家听命的,是二皇子呢?
赵则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在秦正荣主动提出将女儿嫁给沈淮之时,才没有反对。
但公主府注定是要倒的,届时秦沛嫣怎么办?
秦正荣深思片刻,仍旧坚持道:“成大事者,万不能拘泥于此,本朝女子和离也可再嫁,只希望王爷事成那日,可以给小女一个好的前程。”